美涉港法案禁不起推敲,愛港還是害港一目了然

2019-09-29     中國網觀點中國

陶短房 旅加學者

美涉港法案禁不起推敲,愛港還是害港一目了然

當地時間9月25日一整天,美國參眾兩院的外交委員會可謂「忙碌異常」,一系列涉及中國香港的法案決議案被以空前效率通過,包括《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保護香港法案》,以及「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支持港人自由抗議決議的決議案」等等。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由前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新澤西州共和黨眾議員史密斯提出,其主要內容包括「要求國務卿向國會提交年度報告,評估香港是否繼續享受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特殊待遇」,以及「要求國務院不應根據被捕記錄拒絕核發籤證給『香港民主和平抗爭人士』」「對侵害香港自由法治者實施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形式制裁」,該法案的參院版則和眾院版幾乎一字不差,由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提出。

《保護香港法案》由史密斯和現任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麻薩諸塞州民主黨眾議員麥克戈文提出,內容包括「禁止向香港出售催淚彈和其它非致命防暴產品」。

其它涉港議案則由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舍曼等提出。

美涉港法案禁不起推敲,愛港還是害港一目了然

必須指出的是,截止目前這些議案尚未成為正式法案,因為它們還需經過國會投票表決,並提交美國總統簽署。但考慮到當前美國「政治正確」的氛圍和上述議案提出者的代表性,走完這些程序並沒有多少懸念。美國輿論普遍認為,10月14日「哥倫布日」假期結束後,這些議案就可能正式提交國會表決。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聯大發言中大談「香港問題」,其基調和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如出一轍。這充分表明,美國官方近期針對香港問題的一系列言行,是跨黨派、跨部門、跨領域的「組合拳」。

美國政客如此賣力地在香港問題上「辛勤勞作」,究竟是為了什麼?

美涉港法案禁不起推敲,愛港還是害港一目了然

從《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內容可以看出,其核心內容有三:一是借「不給優惠」向香港特區當局施壓,迫使其屈從於美方意志;二是對所謂「民主和平抗爭人士」大開方便之門,令其可有恃無恐地繼續「勇敢行動」,反正大不了還能往美國跑;三則是個意味深長的「口袋」——理論上美國司法部門只要高興,就可以把任何人貼上「侵害香港自由法治者」的標籤,用美國法律予以制裁,不管這些人是否香港居民,甚至是否中國公民。

《保護香港法案》的核心,則是試圖通過限制非暴力防暴器材的出口,削弱香港警方和行政當局控制局面、維持治安的能力,為他們所謂的「和平民主抗爭行動」多貼上一道護身符。

至於其它幾條,則無非是藉機將中國中央政府拉進「圈中」,如此而已。

在西方媒體的導向性報道,以及部分西方政要名流的「導流」後,「借香港發聲」已成為美歐一些國家政壇的「政治正確」,2020年美國大選在即,兩黨及其頭面人物都惟恐搶不到這個「制高點」,被競選對手壓制,因此才會在推動涉港法案出台問題上你追我趕、爭先恐後,惟恐自己行動顯得不夠積極、言論顯得不夠激烈;而他們中另一些「有頭腦者」,則希望「借港治中」,在國際社會進一步孤立、打壓中國,干擾中國正常的改革開放進程,從而有利於美國在中美博弈中占到更多便宜。

然而這些打著「為香港利益出頭」的法案、決議案,實則禁不起多少推敲。

以《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為例,「收緊針對香港的特殊待遇」,只能令香港經濟、金融「自由港」地位進一步被削弱,從而極大損害香港全體居民的利益;該法案及《保護香港法案》千方百計捆住香港司法、執法機構手腳,為所謂「抗爭者」穿上一層層「防護服」,其結果顯然只能令香港社會的混亂更嚴重、更持久,這究竟是「愛港」還是「害港」,可謂一目了然。

問題在於,這樣做對美國自己也並沒有什麼好處。

美國是一個貿易立國的國家,是貿易自由化和全球化時代,也是當今自由貿易規則最大的受益者,而香港作為遠東金融中心和全球重要的自由港,在美國全球貿易版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給香港所謂「特殊待遇」,受益者並非僅僅香港一方,美國是同等甚至更大的受益者。採用立法等「大小動作」對香港施壓,美國自己也會反受其害,一如其在貿易戰中對別國的所作所為,同樣會受到反噬。

不僅如此,上述立法行為的動機和後果,恐怕是讓香港和美國經濟切割、「絕緣」,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促使香港社會中更多有識之士,以及活躍於香港各相關市場的資金,加速尋找其它切實可靠的「出口」和依賴,這些忙碌的立法者難道真的不知道,這樣做對他們、對美國而言,註定只能是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一切的關鍵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自1997年7月1日回歸以來,已是得到國際公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法律事實是不可逆、不可動搖的。在這種前提下,外國行政、立法機構無論怎樣費盡心力,都難以撼動大局、傷及根本。香港的問題終究需要在香港解決,而香港的前途、出路則只能在中國範圍內尋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則是應對一切香港亂局的「定海神針」,大局、根本既定,一切境外的「大小動作」,都註定是徒勞無功,白忙一場。(責任編輯:唐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S7Xe20BJleJMoPMTVQ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