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你病要你命」反轉?越南想搶中國市場,結果訂單暴跌大幅裁員

2020-04-27     大國前沿

加入WTO以來,中國一直以「世界工廠」聞名全球,質優價廉的產品撐起了「中國製造」的霸主地位。隨著經濟發展,中國逐漸開始淘汰一些落後的製造業。與此同時,一些國家打起了要取代中國製造業老大位置的心思,除去號稱要製造業回流的美國外,東南亞的越南是另一個典型例子。

新冠疫情爆發後,對疫情控制較好的越南方面,出現了要趁勢崛起搶占市場的呼聲,不過現實似乎和他們的願望背道而馳。

近日,越南最大的國有服裝企業「國家紡織服裝集團」傳出消息,正在討論令最多5萬名員工的休假安排,相當於變相地對員工下逐客令,因為企業工人們很難承受長期沒有工資的生活。

目前看來一旦進行休假,這個時間恐怕不會短。同時根據數據顯示,即使疫情能夠在今年5月平息,該越南企業的虧損也會接近1萬億越南盾,這約合去年凈利潤的200%。

越南服裝生產商的原料供應和成品出口,分別對應中國和歐美,中國是主要的原材料進口來源,而歐美則是主要的越南出口對象。這不僅僅是越南服裝製造業的情況,也是很多越南進出口企業的寫照,畢竟歐美是巨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則是巨大的原材料市場。

而現在的情況是,雖然中國方面恢復了原材料的出口,但是歐美的疫情非常嚴重,因而就算越南能夠出口物資,但沒有國家購買,這令越南擁有的生產力失去了意義。

在部分越南人眼裡,他們及早地控制住了疫情,本國的確診人數極少,避免了類似西方的那種疫情大爆發。因此就當然的認為,這次的疫情反而有可能變成越南的機會,越南可以趁著別國經濟停擺的時候,加速搶占市場份額。

但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忽略了最基本的供需平衡原理,誠然疫情也讓一些供應國家受挫,但疫情同樣令需求旺盛的國家受挫,到頭來不僅沒有促進市場,反而打壓了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道理。越南方面試圖藉機搶占市場的想法,從一開始就是個笑話。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脫離世界單獨生存,某種意義上說世界已經成為緊密的一體。新冠疫情影響的是全球,沒有國家甚至個人能夠絲毫不受影響,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各國應該想的不應該是怎麼藉機上位,而應該想想如何共度難關。

畢竟,覆巢之下無完卵,疫情拖的越久,越多國家難過,反過來即使疫情沒那麼嚴重的國家,也會感受到經濟方面的危機。此時,繼續心懷鬼胎明爭暗鬥,既沒意義,也不聰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BVSu3EBiuFnsJQV1M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