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漳州三寶(外二首)
郭永琰
一、水仙花
圓山展館水仙觀,悠久聲名譽藝壇。
香氣宜人情萬種,冰肌玉骨入毫端。
【注】
圓山展館:「水仙花文化展示館」位於圓山腳下。
悠久聲名:水仙花在漳州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據《張氏家譜》記載:明景泰年間,在外為官的漳州圓山麓人張光惠,告老還鄉路過江西吉水,看見山溪邊有一種逸然清麗的奇花,愛不釋手,帶回家鄉花園栽種。
譽藝壇:水仙花作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受到歷代文人墨客的青睞,創作了大量以水仙花為題材的文藝作品。
入毫端:參觀後開展書寫水仙花詩聯書法筆會活動 。
二、片仔癀
嘉靖宮醫不畏擒,身攜秘笈守初心。
杏林瑰寶增康健,片片仔癀值萬金。
【注】
嘉靖宮醫:明朝嘉靖年間,明世宗的一位宮廷御醫因不滿暴政,攜片仔癀秘方逃出帝都,經輾轉遷移,隱居福建漳州為僧。
杏林瑰寶:杏林,中醫。如今用宮庭絕密配方及獨特工藝精製出片仔癀成為「漳州三寶」之一。
值萬金:片仔癀的處方製作工藝均被列為國家絕密級保護,被譽為「救命神藥」,千金難買。
三、八寶印泥
八寶精泥清代研,鮮紅色澤潤心田。
芬香朴鼻雲煙聚,翰墨耕耘有雅篇。
【注】
八寶印泥:始制於清康熙十二年,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由漳州府「麗華齋」業主魏長安精選麝香、珍珠、猴棗、瑪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種名貴原料精心加工製作而成。具有色澤鮮和、氣味芬芳、浸水不化、火燒留痕、燥天不幹、雨天不霉、夏不滲油,冬不凝凍等八大優點。
荔枝海
荔海蒼茫歷古今,文人墨客競詩吟。
今朝認領千年樹,期盼明年果滿林。
【注】
2023年11月11日上午,由漳州市委、漳州市政府主辦的「我在漳州有株樹」荔枝樹認領活動拉開帷幕。
中山橋
幽雅端莊古典風,幾經戰亂往來通。
南山峰影月溪伴,見證漳城瑞氣融。
【注】
中山橋: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年至1162年)中山橋初建為浮橋。民國14年(1925年),因興建公路,將通津橋石樑拆除,改建為鋼筋混凝土連續梁橋面,因北伐戰爭東路軍總指揮何應欽率部進漳州,為橋取名「中山橋」。
幾經戰亂:民國27年(1938年)2月24日起,日本帝國主義者多次狂轟摧毀,使中山橋處於不能通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