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護國家資源命脈

2024-11-04     搜狐號政務

牢牢守護國家資源命脈

——總體國家安全觀學習輔導系列述評

(十八)

有史以來,人類對自然資源探索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資源的稀缺性與人類生存發展的可持續性,始終是重大國際政治經濟議題。從古到今,「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說蘊含著中華先民探尋物質世界規律的古老智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則體現了新時代中國開展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的辯證哲學。神州大地既地大物博,同時也存在自然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觀實際。

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社會賴以發展的重要基礎,資源安全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持續、穩定、充足和經濟地獲取所需自然資源及資源性產品的狀態,以及維護這一安全狀態的能力,是總體國家安全觀中的重點安全領域。資源安全是關係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

爭奪資源命脈的人類之爭

在農業社會,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主要依賴於水源、耕地、動植物等自然資源;進入工業社會,煤炭、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等成為了工業發展的基礎支撐和國家現代化的重要動力;在信息化時代,技術、信息、數據等新興資源的作用正顯著上升,進一步拓寬了資源安全的內涵和外延。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資源安全與經濟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等各領域安全交織共振,已經成為各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自然資源總量雖然相對充足,但在經濟復甦乏力、自然災害頻發、逆全球化加劇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共同影響下,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和競爭日益加劇。我國自然資源雖然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能源資源安全仍面臨挑戰。個別國家出於「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考量,大打「資源牌」,意圖限制資源開發利用、擴大資源供需缺口乃至控制全球資源市場,資源主導權之爭成為許多國際衝突的根源和國際安全治理的重要議題。

開發利用資源的中國之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持續推動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能源,有效管控戰略資源能源的開發,加強戰略資源能源儲備,完善資源能源運輸戰略通道建設和安全保護措施,加強國際資源能源合作,全面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資源能源持續、可靠和有效供給,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為妥善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增添了充足底氣。

面對資源領域日益嚴峻的風險挑戰,我國一方面積極拓展國際資源市場,加強與世界資源大國的合作交流,實現了資源的多元化供應,建立了穩定的資源供應關係,推動了自然資源的多元互補;另一方面通過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法律法規,持續健全完善維護資源安全的法律制度體系,確保資源開發利用在制度化、法治化軌道上運行。

中國是全球資源安全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全球資源治理和自然資源的公平分配、合理利用,創造了用低於世界6%的水資源和9%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的奇蹟,特別是加快推進資源能源轉型,穩妥實施「雙碳戰略」,為維護世界資源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維護資源安全的國安之責

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持續加大對我國自然資源領域滲透力度,千方百計搜集我能源、稀土、礦產等多個領域的核心科研情報,妄圖掌握重點稀缺資源的開發情況和戰略性關鍵礦產資源的敏感信息,對我國資源安全帶來威脅。國家安全機關堅定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會同有關部門重拳出擊,依法偵辦、破獲多起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竊取我重要礦產資源、種質資源國家秘密的案件,防範化解了一系列資源安全領域失泄密風險隱患,築牢國家資源安全堅固防線。

新征程上,國家安全機關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與有關部門一道,依法防範、制止和懲治境外勢力對我國資源領域開展滲透破壞竊密的違法犯罪行為,著力加強資源領域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85f143dc009344f078cfb296609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