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外語,能出國旅遊嗎?


「出國旅行,外語到底重不重要?」

這個問題,如果從技術層面講,那回答一定是:不重要。


因為在我看來,單純的旅行本來就是一件沒有門檻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並不值得大家去仰望。只要心大一點,買張機票逃離自己每天的生活,就稱得上旅行了。


而同樣的問題,要是從體驗層面講,那回答就截然不同了,答案是:很重要。



首先你要想清楚旅行為什麼能夠讓你快樂,是因為大好河山能讓你大飽眼福,還是歷史風俗人情更戳中你G點。


我朋友圈裡面有很多朋友,語言不通但仍然馳騁四方遊歷了好幾十個國家,惹的一片稱讚,許多人由此拋出這樣的觀點:不會英文也照樣環遊世界。我並不否認這種說法,畢竟說實話,環遊世界也就個是體力活,跟你會不會說話都沒關係,更別提會不會說英文了。



可我一點也不佩服那些不會英文去旅行的人,我倒是比較欣賞,語言不好但是一直在努力進步的人,我在越南遇到一對六十多的新疆夫婦一邊環遊東南亞一邊還在學習英語,在墨西哥上西班牙語課的同班同學是兩個剛退休的加拿大老人,去年在泰國跟我一塊走過清邁團的姑娘,參加完行程去年夏天就去菲律賓學了三個月英語,就連去年在塞爾維亞靠蹦單詞撩的一手好外國妞的加成今年都開始在杭州上私教課。



為什麼我決定在環遊南美洲之前開始先在墨西哥學習一學期的西班牙語,也是因為這個答案:出國旅行,語言很影響體驗。


最簡單的比方,如果你來南美不會西語可能就不會知道阿根廷的首都:Buenos Aires是好天氣的意思,玻利維亞首都la paz,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厄瓜多Ecuador這個國家名稱就是赤道的意思。


當然,這裡也要承認在國外語言不通也是一種必要的讓人啼笑皆非有趣的體驗。比如說在阿拉伯國家或是南美國家,你就能體驗個遍。


在泰國的時候,我的泰國朋友笑稱我在清邁打車比他還便宜,以後他得跟我混了。其實還不就是因為我會幾句簡單泰語,當地人覺得你會他們的語言,實際上是對他們文化的一種認可,自然也會對你親近友好起來。



還有一次,跟Jenny在巴厘島旅行,她看上了一個荷蘭小哥,搭訕的時候小哥直接問她:你是不是日本人或者在國外長大,因為他眼中的中國人就是不會說英文。我感到很沮喪,後來又去問了另外一對也是從荷蘭過來旅行的情侶「是不是外國人大多都不喜歡中國人?」


他的回答,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我很喜歡你和Jenny呀,但一定是建立在我可以了解你們的前提下,這麼說吧,我們喜歡並且接受所有可以跟我們交流的人。」


我瞬間覺得他說的太有道理了,如果你都無法和人交流,你怎麼讓別人喜歡你了解你了。



我們換個角度來說,一個金髮碧玉的老外在街上找你問路,結果他既不說中文又不說英文,你是不是也只能冷漠的拒絕掉他,不趕時間的人或許還會折騰翻譯軟體幫他解決問題,但我們不能對旅行中遇到的每個陌生人都抱有這樣的期待吧。


當你成為那個老外的時候,就會是這樣的場景,找不到路,搭不到伴,買不到票,點個餐結個帳都得費老半天勁,你在異國他鄉突然覺得無助,覺得大家都不友好不善良,體驗感蹭蹭往下掉。


或者就是好不容易出趟國,還是每天跟同胞們攢在一塊,扎堆兒中餐館,雖說我出門老是跑中餐館(主要是為了換錢,另一方面我一出門都是6個月起,確實會想念中餐,尤其是當地食物難吃的時候)


可畢竟出國,旅行其實都是為了追求新鮮感和不一樣的文化體驗不是嗎,還是要多體驗一下異國風情。



那麼就是英文不好怎麼辦呢?學呀!


你一定以為這個時候我要拋出來一個廣告了吧,我也很想按這個套路出牌,但遺憾的是並沒有廣告主找我。微笑


首先聲明我是個半吊子野生玩家,初中英語從來不及格,班主任為了鼓勵我,給了我一個英語課代表的職位。也不知道是抽什麼風,突然一個夏天看了兩個月美劇緋聞女孩,瘋狂補英文中考考了140。


後來英文就一直不算差,但是學習方法一直屬於自由放養狀態,導致我大學考BEC的時候聽說都是A,讀寫都是C,及其我現在還是只能滿嘴跑火車,一寫郵件就各種拼寫錯誤。



現在學習西班牙還是這種情況,聽得多說得多,語法學得少,但對我來說倒也夠用,所以我倒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學習外語聽說的野生小技巧,班門弄斧大神們請指正。


「那難道語言不過關,還不能出去玩了呀?」

「當然不是,想要提升語言更要出去浪了呀!」



1. 口語老師哪裡找?


旅行過程中是練習自己的口語的絕佳機會。因為日常交流的口語涉及單詞量其實很小,只要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來記單詞,剩下的時間,滿地都是你的免費口語老師,計程車司機,旅行社導遊,去個酒吧給老外買杯酒他就跟你練一晚上口語,比如說我最近住在一個瑜伽教室,每天都在練習英文聽力即視感,我會經常問身邊的朋友我不認識的單詞,他們也很願意幫助,因為說實話,對這種英文為母語的人來說,你會說英文加中文,他們就會覺得你很厲害了。



2. 語言環境很重要


把自己扔在陌生的環境里,除了悶頭學你還能指望那群老外來學中文跟你玩兒麼?我覺得語言環境很重要,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推薦了好幾個朋友去泰國菲律賓學英文。



3. 不懂裝懂也是一種聊天技巧


跟老外聊天的時候,雖然聽不太懂,但你要相信根據你的聰明才智和敘述者的表情語氣動作,根據上下文你也能猜出來他大概說了個啥,在他說完以後,再問幾個你沒聽到的重要的點,比如說「what do you mean by….」總之不要一聽不懂就打斷別人,換位思考一下,這樣沒人會願意跟你聊天的對吧


所以,我的總結就是,學習語言其實就是學習當地文化的一種方式,通過學習語言你可以學習一種全新的邏輯思維方式,從新的角度看世界,只要你想,全世界都是你的語言老師,跟當地人聊聊天,走出旅遊景點,走進他們最接地氣的生活,去菜市場砍價,跟街口老大爺嘮嗑,談談天氣,美食,文化,歷史,和不為人知的當地習俗,這種非典型遊客的體驗簡直不要太贊!



最後,歡迎大家留言自己用過的最好用的語言學習軟體,或者和大家分享,自己探索出來的最佳的語言學習方式,或是曾經因為語言鬧過的小笑話。


Have a good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