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架構10——流程優化

2023-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原標題:企業架構10——流程優化

本文主要介紹了流程架構動態調整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結構性調整和非結構性調整。同時,還闡述了流程問題評估、分類以及優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或許會對螢幕前的你有所幫助。

本文主要介紹了流程架構動態調整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結構性調整和非結構性調整。同時,還闡述了流程問題評估、分類以及優化的方法。一起來看看,或許會對螢幕前的你有所幫助。

今天我們跟聊聊如何發現流程的問題,如何分析流程存在的問題,如何進行優化,如何對優化效果進行評估。

我們都知道流程架構從導入到真正貼合企業實際,被有效應用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個過程中,流程架構圖、流程清單會被不斷地修改,這是一個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反覆過程。

解決的是從戰略——業務/管理模式——操作級流程——活動——任務的過程。

確保流程架構設計理念是符合實際操作需求的,是可落地的。

流程架構圖與流程清單必須不斷地進行調整,如果一家企業流程規劃完成之後,流程架構圖與流程清單沒有進行過任何調整,基本可以斷定,流程規劃是不增值的,沒有起到任何實際的作用。

流程架構動態調整包括二種:結構性調整、非結構性調整。

結構性調整是對流程架構圖的調整,調整流程架構的高階流程,主要體現在對一、二級流程架構的調整,對企業的流程體系會產生結構性的影響,存在一定的變革風險。

非結構性調整是指對流程架構低階流程進行調整,通常是三、四級流程。對流程整體結構不產生影響。

在流程架構導入初期,這種調整會比較頻繁,由於剛開始做規劃在三、四級流程規划上考慮得不成熟,隨著流程體系建設的深入,會慢慢發現原有架構存在的問題,然後會不斷地對三、四級流程進行調整

一、流程問題評估 1. 5W1H的分析方法

可以採取5W1H的分析方法,即針對流程進行認真分析。找出流程的起因與負責任人,明確責任,對要流程解決問題的目的、對象、時間、人員和方法提出一系列的詢問,並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

針對流程提出問題:Why、Where、When、Who、What和How。

  • 流程的對象 (What)——流程針對的對象是誰
  • 場所 (Where)——流程在什麼地點執行
  • 時間(When)——流程什麼時候乾的?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時候干?
  • 人員 (Who)——責任人,這個事情是誰在干?為什麼要讓他干?
  • 為什麼(Why)——原因,為什麼遙感,可以不可以不幹
  • 方式 (How)——如何,我們是怎樣乾的?為什麼這樣來干?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干?

標杆瞄準法(即設定流程目標)瞄準一定組織範圍內或某一個領域內表現最優秀的企業或平均水平,將其作為標杆進行比較,測量出差距,確定改進目標。

3. 魚骨圖分析法

魚骨圖分析法能夠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地展示出導致問題的因素。生產型企業一般從六個維度、服務型企業一般從四個維度進行問題分析。

二、流程問題分類 1. 斷點

  • 流程斷點:除起始觸發點之外,如果一條「端到端流程」中間還存在獨立觸發點,這些獨立觸發點即稱之為「流程斷點」。
  • 組織斷點:「端到端流程」中的某一個「流程步驟」,如果最終沒有明確和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用戶,這種情況就稱為「組織斷點」。
  • 信息斷點:如果「端到端流程」中某一個「流程步驟」的輸入或者輸出信息來源不明確,或者去向不明確,這種情況下就存在「信息斷點」的可能,需要加以分析和確定。
  • 系統斷點:「端到端流程」中某一個信息化系統中執行的「流程步驟」,如果最終沒有明確和落實到某個具體系統的操作介面,則存在「系統斷點」的可能,需要加以分析和確認。
  • 流程冗餘:「職能流程」名稱中的動詞和名詞一樣,通過場景拆分為不同的「職能流程」的情況,需要特別關注是否有冗餘現象。
  • 組織冗餘:一個「流程步驟」有多個「崗位」來執行,又沒有明確的「授權條件」加以區分,這種情況需要關注是否有組織冗餘現象,這很可能導致責任不清,也可能導致模型在落實到IT系統運行時,不知給誰發送待辦事項的問題。
  • 信息冗餘:在一條「端到端流程」中,如果完全相同的「管理記錄」需要多次輸入,則很可能存在信息的冗餘。比如,辦一個手續,《身份證明複印件》需要在不同的環節遞交5次,那絕對是屬於信息冗餘的,當然有冗餘並不一定可以優化。
  • 系統冗餘:一個「流程步驟」對應一個以上的「應用系統」或者同一份「管理記錄」,在不同流程體系的不同「流程步驟」中,通過不同的「應用系統」錄入,這些都屬於系統冗餘現象。

