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偏癱,請不請保姆,我和母親爭執不休,別用愛綁架我

2019-09-25     教育眼鏡片

先講故事:

我今年40歲,是一個8歲男孩的母親。

2016的冬天,父親突然腦出血。雖然及時送到醫院進行了開顱手術,但最終還是沒有躲過偏癱在床的命運。

不認人,也不能說話,不會動。

這對於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從小我就跟爸爸親,他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他要以這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本能的並不接受這個打擊,所以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對父親的照顧當中。但父親的年齡已經很大了,而腦部的損傷又是不可逆的。

事實是:他的病,不會有好轉了。

他沒有給我留下任何一句話,就這樣永遠的躺在那裡。我沒有機會知道他的想法,甚至不管我做什麼,父親都不會知道。

從小家裡的條件並不好,所以父母都是非常勤快的人,很乾練。照顧一個偏癱在床的病人,不是一個將近70歲的女人可以獨自辦到的。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就住到了父母80平米的家中。

每天晚上鬧鐘兩個小時一響,我要起來幫助父親翻身。母親也會起來,因為一個人弄不了。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但我真的撐不住了。

我的工作並不辛苦,每天中午還有時間能夠回家幫助母親做飯,幫助父親翻身,晚上我要輔導孩子功課。

但這始終不是長久之計,因為要照顧父親,丈夫平時睡在父母家客廳的沙發上,我們基本上沒有一家人獨處的時候,孩子的課外班也基本都停掉了。

所以我想請個保姆,幫助照看父親,也好能讓我有更多的經歷去陪伴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

但家裡請的幾個保姆,最長的也就乾了三個禮拜。都被我的母親以各種理由趕走了。我和母親從小關係就不好,現在因為請保姆的事情,關係更糟了。

我生氣她完全不知道體諒我,固執的不去請保姆,我完全沒有自己的一丁點生活。但在母親看來。好像是因為我不想管父親,所以才要請保姆。她說保姆沒有家人照顧的精細,保姆不讓人放心。她寧願自己累著,也不願意請外人去照顧我的父親。

但自從父親生病以來,我和丈夫都是全程陪護照顧。住院幾次我沒有讓他們花一分錢。都是我們主動承擔,丈夫也沒有為此有過任何一句不滿,我能感受到他是真心實意的付出,我很感謝他對我的愛。

我只是不想這麼累,想請個保姆,有自己一家三口生活的時間、空間。將近兩年的勞累使得我現在身體已經受不了了,心理覺得看不到陽光。我只是想好好的睡個覺,只是想陪陪丈夫、孩子。

維護愛人的尊嚴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法國電影《愛Amour》裡面。不同的是,電影中偏癱的是母親,照顧的是父親。不同的是,兩位老人的態度。

《愛Amour》中的父親選擇自己獨自去面對妻子偏癱的困境,他不希望子女來承擔。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的母親與年輕時候的光彩大相逕庭的另一面。

甚至女兒如果沒有提前打招呼,就回家看望自己的母親,都不會被父親允許。

他要維護自己妻子在兒女面前的尊嚴。

這種觀點可能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很多人覺得,愛是犧牲、是奉獻、是付出,這沒錯。

但愛不是自己苦讓別人看,愛不是你想要什麼我就應該無條件的給予。不管是父母子女的愛,還是夫妻的愛,都不能用愛去捆綁不講道理。

對不講理的家人退讓,只會讓他變本加厲,最終讓你喪失講道理的機會。

我們回到一開始的故事。

丈夫和孩子需要得到愛,不能減少的愛。所以她的這種狀態不能再繼續下去。

應該心平氣和的告知自己的母親,必須請保姆,費用我出。如果認為口頭會引發家庭衝突,那就通過書信。並且需要堅決的、徹底的回歸自己的家庭,不要讓自己的丈夫、孩子牽扯進這個爭端中。

也許她的母親可能也會堅決的、激烈的、再三的拒絕請保姆的做法,但始終不能退讓,堅持自己的原則和道理。

對不講理的家人退讓,只會讓他變本加厲,最終讓你喪失講道理的機會。這個過程一定不會短,也很難。為了讓自己的家人活得更好,更幸福,包括自己的母親,應該做到,也必須做到。這是一種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RdVb20BJleJMoPMLV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