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是的」劇王《慶餘年2》歸來

2024-05-16     影視觀察家

很少有一部劇,讓觀眾無怨無悔一等就是5年;也很少有一部劇,僅靠著零星消息就能躥上熱搜,引起一波討論。今晚開播的《慶餘年2》站內熱度值破32000,成為騰訊視頻歷史上首個開播當日進入爆款俱樂部的劇集。

當然,今天的微博熱搜,也被《慶餘年2》屠榜,#慶餘年 劇王#直接竄上話題榜首。

網端成績爆炸,台端也不遑多讓。根據酷雲實時的收視率數據來看,《慶餘年2》開播收視率峰值破2.2%,貓眼專業版數據則顯示《慶餘年2》開播20分鐘,實時熱度登頂貓眼劇集熱度總榜、豆瓣實時熱門榜。

還記得第一季主角范閒停不下來的腦洞和文藝梗,為劇集市場帶來了久違的笑聲和新奇觀劇體驗;老中青三代實力演員匯聚一堂,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場場精彩過癮的對手戲。這一次,讓我們再次跟隨小范大人的腳步,來品一品這搞笑與熱血齊飛、燃爽並存的「慶味」。

反轉不斷,燃爽的感覺又回來了

快、燃、爽,是《慶餘年2》給人的第一印象。這一季劇情推進的節奏很快,而且既有巧妙的布局反轉,也有細膩的日常描繪,這種張弛有度的節奏與恰到好處的燃點爽點設置,牢牢吸引住了觀眾。

為什麼說這部劇好看,因為它的劇情設置很精巧。一般來說,觀眾會對劇集走向發展有自己的預判,而追這部劇時觀眾的預判總是會落空,劇集走向朝著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比如范閒金蟬脫殼,並沒有躲到其他地方而是扭頭回了京都,這就是一種反其道行之。

意料之外提供了拉扯住觀眾注意力的劇情鉤子,而「不出所料」則為觀眾提供了觀看爽點。

舉個例子,從第一季開始,范閒與皇子之間的斡旋對抗就是核心看點。這種角力過程怎麼樣才能提供給觀眾最大的爽感?就像說相聲要三翻四抖一樣,這種爽感需要多重反轉率先提供「意料之外」的劇情鉤子,讓觀眾為范閒捏一把汗,再通過巧妙的敘事安排,讓范閒贏下一局,這種情況下的劇情爽感要比直接平鋪直敘強上數倍。

比如第四集中,自以為抓住范閒把柄的二皇子帶人闖進抱月樓捉范閒,不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二皇子不僅沒能拿住范閒的把柄要挾他,卻被反將一軍,還失去了手中為數不多能夠拿捏范閒的依仗。

這場對峙戲中,出現了多次反轉,別說二皇子傻了眼,就連觀眾都被這一連串的反轉弄得有點懵。而這種多重反轉會造成極強的預判落差,觀眾獲得的爽感也會變得更強烈。

除了反轉帶來的極致爽感,范閒時不時蹦出的現代潮詞與腦洞是觀眾的快樂源泉。《慶餘年2》燃爽給足,笑聲也給了十足。

范家兄弟見面自然少不了笑點,范思轍得意地給哥哥介紹,抱月樓一草一木都屬於自己,話還沒落就被誤會他是幕後黑手的范閒狠狠打了一拳。范思轍還不敢聲張,只能說自己是被驢踢的。

闊別五年的《慶餘年2》,不僅保持著第一季輕喜劇特有的輕快氛圍,還進一步夯實了節奏,張弛有度的劇情發展讓爽感與燃點來得更加密集,觀眾自然也看得更加過癮。

當然這一季的格局,也比上一季來得更深遠。之前范閒只是在南慶「小打小鬧」,這一次他要面對的卻是國內外多股實力的角逐,前五集留下的劇情鉤子也不少,每一條線展開都很有看點。

不破不立,范閒成長記

好的劇集,不僅要讓人看到主角的成長,包括配角也要有所不同。而《慶餘年2》給人最大的感受是,范閒不一樣了。前五集的劇情中,我們就看到了一個青年的飛速成長。

如果說第一季的范閒是初到這個世界的「嬰兒」,一切對他而言都是新鮮的;那麼這一季的范閒則是窺破這個世界殘忍真相後,堅持尋找自我的理想主義者。

他學會用笑容去掩飾一些更沉重的東西了,笑容變成了范閒與這個世界對抗的武器。笑容背後是隱忍,看似瀟洒的范閒其實越來越在乎這個世界、也越來越在乎那些長期飽受不公折磨的普通人了。

這一季的范閒,變得更謹慎了。

以前他會和慶帝開玩笑,會耍小聰明。但現在他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無論是慶帝還是陳萍萍,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不再是那個做什麼都會有大佬出來幫忙收拾殘局的小范大人了,而且他也有了自己要守護的人。

他和「六位父親」之間的關係也變了,那些其樂融融的日子已成過往。

雖然范閒已經知道自己是慶帝的兒子,但葉輕眉的去世,讓他看不透這個親生父親。所以他回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到慶帝面前請罪,將自己在北齊知曉的一切和盤托出,換取慶帝的信任;對於陳萍萍,范閒的態度則是有所保留,又有所試探。他不願意成為陳萍萍的一顆棋子,但他也並不知道陳萍萍究竟是執棋者還是另一枚棋子。

