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揚、實習記者楊若曦報道註冊禁令至今未解,陣中又有多名國字號球員被徵調離隊,相比聯賽尚未開鑼之時,如今申花的用人難題可謂有增無減。但在主教練吳金貴的臉上,你依然看不到愁容,倒是能看那副熟悉的紅框(更確切地說是紅眼鏡腿兒)眼鏡,「最近正好有時間去換了鏡片,度數又加深了一點,以後爭取多戴紅色這副。」8月11日晚,吳指導時隔兩個半月再度做客《足球》會客廳接受本報的連線直播專訪,這回,他又談論了哪些申花球迷關注的話題?
《足球》:有球迷打趣,吳指導不僅是申花的教練也是政委。能否分享一下,球員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與球員溝通的?
吳金貴:可能球迷們會覺得我比較嚴肅,但隊員覺得我還是非常親和的。比如說朱建榮用餐的時候我會去關注他吃多少、吃什麼——他吃飯的時候用很大的一個碗,整桌其他隊員的飯可能加起來沒有他一個人多。有次我拿個勺子挑開他碗上蓋著的番茄炒蛋,發現菜一點點,飯足足有一斤多。我開玩笑說,你像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的那代人一樣。現在有這麼多填飽肚子的東西,高蛋白的,你吃那麼多米飯,糖分太高。我告訴他要慢慢地減少(飯量),因為胃會越撐越大,會控制不住,到最後消耗不掉的都變成了糖分和脂肪留在體內,那你的體重就下不來。現在他就減少了,早上一頓,中午基本不吃(米飯),吃些沙拉,晚上再吃一點。
朱建榮平常喜歡玩遊戲,劉若釩和周俊辰也喜歡玩,我說你們三個人打遊戲,輸掉的那個,你就等十天以後才能玩,我們選出一個隊里最專業的,其他人打不過以後就不要玩,結果他們都不上當。玩遊戲當然是一种放松,但作為運動員他們需要控制自己。有的球員玩FIFA,我會和他們說你噹噹教練,想想教練的排兵布陣你們能理解多少,像朱辰傑、汪海健他們這些年輕球員經常聚在一起玩足球遊戲,其實也是一種開動腦筋和解壓的過程。
訓練場上的溝通呢?又會有什麼不同?
比如跑動距離這項訓練,周俊辰經常在成績中游都看不到,就證明他的跑動不正常,訓練課沒達到效果。你說了,過兩天他會好一點,甚至個別數據能排到前幾位,但幾天之後又要盯他。球員的成長環境和所接觸到的人都有局限性,而且他們非常有個性,想做一個強者,輸球的時候或者沒有上場他們心裡都會很難受。像朱建榮這樣心大的很少,大多數球員都會在意比如教練今天和我講了多少話,是不是重視我,是不是要讓我打比賽了,可能教練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會讓他們的情緒產生影響。
和老隊員們的溝通呢?大家都很關心曹贇定本賽季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改變。
曹贇定現在的訓練真的非常刻苦。曹贇定的肌肉類型屬於爆髮型的,衝刺比較多,和耐力型的球員相比比較容易疲勞。比如十次100米的耐力訓練,8成速度的訓練,他前面用全力跑,到第五次第八次的時候可能就會懈怠。我就和他說:「你可以慢一些,這個時候主要是增加耐力。」慢慢的,他從八次能跑到十次,到現在能跑到十二次。
作為一名老隊員,同時也是一名父親了,他的責任感在增強,今年可以看到他練完之後在場上表現得不一樣。通過表現的提升,球隊的老隊員減少埋怨,進一步鼓勵年輕球員,像汪海健、朱辰傑、王毅、蔣聖龍等,他們得到了老隊員很多鼓勵,隊內的氛圍非常好。
他們球員之間呢?申花隊內的年齡差距比較大,老將和年輕人的溝通是怎麼樣的?
