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艷||一封家書

2023-04-03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張洪艷||一封家書

一封家書

文/張洪艷

親愛的媽媽: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節,唯有此時,我方可將心中的思念舒展開來,任其蔓延……親愛的媽媽,您在天堂還好嗎?

家鄉河邊的柳樹又綠了,玉蘭花又開了,桃花也已經露出了笑顏。往年這個時候,您都會約幾個老姐妹一起到郊外,邊欣賞大自然美麗的景色,邊去挖野菜帶回家給兒女做菜糰子食用。這些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就如同您還在我的身邊。

媽媽,我很怕過清明節,因為這個節日很讓女兒心痛。

2011年3月2日,這是個噩夢般的日子,時刻纏繞著我,而且就像一塊大石頭始終壓著我的內心。女兒為沒能見上您最後一面,而感到終身遺憾,沒能和您說上最後一句話而感到懊悔,沒能在您臨終前侍奉您一碗水一湯藥而感到自責。媽媽,女兒只能向您說一聲:「對不起媽媽,原諒女兒不孝!」

媽媽,我一直分不清您的離去,到底是真的還是在夢境。如果是真的,在我們追悼您後,我們護著您的骨灰去墓地,看著曾經身材弱小卻能挺起一片天的您,如今安詳地躺在這小小的盒裡,我們的心怎麼痛得這麼真實?!在您離開我們的這些日子裡,我無數次地提起筆想寫寫對您的回憶,可是每當一想起您,就難過的連呼吸都很困難。

媽媽,自從您走後,女兒的內心如刀絞一樣疼痛。因為女兒身患的惡疾害得您已喘不過氣,夜不能寐,生怕女兒的生命會截止在您之前。怕您老人家接受不了失去女兒的痛苦,白髮人送黑髮人。因此,我在努力地堅持著,配合醫生治療,頂住化療的悽慘反映,維持著自己的生命。您常對我說:一定要注意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按時服藥,千萬不能感冒,如果再反覆了。一旦有個三長兩短,讓母親怎麼辦?讓他們爺倆怎樣生活下去?所以,每次我回家,您雖然這麼大年紀,卻什麼也不讓女兒做,就連飯菜都是端到女兒面前。看到您頭上長出的絲絲白髮,女兒不覺一陣陣心酸。如今應該是女兒孝敬您的時候了,然而我這身體卻不能做主,不能為母親分憂,不能為母親做上幾件事情,真是感覺愧疚母親。因此,女兒暗下決心,等我身體好些,一定為您盡孝。

媽媽,您知道嗎?您走的那天,當我第一步跑到您的房間第一眼看到您的時候,您直挺挺地躺在炕上,面色蒼白,眼睛緊閉,我一頭撲到您的身上,不停地喊著媽媽,媽媽您再看女兒一眼,淚水像泄了閘的洪水順著臉頰滾落下來。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媽媽,摸著您冰冷的臉,拽著您冰涼的手,看著您微微揚起的左手,輕輕撫摸著您翹起的右腿,讓女兒不難想像當時您求生的慾望是多麼強烈!然而任憑女兒怎麼呼喊,也聽不到您有任何反應。也許您太累了,想休息休息了,不便女兒去打擾。

媽媽,您選擇了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不再麻煩兒女為您端湯送飯,而且還這麼忍心輕輕地掩上了門,這是您對女兒的疼愛嗎?這時您又邁著蹣跚的步子走得那麼匆忙,而且走得那麼遠,不留下半句叮囑,這是您不給女兒增加負擔嗎?媽媽,您的無私、您的大愛,直到您生命最後一刻,您還願意為兒女做著奉獻,您是否也了無遺憾了!

