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長得高,父母別陷入長高誤區,別讓娃受罪

2024-08-04     老張育兒

「孩子,你要多吃兩碗飯,這樣才能長得高」。

為了讓兒子多吃飯,安安媽媽真的操碎了心,每天都絞盡腦汁勸說。說真的,安安的飯量並不小,比很多同齡孩子都吃得多,可媽媽還不滿意。

說到底,是媽媽擔心安安長不高,生怕他輸在起跑線上。安安媽媽一直覺得:想要長得高,就得多吃飯,兩者之間有必然聯繫。

可實際上,孩子未來能長多高,和他吃多少飯沒有太大關係。反倒是吃的太多,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讓他長不高。

吃得多≠長得高,父母錯得離譜

大家一定要知道:孩子的身高增長,是由遺傳、營養、環境、運動、睡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基因影響。也就是說,父母個子不高的話,孩子未來的身高也不會太高。當然,要是後天奮力直追的話,也有可能逆風翻盤。

若是單純想讓孩子「吃得多」,那最後的結果無法和「長得高」劃等號,反而會讓孩子長胖。都知道,生長發育階段一旦「橫向」發展的話,就會導致很多孩子的身高發育停滯不前。

吃得太多,對孩子而言是負擔:

1、影響消化系統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消化系統更為嬌嫩,還處於尚未發育完全的狀態。此時若大量進食,會超過它的消化能力,最終出現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的情況。

長期以往,孩子的脾胃功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他們在日後的生活中,無論怎麼吃,都很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影響身高發育。

2、營養過剩肥胖

吃得太多,身體又消耗不了,最後這些營養成分都會轉換成脂肪,停留在孩子的身體中,慢慢就從長高變成了長胖。

一旦孩子長胖,各種健康隱患都會隨之而來,影響孩子體型美觀的同時,還會消耗他們的自信,每次被叫「小胖子」的時候,他們內心一定很難過。

3、影響注意力

研究發現:長期吃得過飽的孩子,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都不集中,而且沒有那麼聰明。這一切,都是因為吃得太飽會影響大腦發育。

眾所周知,注意力對孩子的影響頗大,尤其是在學習方面。與其日後費盡心思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倒不如從一開始就讓他少吃一些。

4、心理方面的影響

可能在父母看來,孩子吃得多是一件好事,可是對他們自身來說,反而是一種傷害,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傷害,最大。

一方面,孩子會因為長期飽腹感太過強烈,而對食物產生興趣,日後出現挑食、偏食的毛病;另一方面,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影響他的社交和心理健康。

和吃得多相比,吃得健康更重要

吃得健康,才是孩子長高的硬性標準!父母從一開始,就陷入了長高和吃飯誤區,以至於孩子在長胖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吃得多不是好事,但吃得健康卻是,每天合理安排食材,只要確保孩子能夠攝入更多養分,的確能為他們的長高助力。

1、多樣化飲食

很多父母以為大魚大肉有營養,每天品名勸孩子吃,可實際上孩子在長高的路上,想要更均衡的營養才對。

除了肉類,還需要五穀雜糧、蔬菜蔬果以及蛋類、堅果和奶類。也就是說,各種食材搭配在一起,才能讓孩子吃得更健康。

2、堅持適量原則

吃飯,原本是一件享受美好生活的事情,到頭來卻成了被迫,任誰也不會開心吧?所所以說,別再逼著孩子吃飯了,放過他們吧。

聰明的父母,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和活動量的因素,合理安排他們每餐的食量,避免出現過度喂養的情況,只要孩子吃飽就行。

3、定時定量原則

只要孩子想吃,什麼時候都可以?錯,這種吃飯習慣,說到底還是父母溺愛。吃飯,就應該保持規律的時間,而不是隨心所欲。

從小開始,就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飲食習慣,讓他們在固定的時間點吃飯,有助於身體調節生物鐘,也能促進消化吸收。

想告訴父母的是:

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不同,父母一定不要盲目追求他們長高,以免讓自己陷入焦慮的情緒中,也給孩子帶來諸多的壓力。

長高,除了多注意飲食之外,還需要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並且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多管齊下,才能讓孩子長高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37c24a1ab5f98d2156a28ac2d79c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