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對於中國的大部分父母來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無論孩子是否已經可以獨立,在他們眼中,永遠都是那個需要他們保護的寶寶。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也要講究方法,有時候不做比做更能表達他們的愛。
當退休之後,不管父母經濟條件如何,有多少錢,也都別給兒女這三種錢,否則你就是在害了他們。
一:零花錢
現代人的生活成本高,尤其是年輕人,往往背負著車貸,房貸,子女的教育費用等等很多負擔。有些父母出於心疼子女的考慮,時常會用自己的退休工資補貼他們,給自己一些零花錢。
這樣的做法短期看,確實可以減輕一些子女生活上的負擔,但是從長期看實際上是弊大於利。
零花錢這個東西,本身就帶有一種照顧的意味,一般只有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才會從父母手中領取零花錢。
已經成年的子女卻依然可以從父母手中得到零花錢,在心理上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種依賴。他們很難切實地感受到自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大人,他們會覺得自己依然是那個在父母呵護下的孩子。
出於這樣的一種心態,子女很難真正的獨立。
零花錢就像是嬰兒口中的奶嘴,不一定有多大的作用,但是卻可以給他們心理上的安慰,讓他們逃避現實,麻痹自己,甚至是躲避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
二:生活費
在現在的年輕人之中,啃老族是一類特殊而並不少見的群體。他們明明已經具備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到了該承擔自己責任的時候,卻依然像個孩子一樣,指望從父母手中領取生活費,靠啃父母的老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形成這樣的局面,子女和父母都是有責任的。正是由於父母的縱容,他們願意支付兒女的生活費,才會讓子女養成了這種啃老的習慣。
父母總是要比孩子先走,你可以讓他啃五年十年,但是沒有辦法讓他啃一輩子。
當他已經習慣了不勞而獲,從你手中就可以獲取生活資源的時候,如果你有朝一日離開了他,那麼他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呢?
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一味地付出,幫他們掃清所有的障礙,卻是最愚蠢的一種。該放手時就放手,有時候你的狠心,才是對孩子最深沉的愛。
三:還帳
有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現在年輕人的負債率已經達到了80%以上,平均負債在12萬左右,幾乎是他們一年的工資。
現在很多年輕人身上都有債務,無論這些債務是怎麼來的,也許是他們錯誤的消費習慣,也許是投資失敗,又或者是被騙等等。
造成這些債務,他們本身一定是有問題的,這些債務就是他們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
如果父母這時候大包大攬地站出來替他們還帳,實際上就是縱容了他們的錯誤。想要讓人記住一個教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嘗到這個教訓的苦,一定要讓他自己知道這個錯誤所造成的後果有多麼的嚴重。
只有他們自己切身感受到債務的壓力,體會到還帳的艱辛,他們才會提高警惕,有所觸動,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在父母的幫助下毫無負擔地度過了這一次的危機,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就很容易形成一種無所謂的思想,他們會覺得這樣的錯誤也不過如此,即使下一次再犯錯,同樣還會有父母替他們兜底。
把孩子拉起來並不是真正的愛他們,鼓勵他們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才是對他們最深沉最久遠的愛。
父母對於孩子的愛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一味地付出並不是聰明的做法。真正的愛應該是教會他們成長,鼓勵他們面對挫折,教育他們勇於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讓他們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思想成熟的成年人,這才是父母對於子女的意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