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變暖成溫江,萬木回春百花香;親情友情好鄰里,家園新舊皆故鄉。
天府陸海金溫江,詩意鄉愁兼書香。舍南舍北林盤繞,健康鄰里真仙鄉。
前不久,在成都市溫江區一場以鄰里關係為主題的論壇上,知名巴蜀文化大家譚繼和、祁和暉夫婦欣然出席,現場一唱一和,賦詩點贊溫江。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但住進城市小區的居民,因為種種原因反而與鄰居疏遠了。
鄰里關係如何重塑?近年來,溫江區一直在探索。《民生周刊》記者採訪獲悉,溫江區堅持以鄰里為基本單元,建設「家庭與家庭之間、樓棟與樓棟之間、小區與小區之間、社區與社區之間、市民與城市之間」的大鄰里美好生活共同體,構建城鄉社區健康鄰里關係,夯實城市發展根基。
塑造健康鄰里關係
地處成都平原腹心的溫江區發展迅速,即將步入「雙地鐵」時代,成為人口近百萬的城市。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和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市民的價值觀念更加多元,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傳統熟人社會的鄰里關係逐步被打破,鄰裡間相見不相識現象凸顯。
以恆大城社區為例,作為萬人商住生活型社區,鄰里鬥嘴、違法建設等事件曾頻發,鄰里關係淡漠、人口數量龐大、利益主體多元等問題交織。
恆大城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宇表示,為了讓鄰里關係近一些,矛盾少一些,社區打造了資源共享平台、協商議事平台和組織孵化平台,從平台和機制上促進鄰里和諧關係的構建。
如今,恆大城社區成為遠近聞名的和諧社區。通過恆大城等社區的探索,溫江發現健康鄰里關係是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重要抓手。
「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和市民生活交往方式的轉變,構建新時代健康鄰里關係、厚植市民家園情懷已經成為做好城市工作必須研究和破解的課題,也是深化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溫江區委書記王道明說。
王道明表示,自2017年9月成都市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大會召開以來,溫江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安排部署,堅持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扭住居民小區這個基本單元,以小區邊界為紅線,按照「紅線內健全治理機制、紅線外補齊公服短板、紅線內外增強工作力量」的思路,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努力實現「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的目標。
溫江還把塑造健康鄰里關係、促進社會和諧作為社區發展治理的重要目標,推出一系列具體措施。這包括面向全區118個村(社區)推廣「社八件」,動員居民投身發展治理、議決社區公約、譜寫社區之歌。
同時,打造鄰里交往交流空間,完成110個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親民化改造,打造鄰里會客廳、市民聊吧、社賢調解工作室等鄰里交往和協商議事空間,以及運動健身等主題特色空間,為市民提供相識相熟、互動交流、生活互助的空間載體。
此外,溫江還舉辦首屆社區多元力量參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示範研修班,策劃系列鄰里主題文化活動,打造溫江半程馬拉松等一批鄰里活動品牌,引導市民按地緣、業緣、趣緣成立組織,傳遞「進取、自信、誠信、包容」的溫江城市精神。
首部縣級城鄉社區規劃
成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社治委常務副主任薛敏介紹,今年10月,成都啟動社區和諧鄰里關係營造三年行動,明確將每年12月22日設立為成都社區鄰里節,2019年至2021年分步開展「你好,鄰居!」「走!一起串門去」和「一起做公益」三大主題活動,全面營造友善包容、互信互助的和諧鄰里關係。
溫江行動迅速,編髮了全國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的第一部白皮書—《溫江區城鄉社區鄰里關係白皮書(2017—2019)》。
白皮書立足溫江2017年9月以來的初步探索,系統回顧城鄉社區健康鄰里關係建設基本路徑、主要做法、初步成效等,力圖為深化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提供借鑑和範本。
11月23日,在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成都論壇中的城鄉社區健康鄰里關係塑造分論壇上,溫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社治委主任周振華發布了這一成果。
當天,《溫江區城鄉社區發展治理規劃(2019—2035)》也正式發布,這標誌著全國首部區(縣)級城鄉社區發展治理規劃成果誕生。同時,致力於打造建立網上鄰里互助生態圈的「溫江市民之聲」和致力於打造「成都社治直播第一屏」的「溫江社sir直播間」也正式上線。
「溫江市民之聲」設置居民小區、公服配套、基層力量、鄰聚里4個板塊,全天候開展民生訴求收集和反饋,按照「人人都是民生訴求提供者、人人都是解決方案提供者」的思路,發動社區居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建設天府市民雲平台上的「網上」大鄰里美好生活共同體。
鄰里關係課題
在祁和暉看來,如何將小區、社區組織起來,形成和諧友善正能量的鄰里關係是一大課題,小區不能只是容人的倉庫,而應是有文化、有靈魂的家園。溫江率先專題研討「鄰里關係」,具有承續優秀傳統、重開新篇的文化自信和創新探索的前沿意義。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姜曉萍表示,社區發展的關鍵可用一個「安」字來說明。安樂是目標,是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安寧是核心,民生有保障,服務有質量;安逸是關鍵,生產有速度,生活有溫度;安全是底線,良序善治,睦鄰友好,而溫江就做成了典範。
「溫江在社區治理方面取得顯著成績,抓鄰里關係建設本身就是很好的工作。一個社區奠定在若干鄰里的基礎上,鄰里關係搞好了就可以有效促進社區治理。」南開大學社會學教授唐忠新說。
「溫江區的和諧鄰里關係營造有著良好基礎,既源自深厚的歷史底蘊,也得益於近年的探索實踐。」薛敏表示,溫江區以「社八件」為抓手,著力完善鄰里交往空間設施,深度動員居民參與,廣泛開展鄰里協商互助,在和諧鄰里關係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 《民生周刊》記者 嚴碧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GmY8m4BMH2_cNUguv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