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推智能櫃,元氣森林盯緊年輕白領錢包

2022-07-11     燃財經

原標題:力推智能櫃,元氣森林盯緊年輕白領錢包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 饒霞飛

繼主打健康概念的無糖氣泡水後,元氣森林又出了攻入年輕人生活圈的新招,「推冰櫃」。

近大半年時間以來,印有「元氣森林」大Logo立式冰櫃的身影陸續出現在大學校園、CBD公司中。深圳姑娘樂樂近兩天便發現,元氣森林從公司樓下便利店「進攻」到了公司內部。

「上周有天上班,中途想著去茶水間打水,就看見公司茶水間多了一個印有『元氣森林』大字的立式冰櫃。」樂樂告訴燃財經,看著這個大物件,原以為是公司福利,但卻是掃碼支付購買,「問了同事,同事說這冰櫃是公司和元氣森林的合作,方便上班想喝飲料的同事購買。」

「冰櫃里放的飲料以元氣森林系列為主,但也有極個別如三得利、景田等品牌的產品。」樂樂補充說到,冰櫃里飲料的價格與樓下便利店價格差不多,期間也看到有圖方便的同事進行掃碼購買。

出現在樂樂辦公室的這個「立式大冰櫃」,實際上是元氣森林推出的無人零售櫃「元氣森林GO智能櫃」,而「元氣森林GO」也正是元氣森林旗下的一站式智能零售服務品牌。

「只要提供申請所需要的全部資料,全國範圍兩天內就能上門免費裝機。」元氣森林武漢地區業務員陳天告訴燃財經,只要公司員工數量有60人以上,就能免費申請智能櫃。而在被告知公司人數不足60人時,陳天也表示,「只要公司平常有員工零食補助預算的,低於60人也可以進行申請。」

此外,陳天還進一步告知了裝機的「好處」,「我們公司的機器是目前市面上最省電智能的無人零售貨櫃,而且裝機就送飲料,後續也是我們公司負責運營,客戶補給配送都由我們負責,客戶完全免打理。」

「和我們合作的話,可以給到客戶商品標價的九折優惠,客戶也可以選10%返點,我們按季度對公打款。」陳天補充說道。

為了尋求更多客戶合作,陳天在貼吧、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都有四處留下尋求合作的痕跡,「元氣森林無人零售櫃安裝補貨售後一條龍服務」「專注企業福利,全國免費安裝」……只是陳天也表示,雖然每天對接的客戶不少,但實際成功落地的並不多,「即便有的企業安裝了智能櫃,但從售賣情況來看比較一般,基本都不需要一天上門補貨一次。」

元氣森林對於「元氣森林GO智能櫃」項目的推廣,其實也可以被看作是元氣森林在無人零售渠道的一次發力。

在飲料市場,有著「得冰櫃者得天下」的說法。顧名思義,在線下渠道,冰櫃有近距離接觸消費者的天然優勢,冰櫃也歷來是飲品廠商的必爭之地。

但由於元氣森林在渠道上的發力晚於其他可比飲料企業,傳統渠道不占優勢的元氣森林屢遭「巨頭圍剿」。不另闢新徑意味著很難在鏖戰中找到出路,於是,元氣森林將砝碼壓在了無人零售終端業務的「智能櫃」上。

元氣森林智能櫃投放的位置也從傳統渠道延伸,陳天最近重點關注的客戶也從過去的「夫妻老婆店」轉到了「封閉場景」。「小店流量多,但競爭也大。所有飲品廠商都對冰櫃和陳列格外重視,反而公司和社區這些流量較封閉的場景,基本沒有競爭對手,合作也比較好談。」陳天說。

只是,無人零售渠道對於飲料企業乃至整個快消品企業而言都不算新鮮事,畢竟在市場數十年摸爬滾打,對消費場景的挖掘也是深入到極致。早在數年前,農夫山泉、娃哈哈,甚至伊利和蒙牛都有對無人零售業務有過投入。

要想突圍不是一件易事,而要想進一步在飲料行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於成為中國的「可口可樂」,元氣森林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押寶智能櫃

晚點LatePost日前報道稱,元氣森林近期成立了零售業務中心,通過智能零售櫃業務大力攻入線下渠道,負責人為陳曉昕,他在今年5月加入,向元氣森林創始人、CEO唐彬森彙報。

