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著名的「瘋子馴獸師」,美國人亨德森,為提高比特犬的戰鬥力,竟將3隻比特犬和北美灰狼關在一座斗獸場中,打算讓它們大殺一場,一決高下。
然而沒想到的是,比特犬一見到北美灰狼就夾起尾巴,瑟瑟發抖,根本不敢戰鬥,最終被灰狼活活咬死,併吞噬殆盡。那麼,北美灰狼究竟有多強?為什麼比特犬如此害怕它們?
北美灰狼是地球上戰力最強的犬科動物,也是唯一一種可以捕殺大型貓科動物的「獵手」,它們體型龐大,成年後體長可達2米,體重可達180斤,而且生性好鬥、悍不畏死,就算是灰熊也敢圍毆。
北美灰狼的殺傷力也非常恐怖,它們的牙齒極其鋒利,可以輕鬆撕裂獵物皮膚,並刺穿獵物的內臟,咬合力也十分驚人,全力一咬的力量可以達到650斤,就算是馴鹿也能直接咬死,戰鬥異常強悍。
北美灰狼的捕食能力也很強,一旦鎖定獵物,它們甚至能以每小時65千米的速度,連續追擊獵物20多公里,可以說是北美洲地區最強大的、最兇猛的捕食者。
可以說,北美灰狼每天只干3件事,那就是吃飯、打架和交配,不過它們的階級性很強,狼王在狼群中說一不二,具有最優先的進食權和交配權,當然在戰鬥的時候,狼王也會身先士卒,率先出陣與敵人搏殺。
那麼,比特犬為何會害怕北美灰狼呢?
灰狼是北美最強大的群居性食肉動物,它們通過群體配合可以獵殺體重上千斤的野牛,也可以趕走灰熊和美洲獅,這樣的實力,比特犬根本無法與之媲美。
作為北美最強大的捕食者,灰狼的性格十分兇猛,而且體型也很大,雄性灰狼成年後的體長超過1.8米,肩高可達90厘米,體重最高紀錄為188斤,這樣的體型足以稱得上「犬科之王」。
而如此強大的體型,自然賦予了它們無與倫比的力量,據動物學家測算,北美灰狼的極限力量,可以輕鬆擊碎一頭小型麋鹿的腦袋,十分恐怖。
與之相比,比特犬可就遜色多了,它們雖然全身肌肉密布,看起來很嚇人,但是平均體長只有可憐的60厘米,還不到北美灰狼的一半,體重更是不到70斤,在體型方面被灰狼直接秒殺。
而且比特犬雖然意志堅定,打架的時候悍不畏死,但它們的戰鬥力經驗很差,根本無法和野生的灰狼相提並論,所以真打起來,根本不是灰狼的一合之敵。
對大部分野生動物來說,速度是決定生死的關鍵,也是立足於野外的基礎,而北美灰狼正是以速度見長的動物,它們的奔跑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65千米,而且身形靈活、身體矯健,一般動物根本追不上。
不僅如此,北美灰狼的爆發力也很強,它們的肌肉很發達,不僅擅長短距離衝刺,更擅長長途奔襲,而且耐力極佳,簡直就是為奔跑而生的動物。
而反觀比特犬,它們不僅身形矮小,而且四肢和尾巴都很短,雖然爆發力很出色,但奔跑速率極慢,最高速度僅為每小時40千米,比自行車還慢,根本跑不過北美灰狼。
因此兩者一旦交戰,北美灰狼完全可以憑藉超快的速度和靈活的身形,將比特犬耍得團團轉,讓它們只能被動挨打,根本無法反擊。
北美灰狼不僅是體型最大的狼,也是殺傷力最大的狼,它們攻擊力十足,而且十分嗜血,一旦和敵人打起來,一定不死不休,絕對不會認輸。
雖然它們沒有貓科動物的利爪,但它們的牙齒異常鋒利,犬齒足足有5厘米長,完全可以和一些大型貓科動物相媲美,再加上它們飛快的速度,讓美洲獅也不敢輕易招惹。
據說在加拿大,有人曾目睹過一頭成年流浪灰狼,僅憑一己之力,就將一頭600多斤野牛成功擊殺,然後在一頭美洲獅的注視下,足足吃了3個小時,方才離開。
與之相比,比特犬的殺傷力就嚴重不足了,它們的咬合力只有160斤,連硬一點的骨頭都咬不碎,雖然痛感低還不怕死,但面對殺傷力遠勝自己的灰狼,還是不夠看。
北美灰狼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上萬年了,它們經過無數次滅絕的危險,但依舊繁衍至今,而比特犬起源於19世紀,是美國鬥牛犬的後代,最初是作為鬥犬而培育出來的犬種,完全是人工飼養的動物。
因此北美灰狼的基因遠遠優於比特犬,而且它們的野性也不是比特犬所具備的,它們那種無所畏懼的氣場,讓比特犬不寒而慄,根本不敢與之為敵。
而且北美灰狼從生下就開始為生存戰鬥,而人工飼養的比特犬,只能對付同體型動物,或者體型稍大一點的狗,面對嗜血的灰狼,只能命喪黃泉。
更有甚者,一些膽子稍小的比特犬,一旦聞到北美灰狼的氣味,就渾身發抖,就像老鼠見到狸貓一樣,直接失去行動能力,只能任其宰割。
北美灰狼是如何稱霸北美大陸的?
