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採購商城中多電商的比價功能

2024-01-1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如何設計採購商城中多電商的比價功能

當客戶面臨海量電商商品、想篩選適合自己價格要求的商品時,比價功能或許就派上用場了。那麼,比價功能該怎麼設計?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分享。

當客戶面臨海量電商商品、想篩選適合自己價格要求的商品時,比價功能或許就派上用場了。那麼,比價功能該怎麼設計?一起來看看本文的分享。

目前採購商城中會需要接入各大電商平台,來豐富本商城中的商品種類,為客戶或需求部門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但是客戶面對琳琅滿目且海量的電商商品,也無法快速去篩選對符合自己實際價格要求的商品。此時,比價功能應運而生,那麼比價功能如何設計吶,我們往下看。

一、需求描述

客戶需要找到同一類商品,再看來自不同電商的商品價格(採購價),再從中選擇合適價格的商品進行下單。

二、需求分析

這裡存在兩個核心要點需要滿足:

設計步驟:數據收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比價計算->輸出展示。

1)數據收集:客戶在頁面輸入關鍵詞後,採購商城將關鍵詞內容帶入到調用電商API搜索接口去搜索,電商API搜索接口再返回相關商品信息給到採購商城,商品信息包括商品名稱、商品編碼、價格、折扣、庫存量、用戶評價等。

2)數據存儲:第1步採集到的商品信息會實時儲存到資料庫表中,按照不同來源記錄,便於後續的數據處理、比價計算和輸出展示。

3)數據處理:對第1步採集到的商品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如剔除重複/無庫存/下架等商品、清洗數據(按照業務規則)、計算商品折扣率、分析用戶評價等。

4)比價計算:比較計算其實是應用到比價算法模型,用於比較來源不同的同類商品價格,並推薦給客戶,可以讓客戶自主選擇,也可以系統推薦最優惠的購買方案。

比價算法程包含數據篩選、數據排序、價格比較、優惠券匹配。

數據篩選:從資料庫表中篩選符合條件的商品信息。這裡重點說到如何判斷電商A中的商品001與電商B中的商品002就是指同一個商品,且是客戶需要的商品。判斷的標準是依據搜索關鍵詞、商品目錄、商品名稱、品牌、商家等條件進行篩選。如果命中,就是記錄下,如果沒有命中,可以找相似商品。

數據排序:根據客戶設定的排序方式,對篩選出來的商品信息進行排序,如按價格從低到高、按折扣率從高到低等排序方式。

價格比較:通過比較不同電商平台的不同商家的商品價格,找出最低價的商品,並計算出購買這個商品的總價。

優惠券匹配:根據客戶輸入的優惠券信息,自動匹配適用的優惠券,並計算出扣除優惠券後的最終購買價格。

5)結果展示:將比價結果展示給客戶,通常包括商品名稱、價格、商家信息、優惠券信息、來源電商。展示效果是按綜合(銷量、價格、評價三者權重相加 )、銷量、價格和評價的維度來依次展示,最優的可以打上優選標籤。

結果展示

此方案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不斷調優,去優化匹配的精確度,逐步提升比價功能的實用性,為客戶帶來實質的業務提升。

PS:如果想轉行做產品經理的小夥伴,建議讀讀俞軍老師的《產品方法論》這本書,還是很受益的。

本文由 @漫步產品路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836415c70c795273ec32bb59a552d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