新加入元氣森林團隊的陳曉昕,其履歷,恰好與元氣森林對渠道加大投入的戰略一拍即合。

陳曉昕是自動零售櫃頭部運營商友寶的創始成員之一,還曾在便利蜂任職期間負責自動零售櫃項目。可以說,這位新部門負責人過往在自動零售櫃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而元氣森林當下想要做的,則是通過加碼智能零售櫃業務來發力線下渠道,而且公司網際網路背景對傳統渠道的經營管理存在著天然弊端。

雙方的合作可謂相得益彰。實際上,這只是元氣森林加大渠道投入的其中一小步。畢竟隨著元氣森林第5家自建工廠投入生產後,與2020年之前相比,元氣森林的產能有所提升。

產能升級也進一步意味著,渠道也必須齊頭並進。

相比於整體虧損的線上渠道來說,線下渠道是元氣森林發力的重點。既要橫向拓展原有便利店和賣場渠道,也要縱向推進渠道下沉,進一步細化渠道布局。

只是,要想在其他巨頭已經深耕十餘年的終端渠道發力,顯然不是一件易事。

「渠道的話語權很大,利益壁壘也很深。最關鍵還在於,元氣森林目前與其他巨頭相比不存在成本優勢,利潤空間本就有限,給到渠道的利潤率不會比其他品牌高。」業內人士指出,飲料作為一款有保質期的商品,周轉率至關重要,「但顯然,於當下的元氣森林而言,無論是利潤率還是周轉率,都和其他品牌存在著不可比擬的差距。」

最新數據顯示,元氣森林經銷商數量由2021年初的500餘家增至1000家以上;線下終端數量突破100萬個,覆蓋全國800多個城市。對此,元氣森林副總裁李國訓表示,線下終端數量100萬隻是第一步。

相比之下,國內其他傳統消費企業的終端數量是元氣森林的5-6倍,這意味著元氣森林在渠道方面仍有很大的開拓空間。

來源/視覺中國

事實的確如此。總的來看,元氣森林的終端布局與傳統飲品企業之間差距不小。

據華創證券2021年發布的《中國軟飲料行業深度報告》顯示,在元氣森林只有70萬零售終端時,娃哈哈、康師傅、農夫山泉、統一企業、華彬紅牛等品牌的終端零售網點數量均超200萬,其中康師傅和華彬紅牛數量更是超過400萬。

就連東鵬飲料,在2021年也比2020年增加了冰櫃投放等渠道推廣費用約1.34億元。在2022年年初舉辦的2021年業績說明會上,東鵬飲料還強調未來將繼續在線下搶冰櫃、搶陳列位。

元氣森林則另闢新徑,將渠道重點發展方向放在了無人零售的「零售櫃」上。

元氣森林對於無人售貨渠道的布局也有跡可循。2021年6月,元氣森林投資了寧波吉德電器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集大型家電產品研發、製造、銷售一體的企業;同年9月,元氣森林發生工商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新增租賃自動售貨機業務,還成立全資子公司輕巧拿(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後者擁有著投放智能零食櫃的資質。

此外,元氣森林還與數家與智能零售櫃業務有關的企業達成合作。以商業智能售貨櫃為核心產品的海容冷鏈在年報中表示,「與元氣森林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另一家為元氣森林生產終端產品飲料櫃的三星新材也表示,「取得了元氣森林等終端客戶的信任與支持。」

元氣森林還在內部定下了「2022年在全國鋪設10萬台智能貨櫃」的目標。

不過,在這個賽道上,早有入局者。

農夫山泉招股書中披露,公司在2018年7月以9500萬元收購自動販賣機業務的全部股權,截止2020年5月31日,已在全國近300個城市投放了近62900台智能終端零售設備。

而且從元氣森林的宣傳來看,元氣森林的「一站式智能零售服務」目標群體,依舊緊緊圍繞於都市年輕白領,宣傳手冊上也提及,「為企業免費提供元氣森林GO智能櫃,為企業員工提供最便捷最優質的產品及服務,優化企業員工福利。」

「價格較高是一方面,0糖的健康理念認同也是一方面,年輕白領群體的接受程度普遍較高。」陳天告訴燃財經,相比於其他場景,企業內部員工與元氣森林的產品契合度也更好,「目前以企業的合作為主,畢竟像小區、高校、交通樞紐這些天然占有人流紅利的場所,好的點位很多都已經被占了。」