作為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北美灰狼不僅是犬科動物的「天花板」,更是北美大陸最強的捕食者,它們單挑雖然打不過灰熊,但一群北美灰狼足以靠消耗戰磨死一頭成年灰熊。
狼是一種典型的群居性動物,喜歡成群結隊的捕食和戰鬥,在狼王的帶領下,狼群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團隊合作能力極其出色,這讓它們成為了地球上最頂尖的捕食者。
尤其是北美灰狼,正是靠著強大的團隊合作能力,成功稱霸了北美大陸,畢竟北美地形開闊,而且平原較多,非常適合群體集結和捕食,對狼群而言,簡直是如魚得水。
而且北美灰狼個體的戰鬥力也是很強的,而一個狼群最多可以容納20多條狼,因此在成群的北美灰狼面前,無論是美洲獅還是灰熊都只能狼狽逃竄,很少生死相搏。
最重要的是,狼群還不講武德,它們特別喜歡玩車輪戰,通過消耗對手體力的方法,取得戰鬥的勝利,可以說既陰險又狡猾。
北美大型的食肉動物並不多,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洲獅和北美灰熊,它們和北美灰狼可以說是老冤家了,而且還因為領地範圍和食譜都高度重合,經常發生戰鬥。
但無論是美洲獅還是灰熊,都不是灰狼群的對手,因為它們都是典型的獨居動物,喜歡獨自捕食和戰鬥,因此一旦和狼群遭遇,只能被圍攻。
以美洲獅來說,它們雖然是貓科動物,但體型和老虎、獅子相差太多,平均體長不到2米,而且還不具備花豹的速度,這樣的戰鬥力根本無法和狼群戰鬥。
而灰熊雖然體型和力量都遠大於北美灰狼,但它們行動起來不是那麼靈活,導致失去了戰鬥的主動權,所以無法長時間和狼群戰鬥,自然就成了狼群的手下敗將。
眾所周知,狼是一種感知能力極強的動物,它們的嗅覺細胞大約有2億個,嗅覺靈敏度比獵犬還強,大概是人類的40倍,而且狼的嗅覺神經和腦神經直接連接,因此就算是幾公里外氣味,它們也能聞到。
狼的聽力也很發達,據說一頭北美灰狼可以聽到幾公里外同伴的叫聲,而且一些聽力出色的郊狼,甚至還能聽清老鼠在雪地下層移動的聲音,這種聽力讓人難以置信。
除此之外,狼還擁有很強的夜間視力,它們的眼睛可以聚攏光亮,因此無論在多麼黑暗的地方,狼都能發現獵物,這種能力十分可怕。
而如此強大的感知力,讓狼群可以及時地預知危險,也能讓它們提前發現獵物,這直接提升狼群的生存能力,讓它們在大地上橫行無忌。
狼的種類有很多,包括灰狼、森林狼、草原狼等等,每種狼不僅體型不同,連智商也不一樣,有的狼智商不是特別高的,而有的狼智商相當於人類的3歲小孩,比如北美灰狼。
有意思的是,北美灰狼剛出生時智商一般,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的智商會越來越高,因此一些年老的灰狼,甚至比熊類還要聰明,完全可以憑藉智商戲耍它們。
而且北美灰狼的壽命也很長,在野外生存的平均壽命可達13歲,而圈養的則能活到16歲,另外它們在溝通時,還能面部表情來釋放情緒,非常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灰狼群中最聰明的並不是狼王,而是狼王的配偶,也就是狼後,而它的責任一般是分配食物和調節成員間的矛盾。
成年的北美大灰狼的戰鬥力極其強悍,是北美最強的捕食者,就算是灰熊也不敢輕易招惹,而比特犬只是一隻戰鬥稍強的鬥犬,在面對灰狼時,只能被秒殺,基本上沒有反擊之力。
那麼,你對北美灰狼和比特犬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