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氣候變暖不僅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乾旱、熱浪、持續性強降雨等極端天氣的增加,還嚴重影響了一大批野生動物的生存。北極熊、北極狐、企鵝、灰狼、蟾蜍、鮭魚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動物學家發現,就算是稱霸草原的獅子,也未能免於氣候變暖帶來的威脅。
氣候變暖對獅子的直接影響:棲息地被破壞
每一種野生動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棲息地,有些物種已經在其中生活了數百萬年。氣候變暖對棲息地的破壞通常是由於溫度和水的供應變化造成的,這會影響植被的分布以及各種植食性動物的生存,影響物種的繁殖及後代存活率,改變物種之間的競爭關係,從而降低其滿足物種需求的能力。
受氣候變化影響的野生動植物種群有時可能會遷入新的空間並繼續蓬勃發展,但不能忽略的是,人類的大量存在以及建築、交通等的修建,給野生動植物開拓新的生存空間製造了很大的阻礙。
獅子就是這樣。隨著氣溫升高,乾旱、火災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草原退化嚴重,現有的一些獅子棲息地逐漸變得不再適合獅子生存。然而,這只是氣候變暖對獅子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中的一個最直接的影響罷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氣候變暖通過影響傳染病的傳播方式,進而威脅到獅子種群的生存和繁衍。
氣候變暖使傳染病的傳播範圍出現變化,導致人與獅子的衝突增加
在20世紀的100年里,獅子失去了大約80%的棲息地;而在進入21世紀不足20年的時間裡,野生獅子的數量再次下降了大約40%。棲息地的喪失、過度獵殺,以及人與獅子之間的衝突,是獅子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非洲,當獅子捕食家畜,破壞人類財產或攻擊人類時,就可能遭到人類的報復性獵殺。不過在非洲東部的一些地區,由於獅子和人類的放牧區域並沒有重疊,這種衝突得以保持在最低限度。
圖:非洲獅分布圖
那麼,為何人類不在這些地區放牧呢?這其中,采采蠅的存在是不適合放牧的一個主要因素。
采采蠅也叫舌蠅,是一種吸血類昆蟲,以人類、家畜及野生動物的血液為食。它們攜帶著可導致牛患上牛錐蟲病(也叫昏睡病)的寄生蟲,該寄生蟲也可導致人類和其他家畜患病。當采采蠅採食血液時,就可能把疾病傳播給牛和其他家畜。患上錐蟲病的牛會出現發燒、疼痛、神經紊亂,直至死亡。在非洲,每年大約有300萬頭牛因此死亡。因此,在采采蠅分布較多的地區,牧民一般是不會進行放牧活動的。
圖:采采蠅
然而,科學家發現,隨著氣候變暖的加劇,采采蠅的地理分布區域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比如,在非洲一些曾經錐蟲病頻繁發生的區域,近些年來牛的數量大幅增加。采采蠅地理分布區域的變化,會導致人類的放牧區域出現變化,進而使人與獅子更接近,人獅衝突事件發生的機率增加,引發獅子數量的進一步下降。
圖:人類和牛群正在不斷侵占獅子的棲息地
一項發表在《保護生物學》雜誌上的科學研究認為,隨著氣候變暖導致采采蠅的分布區域發生變化,在未來幾十年的時間裡,非洲地區牛錐蟲病的整體出現範圍將會逐步擴大,但在坦尚尼亞的塞盧斯自然保護區和莫三比克的尼亞薩保護區等非洲東部38個獅子保護區中的三分之一,牛錐蟲病將會消失。這會導致牧民將他們的家畜遷移到這些地區,進一步侵占獅子的棲息地。
然而,如今獅子對棲息地已無太多的選擇,當人類入侵之後,獅子極難再找到一片合適的區域生存。因此,這可能會引發更多的人獅衝突,導致獅子的數量進一步下降。
圖:一隻獅子因捕殺了牛被牧民下毒殺死,不遠處有一隻等待機會的鬣狗
科學家推測,預計到2050年,牛錐蟲病發生範圍的變化引發的人獅衝突,可能會影響3900頭至6500頭獅子。當前,非洲獅的總數也不過2萬多頭,因此這個影響規模是非常大的。
牛錐蟲病只是眾多傳染病的一種,它就足以伴隨著氣候變暖給獅子種群帶來更大打擊,那麼其他的傳染病會如何隨著氣候變暖威脅獅子的生存呢?我們還不得而知。
氣候變暖為不同傳染病的融合提供了條件,給獅子帶來毀滅性打擊
牛錐蟲病的傳播範圍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獅子種群的生存,這只是氣候變化在傳染病傳播中的一個方面。科學家研究發現,氣候變暖會導致通常單獨發生的傳染病同時發生,進而給獅子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圖:獅子捕殺水牛
比如,獅子會患上犬瘟熱病毒引起的犬瘟熱和血液寄生蟲巴貝斯蟲引起的巴貝斯蟲病。世界頂級貓科動物專家克雷格·帕克和同事分析了30多年的研究數據,發現這兩種傳染病通常在獅群中單獨發生,獅子對這兩種傳染病也有著較強的抵抗力,當它們單獨發生時並不會引起獅子大規模死亡。
但是在1994年和2001年,氣候變暖導致坦尚尼亞出現了嚴重的乾旱,接著又是連續的傾盆大雨,為犬瘟熱和巴貝斯蟲病兩種傳染病的融合和發展提供了理想的條件,導致很多獅子死亡。
圖:坦尚尼亞塞倫蓋蒂草原上的一個獅群
首先,持續不斷的乾旱使得獅子的主要獵物非洲水牛沒有充足的植物可以進食,抵抗力大大削弱;隨著降雨的到來,巴貝斯蟲快速繁殖,許多水牛因感染巴貝斯蟲病而死亡。飢餓的獅子以病死的水牛為食,同時也將大量的巴貝斯蟲攝入體內,進而引發巴貝斯蟲病。當獅群中爆發犬瘟熱和巴貝斯蟲病後,由於犬瘟熱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大大增加了巴貝斯蟲病的影響。
圖:生活在坦尚尼亞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的獅子
最終結果是,兩種融合的傳染病在1994年殺死了塞倫蓋蒂大草原上獅子種群的大約30%(1000多頭獅子死亡),在2001年殺死了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獅子種群的大約34%。
氣候變暖對獅子的影響是多方位的
可以看出,氣候變暖對獅子的影響是多方位的:它導致適合獅子生存的棲息地面積銳減,並進一步破碎化;人獅衝突加劇,更多的獅子會在人獅衝突中喪生;傳染病的傳播空間和傳播方式逐步發生改變,接下來傳染病可能會成為獅子種群面臨的主要威脅……
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氣候變暖,各種極端天氣的增加,獅子的生存將變得越來越艱難。一旦這種維護生態平衡的「大專家」消失,那麼地球上將會出現更多的生態災難,人類也將面臨更多的威脅。
當然,目前人類還有機會改變獅子的艱難處境。比如,制定更好的保護策略,確保獅子棲息地的安全,連同獅子等野生動物的遷移路線,進一步防止人獅衝突和獵殺獅子事件的發生。同時,人類也應加大保護環境的力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不僅是為了人類,更是為了地球上的無數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