可想而知,元氣森林在智能櫃的鋪設過程中,也免不了要與農夫山泉等企業進行荷槍實彈的貼身肉搏。

難出下一個「氣泡水」

除了在渠道上苦心經營外,元氣森林也沒放下在產品方面的投入。

近日,元氣森林宣布已於近日完成對「最喜」杏皮茶的收購。元氣森林方面對杏皮茶天然無添加的產品理念表示認可。此外,為了豐富自身的產品種類,元氣森林還在2021年收購了澳洲巴旦木飲品ALMO,杏皮茶只是植物基飲品的品類補充罷了。

除了收購外,近年來元氣森林還推出了多款產品,在營銷上也一貫沿襲以往的模式。

為了吸引年輕白領們的眼球,除了在產品外觀以及外包裝上採取具有辨識度符號外,元氣森林還一貫玩起了「產品概念」。在元氣森林主導下,功能飲料產品是「含氣電解質飲料」,果汁產品是「微氣泡果汁」;礦泉水產品是「天然軟礦泉水」……元氣森林對此也十分得意,畢竟自己是「第一個」提出某一觀點的品牌。

但可惜的是,目前沒有一款產品能夠接棒氣泡水的傳奇。

上述提及的礦泉水,曾被元氣森林寄以厚望。2021年,唐彬森在接受晚點LatePost採訪中,被問及「還有像氣泡水一樣大的品類嗎?」他在回答中表示,礦泉水是其中之一。

2021年下半年以來,這款「有礦天然軟礦泉水」,便從線上小規模銷售試水開始進入線下鋪貨階段。

「早幾個月前,在物美超市看到過元氣森林礦泉水的貨架陳列,足足兩大個貨架都是元氣森林的產品,我是被包裝給吸引了,花了3塊錢買了一瓶。」在北京上班族糖糖印象中,自那以後,便很少在超市見到這款礦泉水的身影,「可能也是日常沒在貨架留意的原因,畢竟開始買也是出於好奇,我不是一個常喝礦泉水的人。」

即便有礦礦泉水線下鋪貨階段都過去一年,仍未見有像樣的水花激起。但從元氣森林最近公開披露的消息來看,礦泉水「有礦」、功能飲料「外星人」和玉米須飲料「纖茶」,仍是元氣森林接下來主推的單品。因為在對外公布2022年一季度業績情況時,上述三款產品均在增長、銷售上有所提及。

只是,新消費行業投資分析師顧宏對於元氣森林所押寶的三款產品,持著觀望態度,「即便概念很新穎,但歸根結底,產品沒有進行創新,市面上現存的同品類產品有很多。況且元氣森林也不存在價格優勢,同樣是功能飲料,一瓶外星人售價逼近10元,這個價格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承擔的。」

而對於元氣森林來說,復刻「氣泡水」成功變得刻不容緩。

畢竟過去幾年,元氣森林得以在一片紅海的飲料市場中突圍,很大程度源自於產品的成功。其中一款「0糖0脂0卡」氣泡水更是成為現象級產物,線下隨處可見「無糖」類產品,從氣泡水、功能飲料到涼茶,無不如此。

無糖氣泡水更是引來大批跟風追隨者,無數品牌蜂擁模仿。無論是百事可樂、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等業內巨頭,亦或是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品牌,都是入局者。

圖/超市中隨處可見的「0糖0脂0卡」

來源/燃財經拍攝

入局者眾多,看中的無外乎是無糖氣泡水這塊誘人蛋糕。

與其他飲料品類相比,氣泡水市場具有巨大潛力。

據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氣泡水整體市場規模在150億元左右,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20億元。在無糖碳酸飲料方面,2014年市場規模僅為6億元,2019年已達到54.6億元,5年復合增長率為55.53%。

爆款產品走紅,給元氣森林帶來可觀收益。但隨著競品湧入,元氣森林氣泡水市場規模不斷受挑戰。囿於此,元氣森林唯有寄希望於再尋下一個「大單品」,但結合當下情況來看,元氣森林難以再出一個「氣泡水」。

元氣不再

在無糖定位下,元氣森林產品成本及定價均較高是不爭的事實,但自成立以來,元氣森林的發展也有目共睹。

據李國訓披露,元氣森林2021年的營業收入是2020年的2.6倍。以此前唐彬森對外透露的2020年營業收入為27億元進行推斷,2021年元氣森林的營業收入為70億元。