他也變得更勇敢了。因為不同理念的碰撞,范閒越來越難以忍受這個世界。因為跟這個世界的人們產生了更多的羈絆。遇見一些被人欺負的人,所以他想要這個世界變得不一樣。他必須躬身入局,才能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這個世界。

就像范閒的扮演者、演員張若昀說的,面對這個殘酷的世界,他想試圖做得更像葉輕眉一點,他願意把自己化作燈塔去給一些人指引方向,他的現代思想在王啟年、鄧子越這些人面前發揮引領作用。

當然,大佬們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錯綜複雜,他們也在成長和變化。特別是慶帝和陳萍萍,自言是「慶帝一條狗」的他,也遠不像看上去那麼唯慶帝是從。

范閒的行事風格也變了,第一季的他更傾向於打明牌,而這一季他會以迂迴的方式來實現目的,也會團結其他勢力,比如和太子李承乾的合作,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當然,范閒這個人物在成長,他的為人處世方式方法出現了變化,但他的內核沒有變,他還是那個熱血的小范大人。

即使身居高位,即使知道自己是慶國皇子,但范閒和那個時代的權貴是不一樣的,他本身擁有的價值觀是不能把人命視作草芥,所以他越接近權力中心,越對那種扭曲的價值觀感到憤怒。

另外編劇王倦透露,這一季范閒將會從「棋子」變成「棋手」,小范大人的成長線帶來了與打明牌不一樣的味道,熱血與爽感加倍。這也為第三部的大結局爆發,埋下了合理的伏筆。

為何人人都愛《慶餘年》

坦白來說,今年的劇集市場已經很久沒有這種追劇盛況,說《慶餘年2》是現象級爆劇絕非溢美。更重要的是,有那麼多觀眾願意為它一等就是五年。

那麼《慶餘年》的長尾秘訣究竟是什麼?真誠。觀眾在追劇過程中,從中獲得某種滋養或者啟示。《慶餘年》,恰恰是王倦編劇、孫皓導演以及所有主創獻給觀眾的一首理想主義讚歌。

范閒是個理想主義者,如果他願意,他可以在慶國過上優渥於其他人的好日子。但他見識過真正的美好是什麼。所以他沒有選擇像王啟年說的那樣,跟慶國與光同塵,而是去抗爭,去搏鬥,去挑戰那些習以為常卻又並不正確的規則。

觀眾喜歡《慶餘年》,是因為在這部劇中他們看到了自己。我們每個人都是范閒,曾經意氣風發,有著一點點才華、一點點抱負,也有一顆想要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

范閒,在某種程度上,是當代年輕人的一面鏡子。他熱血、勇敢、執著,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而慶國,則讓理想主義者在這裡備受考驗,是該堅持還是放棄?

范閒對世界的「改造」,其實是一種當代年輕人職場生活處境的縮影,當你的理想與周圍一切都格格不入時該怎麼辦?小范大人的選擇與堅持,對於觀眾是一種別樣鼓勵。比如說回到京城後,知情人都勸范閒別去見慶帝,但他自己卻篤定,只有面對絕路才能找到生路。這種絕處逢生的思路,又何嘗不是對當下年輕人的啟發。

面對難以撼動的舊規則,范閒選擇用更聰明迂迴的辦法,從內而外去改變它。那麼被現實所困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換個思路去看自己面對的困境呢?

就像王倦編劇所說的,范閒在擁有一切、外在獲得極大滿足後,內在精神卻在不停地遭遇選擇的折磨和痛苦,因為他不認同這一切。他的肉體融入了這個世界,他的精神,依舊堅如金剛,稜角難平。這就是第二季的主題,一個痛苦的靈魂,在融合的痛苦中,逐漸覺醒,向整個世界發起挑戰的過程。

張若昀則透露,范閒會在這一季做一個燈塔一樣的人物,去影響身邊的人。我們也確實發現,王啟年的價值觀就在無形中被范閒改變了。這麼一個愛財的人,願意掏出自己的私房錢去幫老丈贖女兒。他明明知道範閒要做的事,是一場徹底的顛覆,也知道這件事背後的危險,但他還是願意義無反顧地站在范閒身邊。

勇氣是一種可以傳遞的力量,范閒變得更勇敢了,他身邊的人也有了去挑戰、去改變的力量,這種勇氣甚至也傳遞給了螢幕前的你我。

《慶餘年》,是大學生張慶的腦洞,是一次古今碰撞的奇妙旅程,是群像精彩的時代風俗畫,也是一首寫給理想主義者的長篇熱血詩。少年意氣、理想長存,眼瞅著新的危機即將來臨。小范大人將如何應對,心中的道與義又如何守住?相信慶帝的計謀與權力再強大,也抵不過人性與美德散發的光輝。

這個五月跟著小范大人燃爽破難關,命運永不會辜負有理想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a47d65beb644eabeee56a14f0b8d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