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標 收聽朗讀音頻
文/民生周刊
人格魅力中有一種成分叫「大氣」。
無論一個人的地位是高是低,事業是大是小,身份是顯是微,一個人的魅力如何,關鍵看「大氣」與否。
什麼是大氣?
大氣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風範、態度、氣質、氣度,是一個人綜合素質散發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大氣是一種納百川、懷日月的氣概,一種從容大方、自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氣量,一種成熟寬厚、寧靜和諧的氣度。
人的大氣,主要表現在對人、對事、對己三個方面。
對人,寬容
待人豁達大度、胸懷寬廣,這是一個人具有良好修養的外在表現。古人曰:「君子要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朋友間,要善於溝通,珍惜緣分,互相幫助,互相配合,以誠相待,見賢思齊,在共同目標下求合作,在相互合作中求合力,在相互信任中求發展。
曾國藩是左宗棠的老師,一直大力提拔他,但左宗棠為人十分傲慢,經常出言不遜。
曾國藩並不計較,在公事上也沒有為難過他。甚至在左宗棠危難之際,曾國藩還曾伸出援手,救他一把。
曾國藩的大氣,也讓左宗棠放下了心中的隔閡,當曾國藩離世時,人們紛紛猜測左宗棠可能不會致祭。而左宗棠卻送來了他的輓聯:「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國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大氣之人,有大胸懷,能容人,能諒人。
對事,超脫
人一生會碰到很多事情。猝不及防的打擊,始料未及的挫折,從天而降的好處,唾手可得的利益,隨時發生。
事無論大小,不管好壞,都不要太在意。切莫一見好事就喜形於色,興奮得不得了,一遇壞事就愁眉苦臉,霜打茄子一樣焉頭耷腦。
曾國藩說,謀大事者,首重格局。一個人大事難成,不是才華不夠,機遇不到,是因為心中的格局太小,不夠大氣。
對己,豁達
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吃虧、受委屈、想不通,是常有的事。整天圍著自己小九九打轉,時時算計自個兒的利害得失,以一己得與失作為好與壞喜與憂的標準,如此一來不僅養得心胸狹窄,未來難成大器,對自己的心態也是一種折磨。
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若感恩,處處可感恩;若成長,事事可成長。唯有內心強大,方能在從容中走向人生的壯大。
王陽明曾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萬事萬物都在人心裡。內心強大的人不懼風雨,內心怯懦的人只會自怨自艾。
王陽明一生歷經磨難,入獄、暗殺、被貶、讒言,吃盡了人生的苦頭。可是他卻逆流而上,把上天的苦難,當成一次一次的磨練。
龍場悟道,一夜成聖。臨終之時,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讓無數人心為之折。
相反,同時代的唐伯虎,歷經科場舞弊案之後,一蹶不振,潦倒半生。臨終之時,仍然是靈魂流落他鄉,不得安頓。
一個人內心堅韌,那麼他的人生自然堅固。內心強大,人生也自然堅挺不倒。
大氣是一種原則。不因貪小利而失大節,保持內心的大原則,看似糊塗,內心亮堂。
大氣是一種忍讓。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屈己尊人,以德報怨,不輕易拿自己的涵養挑戰別人的淺薄。
大氣是一種淡薄。坦坦蕩蕩,身正為范,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金錢名利浮雲過,我心自有明月在,心如止水觀日月,目似明鏡看春秋。
大氣是一種從容。心態陽光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穩重沉靜,堅韌不拔,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敢色。
大氣是一種境界。戰勝小我,成熟大我;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制怠戒惰,常思責任;寵辱不驚,戒驕戒躁。
大氣是一種精神人格的淬鍊。大氣有性格的因素,更多的則是體現修養、境界等後天可以形成的內容。
沒有刻苦修煉、百鍊成鋼的意志,就難有大氣;沒有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毅力,就難有大氣;沒有雄厚的知識底蘊和高瞻遠矚的目光,就難有大氣;沒有藐視困難、敢打必勝的自信,就難有大氣。
一個大氣的人,不是無原則,無氣節,而是小事不掛懷,世間無大事。胸如大海,只藏真納善,拒絕虛假。懂得忘卻,不計得失,活一種精神氣質,活一種品位境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極致做事,大氣做人,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追求的境界。有大氣者方能成大器,有大氣者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主播:六哥
靜靜的夜,陪伴不願休息的小耳朵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儒風大家(ID:rufengdajia)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