70億元的年營業收入,在整個中國飲料市場來看或許並不顯眼。公開資料顯示,娃哈哈的2021年營收規模在500億元上下;康師傅2021年的飲品業務為448億元(其中代運營百事於中國的非酒精飲料收入為165億元);農夫山泉2021年的營業收入為296億元。

對於成立只有6年的新銳品牌元氣森林來說,70億元的成績,雖然與元氣森林此前定下的75億元目標仍尚存差距,但也足矣讓其在競爭白熱化的飲料市場有一席之地。畢竟在國內能量飲料市場銷售量位居第一的東鵬飲料,其2021年的營業收入也只有69.78億元。

往年元氣森林的增速也可圈可點,增長率均在200%以上。然而就在元氣森林翻倍增長數年後,2021年年末,唐彬森對外表示,2022年元氣森林要回歸一家傳統公司,「未來三年保證50-60%的年化增長就可以,不要求每年都有兩三倍的增長。」

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元氣森林並沒有對外公布2022年的營收目標,但據晚點LatePost報道,元氣森林在2022年制定的銷售回款目標為100億元,同比增速僅37%。不足50%的增速與往年相比的翻倍增長來比,這無疑「收斂」許多。2022年一季度數據也顯示,元氣森林營收同比增速只有50%,與預期相差無幾。

一腳急剎車踩下,也意味著,元氣森林的高增長神話將不再繼續延續。而要想脫胎早期網際網路思維打造而成的「科技」企業,成功轉型為一家他們心目中「傳統公司的骨架+科技公司的思想」企業,元氣森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且在發展路上存在來自多方面的掣肘。

首先,打造下一個爆款產品變得刻不容緩。元氣森林「大單品」氣泡水的市場引領地位已經在發生動搖。一方面,市面上前仆後繼的追隨者正在瓜分元氣森林一家獨大的市場規模;另一方面,飲品賽道並不存在技術壁壘,配方優勢並不明顯,口感上的差異容易抹平。

早前在元氣森林2020年經銷商大會上,創始人唐彬森便表示,「2021年會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目前元氣森林還有95%的產品沒有推出。」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產品推新的進程或受阻礙,市面上常見的仍以元氣森林的氣泡水、燃茶為主,新品鮮少見到。

其次,下沉市場難以深入。目前來看,元氣森林的產品價格和產品定位,與更為廣闊的下沉市場需求匹配度極其有限。「元氣森林賣得不夠好,客戶覺得貴,還覺得口感很奇怪,難喝。」在廣東沿海一四線城市經營一家小型超市的老闆曾國富表示,雖然元氣森林給到的渠道利潤率不算低,但是庫存周轉率太低,「貨不敢多拿,就怕壓貨賣不出去。」

最後,高居不下的成本,使元氣森林的毛利率遠低於同行可比飲料企業。增長黑盒Growthbox對元氣森林氣泡水的成本預估,其毛利率只有28.6%。若進一步加上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氣泡水業務只怕是入不敷出。由此推斷,其他也用到成本較高赤蘚糖醇為原料的產品,也和氣泡水業務一樣錄得虧損。

即便用李國訓的話來說,元氣森林已經「初步告別受制於人的局面」。誠然,在面對供應斷供、巨頭圍剿等外界壓力下,元氣森林通過自建工廠和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體系,有所擺脫。甚至元氣森林還進一步為2022年立下了銷售回款破百億元的目標。

但元氣森林要想達到這個高度,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分析師顧宏告訴燃財經,元氣森林雖然在一二線城市取得了斐然成績,但在下沉市場依舊難以滲透,「品牌價位還有消費者對無糖飲料接受程度都是元氣森林下沉的阻力。」

與此同時,顧宏也表示,下沉市場的難以深入還只是元氣森林面臨的發展難題之一,產品矩陣單一、高成本無不讓元氣森林在發展中四處碰壁。

另一邊,隨著「無糖概念」的普及,市場競爭變得愈發激烈。要想在紅海中實現突圍,2022年,註定是元氣森林無比重要的一年。初步解決的供應鏈掣肘,只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難題,未來還不斷有問題亟待應對。

智能櫃,能否讓元氣森林的「壓力」轉變為「動力」?依舊有待觀察。

*題圖及部分內文配圖來源於視覺中國。

*文中樂樂、陳天、顧宏、糖糖、曾國富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6139b9b3a7d6e0b02b210c87de4b7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