端到端流程:指從需求發起,到需求滿足(或關閉)。滿足特定客戶需求的業務活動的全過程,是需求發起到滿足(或關閉)的全過程。

比如,端到端流程,需求發起是某員工發起報銷申請,需求滿足是該員工拿到錢。

梳理端到端流程要求人們突破傳統的職能領域視角,從只關注本職能「一畝三分地」的效益轉換到關注企業整體運營的效果,即實現從局部到全局的視角轉換。

簡單說,就是不以職能為局限,而是以事情是否最終順利完成為一條線。

集成產品開發(IPD, from idea to product):描述從構思或需求至新產品或新服務發布的全業務過程。需要說明一下,從端到端的角度來說,其英文縮寫應為ITP,即構思至產品或者需求至產品。

2. ECRSI

運用ECRS四原則,即取消(Eliminate)、合併(Combine)、調整順序(Rearrange)、簡化(Simplify)、增加(Increase)的原則,可以幫助企業找到更好的效能和更佳的流程方法。

流程經過取消、合併、重組之後,再對這些流程作進一步更深入的分析研究,考慮能否採用最簡單的方法及設備,以最大限度地縮短作業時間,提高流程效率。

分析採用環節的最長耗時與耗時變異係數作為象限的橫縱坐標,可以反映環節效率與質量情況。

  • 對第一象限中耗時長、耗時波動性較大的流程步驟應重點優化。
  • 對第二象限中耗時長、耗時波動穩定的流程步驟有優化空間。
  • 對第三象限中耗時短、表現穩定的流程步驟,保持現行水平。
  • 對第四象限中耗時短、耗時波動性較大的流程步驟酌情優化。

4. 流程體系的持續改進-PDCA

PDCA的循環,在每一次的循環中,企業的流程都得到一些提高。不斷的進行改進,PDCA的循環,在每一次的循環中,企業的經營都得到提高,不斷的對流程進行執行,不斷檢查流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的對流程進行優化和修正。

四、流程優化效果評估 1. 並發效率分析

並發效率=(流程實例的結束時間-開始時間)/各環節時長總和。

  • 並發效率小於1,表示業務執行過程中存在等待。
  • 並發效率大於1,表示業務中並發環節較多。

通過計算流程的並發效率,可以有效定位低效業務區域。

2. IEP(流程實例評價得分,Instance Evaluation Point)

從時長、環節和路徑三個維度對流程實例進行量化評分,通過數據挖掘的方式定位執行異常的流程實例。

IEP以尋找異常為目標,使用數據挖掘算法,定位時長、環節和路徑三個維度中表現異常的實例。

IEP的評分區間為0~1,得分低的實例可能存在耗時異常(耗時過長或過短)、環節流轉異常,環節的執行組織異常;得分高的流程實例則耗時正常、環節流轉方式常見。

隨著IEP的分值提高,流程環節的流轉方式也逐漸清晰。

專欄作家

Markzou,8年產品經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主要專注於本地生活、O2O、到家服務、新零售領域;曾任職於多家本地生活垂直領域頭部公司,具有豐富的本地生活行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3d5cba37b3aa21aa8cd0e3617d36a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