媽媽,我常常想起您對我講的您小時候的故事:您一家五口人,雖然日子過得貧窮,一家人不離不棄卻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由於家庭的貧苦,姥姥被您的姨姥姥背著您賣給了一個遠戶人家,當您知道這件事之後,您一路哭喊著追到很遠路程要媽媽回來,可這已是枉然,再也沒有見到媽媽的蹤影,從此母女天各一方。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您只好攜著舅舅、牽著姨媽跟隨著老爺相依為命。當時您只有八歲,姨媽十一歲,還有一個小您三四歲的舅舅。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姨媽被迫送給一戶趙姓家族做了童養媳。雖然家裡少了一口人吃飯,可是您和舅舅與老爺還是過著食不飽腹,衣不裹體的流浪生活。沒有辦法,後來老爺又把僅有的兩間廂房變賣來生活。這樣,一個八歲的您領著一個小您三四歲的舅舅跟隨老爺過著住無居所的艱難生活。白天去沿街乞討,晚上是您最難的時候。您一家三口寄居在誰家的門洞口或是誰家的牲口棚、豬圈、碾道里和村頭的廟堂,一家人蜷縮在一起取暖,真的是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夏天還好,天氣還溫暖。到了冬天,寒風刺骨,白雪皚皚,身上沒有一件可禦寒的衣服,您的手腳凍得腫成紅蘿蔔一樣。這樣饑寒交迫的生活,難以想像您是怎麼熬過來的。

隨著您一天天長大,到了十三歲,您便成了爸爸之妻,做了童養媳。終於有個可以棲身的家。雖然父親家有三間房子,可也是既沒椽子又沒檁,用高粱秸捆成比拳頭大小的把子當作椽子用。從此您不再去住牲口棚、人家碾道和村頭的廟堂了,可以填飽肚子不再挨餓了。也就是從這一刻起,您用您那瘦弱的身體托起了張家的一片天。因為父親常年在外做工。後來您膝下有三雙兒女,還要照顧著常年生病的爺爺奶奶。您的堅定、您的勤勞、您的勇敢、您的大愛讓您在早年失去父親給您人生帶來諸多坎坷的困境下,面對膝下的三雙兒女使您變得更加強大,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從我記事開始,在您的身上,我就沒有看見您有過憂愁,有過悲傷和倦怠,從來不喊苦與累。年復一年,日復一如,您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全村人都為您豎起大拇指。

媽媽,您離開我們已經十二年了,在這四千多個日日夜夜,女兒無時無刻不在想您。每當在街上看到與您年齡相仿的大媽大姨,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走進她們,想從她們身上尋找到媽媽的影子。媽媽,您知道嗎?我多麼希望您還能像以前那樣……曾經,您拿起電話,用您那清脆的聲音喊我的乳名盼望我回家;當您知道我回家時,您會早早在家門口的牆根旁等著盼著女兒的到來,我也會在村頭的很遠處看到您那瘦小的身影不停地向我張望;當我要回家走的時候,您又會戀戀不捨地拖著那蹣跚的腳步送我一程又一程,直到目送我走得很遠看不到影子為止,才無奈地轉回頭。當我看到您越來越遠的背影,女兒的心都要碎了,此時的淚水如泉涌流滿了我的臉頰。媽媽,我很想您為女兒做的飯菜的味道,女兒當年患病住院,不怕腿疾已有七旬的您,為女兒做上可口的飯菜送到病床前,而且一勺一勺喂進女兒的嘴裡,可是卻香在心裡。想起這些,我是多麼幸福。哪怕現在輪到女兒侍奉您,每天陪在您身邊,我都會感到很滿足很滿足的……

媽媽,現在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好的,我還參加了詩詞寫作的老年大學。我要用詩歌來抒發對您的思念。媽媽,您知道嗎?我已經出版了個人詩集(就是自己寫的詩),取名叫《鴻雁心語》,另一本《蘭心若夢》。我把對您和父親的思念全部躍然紙上。媽媽,我很想您,昨天晚上,我夢見您了。您還像從前一樣,房前屋後忙碌著。您的聲音依然是那樣清脆,笑聲依然是那樣爽朗,言語依然是那樣親切。我們促膝坐在一起嘮著家常依然是那樣自如。還不時地叮囑我要保重身體。我連忙點頭答應。此時的我竟然高興地喊出了聲,想再與您說話的時候,夢卻醒了。

媽媽,我很想您。如果真的有來世,我們還做母女,好嗎?祝媽媽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想您的二閨女

2023年清明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8566622ed256c7b064e98e67cf7eda3.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