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多路記者直擊開學第一天 我省23萬學生昨日複課

2020-04-10   蘭州晚報

蘭大附中的師生戴著口罩上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甘霖攝

蘭州交警在學校門前路段指揮疏導車輛有序通行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蘇曉攝

平涼五中學生戴著口罩上課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常舒清攝

掃碼看視頻

蘭州晚報訊 沒有哪一次開學值得如此期待,在兩個多月的超長假期之後,4月9日,隨著我省18.2萬名高三學生、近5萬名中職畢業年級學生返校上課,被疫期「暫停」校內生活的學子們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校園與教室。從線上學習轉入課堂的高三學生們開啟了一個別樣的新學期,生活似乎與寒假前無異,但卻有了那麼多的不同。這也標誌著備受關注的甘肅省2020年春季返校開學大幕正式拉開!當天,本報記者兵分多路,直擊蘭州、天水、白銀、張掖、定西、金昌、武威、平涼、嘉峪關、臨夏、酒泉等市州的高三開學。在蘭州,本報記者則在西北師大附中、蘭州一中、蘭大附中、蘭州二中、蘭州外國語高中、蘭化一中、蘭化三中等高中蹲點採訪,見證這個「非常新學期」的「啟動儀式」。記者看到,學生須在校門、教學樓等處多次間隔排隊:測溫合格後才能進入教室上課;須持學生卡和健康碼,登記、測溫後進入宿舍;進入食堂須用消毒酒精搓洗雙手;吃飯像考試,每張桌子都加了隔板。所有高中師生均須佩戴口罩上課。

保持距離多次測溫

4月9日上午6時50分,蘭州一中校門口的巷道,晨光里已經有學生腳步輕快地走向學校了。入校即見用警戒帶拉開的兩行隊伍,學生們自動按地上的劃線間隔前行至教學樓。自動人臉識別的紅外線體溫檢測設備在學生進入教學樓後,能通過攝像頭快速捕捉學生並識別、記錄體溫情況。在監測點旁設有複測點,如果自動紅外線檢測顯示了異常情況,則由工作人員和校醫為有體溫異常情況的學生進行復檢。

隨著「體溫正常」的聲音一次次響起,800多名高三學生入場只用了十多分鐘。走入教室門口,各班教師再次用手持測溫儀,對每一個學生第二次檢測體溫,並統計記錄。加上臨出家門前的自行測溫,這樣三次體溫檢測使得學校里都是體溫正常的學生。

當天上午7時,本報記者抵達西北師大附中時,該校北門、南門均已提前消毒,開啟疫情下的嚴控模式。在北門入口,該校用警戒帶隔出設有「體溫檢測」指示牌的多個檢測通道,外側則放置了一排「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向遠方」等歡迎展板和學生疫情防控實施流程圖等疫情防控專版,檢測人員則佩戴護目鏡、身穿防護服站在通道末端手持額溫槍,校領導以及高三班主任早已在一旁等待。學生抵達學校後,須在校門外先檢查學生卡,進入校門後再接受體溫檢測。來到教學樓,學生還須測溫合格後才能進入教室。隨後,學生須上交列印好的健康碼。

隨後,師大附中召開高三新學期第一次班會,強調特殊時期的學校紀律和疫情防控要求。據了解,該校高一、高二年級4月12日報到,13日正式上課。12日進行錯峰報到:高一年級上午8:00開始,高二年級下午2:30開始,並按班級順序間隔15分鐘到體育館領取課本。高一高二住校生12日晚7:40準時上晚自習。

防疫措施一個都不能少

正常的課堂回來了,儘管戴著口罩,但教室里終於響起了老師的講課聲,以及學生回答問題及讀書的聲音。學生不知道的是,為了保障校園裡的課堂學習,學校里有多少老師和工作人員忙碌著。

記者看到,蘭州一中教學樓洗手間外的洗手盆前,洗手液及84消毒液擺放得整整齊齊,學校定時派人對這些地方進行嚴格消殺。據了解,在每天放學之後,學校還將對所有教室、體育場館等學生所及之處都進行消殺。如此嚴格的消殺工作省內各學校都在認真進行,以此來保證校內學生的安全。

此外,各學校均在室外空曠處專門設立防疫留觀室,一旦有學生在復檢中出現體溫或身體情況異常,將立即由校醫引導至學校防疫留觀室進行隔離觀察,並第一時間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和醫務部門。

在蘭州三十三中,返校上課的第一天,學生們還要提交健康碼、家長承諾書等資料。為了細化防疫措施,各校都有不同的要求。

開學第一課是考試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師大附中的開學第一課是考試。當天上午9時,該校按照高考模式,舉行校內第二次診斷考試,單人單桌,且學生考場和座次是打亂排列,全面檢測疫情期間的線上學習成果,考試時間、科目和高考一樣,當天上午考語文、下午考數學。

「一開學就考試,猛烈嗎?」「正常!因為按照複習節奏已到了考試時間。」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師大附中高三是1月18日放寒假,原計劃2月3日返校開學。遭遇疫情後,師大附中教務處和高三年級部緊急開會研究,預設不能正常複課的可能,及時安排網課。每天,網課都是按照正常課表進行,節奏和線下一樣,學生的備考狀態並沒有被打亂。

在師大附中,2019年蘭州市一診和甘肅省一診試題以及校一診和周考均於疫情期間居家完成。「考試由家長監考,家長、學生按評分細則共同閱卷。作文閱卷則是家長拍照片後發至任課老師,由老師打分。每次考完試後,每個學生都有書面的考試分析。」師大附中高三年級主任伏鈺說,幾次居家考試的成績和往常學校考試沒有多大出入,證明學生們的自控力較強,都能夠在家中認真備考。

「疫情期間雖然是居家學習,影響多少是有的,但學習效率其實是看個人的自控力,都知道是高考前的關鍵時刻,即便宅在家裡也都在嚴格要求自己!」採訪中,很多學生表示。

當天上午,蘭州一中高三學生也迎來本學期現場「第一考」。學生們迅速進入考試狀態,認真答題,學校將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安排後期教學工作計劃。

每張餐桌都加了隔板

師大附中有兩個餐廳,一個是大眾餐廳,一個是民族餐廳,所有餐桌均由防疫隔板隔開。當天中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餐廳外設手部消毒處,一旁放置「預防交叉傳染就餐預案」「疫情防控期間就餐注意事項」等展板,有專人為間隔排隊就餐的學生噴洒用於搓洗雙手的消毒酒精,並不斷提示「間隔一米」。進入餐廳,學生直接選取固定套餐就餐。記者看到,每張餐桌都加了隔板,吃飯猶如考試。

為了儘可能避免人員聚集,師大附中規定開餐時間錯開高峰:高一年級和高二普通班12∶00下課,高二年級特色班和高三年級12∶10下課。

家長:盼開學又擔心

作為高三學生的家長,劉女士既盼著開學,又萬分擔心,心情矛盾極了。

「本周三,接到女兒班主任發來的返校通知時,我和孩子爸爸已經跑了好幾家藥店,買口罩和免洗洗手液。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最大的軟肋,孩子的安危高於一切。開學前夜,為女兒準備小噴壺,裝上洗手液、備好備用口罩、喝水茶杯。一遍一遍地叮囑要勤洗手、不要隨意用手摸面部,和同學保持一定距離……說實話,從孩子第一次走進學校開始,這麼多年以來,這樣複雜的心情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另外,為了女兒的出行安全,和孩子爸爸商量決定,疫情沒有完全結束前,女兒每天上下學儘可能接送。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鵬偉 王巧靈 馬文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