我們隊中年長的球員比小隊員多了十五六歲,像馮瀟霆成為職業球員的時候,有些小球員剛剛出生,現在在一起訓練生活,就要像在家裡一樣。球員之間有時會碰到問題,產生口角,這時候不要互相埋怨,埋怨是沒有勇氣、不承擔責任的表現。我和球員講要敢於承擔責任,埋怨有時候可能是一個小動作,可能是一個眼神,一句話。我們把這些換成鼓勵隊友的話,或者說一句「我的我的」,都能給隊友帶來積極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今年很多球隊遇到了困難,也包括申花,但球員們展現出的面貌並不像一支經濟上有困難的球隊。
現在很多俱樂部都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我們不能把困難當藉口。越在這個時刻,我們越要拿出勇氣,讓投資人感覺前面的付出是值得的,這批球員是值得信賴的,我的投入不冤枉。這樣一來,更多好的企業,或者是等更多企業經濟情況改善後才會認可我們的球隊、我們的球員。
困難是暫時的,足球是最受歡迎的運動,各行各業都很關注足球,也需要足球精神。張玉良董事長在綠地30周年的慶典上就表示申花的足球精神值得整個集團學習,這也是對球隊鼓舞。球隊肯定要為自己的將來,為俱樂部的將來去爭取、去拼搏!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申花表現得真正像一個團隊,真正做到了擰成一股繩。一個人你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這一點,申花今年做得真的很好。
《足球》:劉若釩入選了東亞杯但沒有獲得出場機會,您是如何與他溝通的?
吳金貴:我用谷愛凌的一句話告訴他,『他不用你是他的損失』,作為我來講,我是非常欣賞劉若釩的。人家其他俱樂部也想要他,我把他留在申花,因為覺得他這幾年在外鍛鍊已經很成熟了。冬訓期間他是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我經常拿周俊辰和他比,我說『同樣在外面鍛鍊,劉若釩鍛鍊得不一樣』。當然周俊辰是跟著我的(青島隊期間),我要自己做檢討,沒有帶好他(笑)。
感覺劉若釩本賽季比往年壯了很多?
之前申花封閉的70多天裡,我們年輕的助理教練李誠銘、唐田、文虎一、殷錫福,還有我們的體能教練,每天晚上會叫4到5個年輕球員,或者6到7個人加練力量。我們以前有一種誤區:國外運動員不練力量。其實不是,我給他們看了視頻,英格蘭女足和德國女足的球員深蹲的槓鈴達到140公斤、150公斤,我們呢?有些球員練個四五十公斤就抱怨太重了。而這次封閉期間,劉若釩每天自覺練三次力量。他回到申花後跟著李誠銘指導練力量,怕對抗,我們就讓他練拳擊,後來把李指導的牙齒打得都是血。
我也和周俊辰講,汪海健、王毅包括馬鎮都練得很自覺,而你的遊戲玩得太多,要把玩遊戲的時間拿出來,增加體能和專項技術,就會完全不一樣。周俊辰當時極具天賦,在預備隊和一線隊打比賽,把當時幾個後衛老隊員過得一塌糊塗,但現在訓練和自律方面還做得不夠好。
最後聊聊留洋的話題吧?之前劉若釩也收到過西甲球隊的邀約。
以後你們可以請武磊來講講自己的感受,看看和我理解的是否一樣。我覺得目前中國球員外出留洋最需要解決的不是訓練問題,而是如何把訓練的效果和能力表現在比賽場上,這方面我們不如日韓球員。
留洋首先是生活能力,比如飲食能否適應?其次還要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國外俱樂部沒有人會和你說「你要好好訓練」,不像我們國內教練又當爹又當娘,你好好練或者不好好練都是場上見分曉,不行了就在板凳上坐著。第三是需要自信,有交流的能力,如何與外面的隊員相處。進入國外俱樂部等於是搶別人的飯碗,沒有人情在裡面,你要擠掉人家,人家也想擠掉你,沒有人會提醒你要如何做。也許球員和教練員會對你不屑一顧,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你沒有和教練員和隊友的交流,沒有環境的適應的能力,出去可能三個月都難熬住。
拿劉若釩來說,之前說加的斯對他有興趣,有人在中間撮合。對申花而言,如果是主教練表態看上了這個隊員,了解這個球員的技術特點是什麼,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送他去。不用擔心申花會埋沒球員,對任何一個球員我們都是如此。武磊是個非常努力、非常自律的球員,但最後是什麼情況?因為在這個位置上競爭對手實力太強,你現在劉若釩的能力,難道比武磊強嗎?
有些人可能不清楚情況,因為現在沒有中國球員在五大聯賽里,很多關注度沒有了,我們可能就想引一個點過去。人家日韓球員旅歐是不需要炒作的,都是俱樂部教練看上了說我要這個球員。當然,你如果能給俱樂部在經濟上做出很多貢獻,俱樂部可能會屈服一下,給你半年時間,看你能不能打出來,但出不來你還是要說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