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才能「開葷」呢?添加輔食的路上,任重而道遠

2023-12-27     老張育兒

原標題:寶寶多大,才能「開葷」呢?添加輔食的路上,任重而道遠

寶寶玥兒半歲當天,家人聚在一起給她舉辦了半歲禮。原本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結果卻因為家人的「好心」弄巧成拙。

半歲禮美名其曰是「開葷禮」,結果寶寶年幼的小姑姑,真的以為是開葷,偷偷給玥兒喝了雞湯……

當天晚上,寶寶就出現了不舒服的表現。一家人急急忙忙帶娃去了醫院,一番詢問和檢查後,得知是「雞湯」惹的禍,好在沒有大問題。

寶寶多大,才能「開葷」呢?

過了半歲,就意味著寶寶可以吃輔食。最開始,媽媽們都會準備各種口味的米粉,慢慢才會添加其他的食材。

相較於米粉、蔬菜來說,媽媽們還是覺得葷菜更有營養。只不過,大家都不清楚:什麼時候給寶寶「開葷」才更合適。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育兒專家是這樣說的:

六個月之後,就可以慢慢給寶寶吃肉類輔食。

當然,吃輔食講究的是循序漸進。哪怕是再好的肉類,都要結合寶寶的身體發育和消化情況決定。

要是寶寶的乳牙開始萌出,且自身的咀嚼和吞咽能力慢慢增強,那麼少量的肉泥、肉末寶寶都可以食用;反之,要是寶寶發育有些緩慢,就不要用年齡衡量。

適當推遲寶寶開葷的時間,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要知道,添加輔食的目的,是為了給寶寶提供營養,助力他們的生長發育。既然寶寶目前的情況不符合要求,那再等等又何妨呢?

給寶寶「開葷」,細節要注意

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他們對於營養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肉類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元素、維生素,都是必不可缺的營養。

不過,寶寶終究和大人不一樣,給他們「開葷」的話,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尤其剛開始,一定得要把握好。

1、循序漸進

和其他輔食一樣,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從少到多」的原則。這樣的話,可以避免過量食用引起的消化不良,及過敏情況。

先從易消化的食物開始,寶寶第一口「葷菜」,大多都是少量蛋黃。等到他們身體慢慢適應後,再準備魚肉、蝦肉等食物,再之後考慮雞鴨肉,最後選擇牛羊肉。

尤其是魚肉,一定要讓寶寶多吃,裡面不僅含有大量的容易吸收的蛋白質,而且還有對孩子生長發育比較好的DHA。

2、食物選擇和處理

為了方便,有些媽媽「投機取巧」,選擇給寶寶吃大鍋飯。說真的,若是條件允許的話,還是希望媽媽們能夠給寶寶「開小灶」。

寶寶吃的葷類食材,一定要足夠的新鮮,這是保護他們健康的先決條件。而且,最好能給寶寶現買、現做、現吃。

考慮到寶寶的身體發育還不成熟,食材在處理的時候,最好能將它做成肉鬆、肉泥或者肉末。等到他們逐漸長大後,再做成軟爛的塊狀。

3、適量搭配

不否認,混類食材確實有營養,對寶寶的身體發育,也有很大幫助。可問題是,再有營養的食材,也不能多吃,不然會成為負擔。

給寶寶吃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可過量。他們的腸胃,承擔不起太多食物的摧殘,這一點媽媽們要牢記在心。

除此外,還要搭配其他食材,像新鮮的蔬菜水果,都必不可少。只有食材種類多,才能確保營養均衡,讓寶寶吸收更多養分。

4、注意過敏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肉類輔食時,都不要操之過急,而是認真觀察他們的變化,看看是否存在過敏反應。

很多媽媽比較大意,光想著給寶寶吃肉,卻沒有考慮過寶寶的身體情況,導致他們出現皮膚瘙癢、泛紅,甚至更嚴重的過敏情況。

關於寶寶為何會過敏,並沒有明確的原因。身為媽媽,只能多花時間查看,若是真的有過敏情況出現,那就立馬停止添加這種肉類。

送給媽媽們的溫馨小建議:

添加肉類輔食的初衷,是希望寶寶攝取更多養分。既然如此,那就要注重食材搭配,以及烹飪方式,避免讓食材中的養分流失。

從吃輔食開始,媽媽們就要有意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從一開始,就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飯,哪怕搞得亂七八糟也沒有關係。

獨自吃飯的過程,可以培養寶寶的獨立和自信。重點是,能讓媽媽省心不少,即便是日後送幼兒園,也不用太擔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9313eecc24511dc91c89b6afc6c0b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