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迎最大單次擴容:2200億巨資蠢蠢欲動.如何跟上年內最後一班車

2019-11-08     鬥牛財經

明晟(MSCI)11月份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在11月8日6時公布,本次擴容將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該變動將於11月26日收盤後實施,27日生效。這是MSCI年內第三次提升A股納入比例,也是單次擴容資金規模最大一次。

實際上,在本次擴容之前,「聰明錢」北上資金就已持續跑步入場搶籌,提前在家電、食品飲料、銀行、醫藥和電子等行業布局。不過多家機構認為,本輪擴容帶來的增量外資對市場情緒提振有限,考慮到市場整體估值水平已回歸中性,風險偏好仍缺乏大幅提升動力,預計結構性行情仍是年底的主基調。

本次擴容將帶來2200億元增量資金

多家機構經測算普遍認為,此次擴容有望為A股帶來約2200億元增量資金,其中約20%跟蹤資金為被動型資金,80%為主動型資金。

不同於此前的兩次擴容,本次擴容在提升大盤A股因子的同時,還將首次納入約170隻中盤股,並將其納入因子一次性提升至20%。在本輪擴容後,國盛證券初步估算大盤股與中盤股對應增量資金規模比例大約為3:2。具體來看,大盤股與中盤股獲得增量資金規模分別約為1320億人民幣、880億人民幣。

從行業分布來看,納入MSCI的大盤股和納入MSCI的中盤股行業分布存在較大的差異。大盤股中占比最高四個行業依次為銀行、非銀金融、食品飲料、醫藥生物,比例分別為17.7%、14.3%、12%和6.6%。納入中盤股的行業分布中占比最高的五個行業分別是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化工、食品飲料,比例分別為14.6%、8.8%、8.5%、8.4%和6.4%。

「聰明錢」早已提前布局

隨著MSCI進一步擴容,北上資金近日凈買入A股的規模明顯增大。

數據顯示,北上資金已連續7個交易日凈買入,11月1日凈買入金額高達74.50億元。另外,本周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規模達到230.02億元,刷新接近兩個月的單周凈買入新高。

實際上,從今年6月份開始,北上資金凈買入整體加速,至今年10月,已連續5個月呈現凈買入,6月以來的累計凈買入金額已高達1,719.96億元。

從最近一個月的情況看,10月以來670隻個股陸股通持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出現提升,占到了陸股通標的總數的約53%。

醫藥生物、電子等行業個股陸股通持股比例提升較多。

具體個股上,大參林、海興電力、韋爾股份、旭升股份、索菲亞、森特股份、華帝股份等陸股通持股比例提升較多。如9月底大參林陸股通持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4.87%,10月底提升至8.95%,增加4.08個百分點。

國際大投行堅挺看多中國資產

除了資金面上,外資持續流入,在消息面也是有配合的。這兩天有一個激動人心的喜訊:11月5、6日,高盛2019中國投資論壇年會在深圳舉辦,高盛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維持「超配」A股的觀點;滬深300指數年內基於基本面的目標是4200點;樂觀假設在投資者對風險沒有畏懼的情況下,滬深300指數有望挑戰5000點。

高盛做出中國股市上述判斷的三大理由是:

1)四季度中國經濟將企穩,A股利潤增速將達到10%;

2)A股和H股的估值略低於歷史估值;

3)11月MSCI擴容,A股預計將吸引40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

截至11月7日,滬深300的收盤點位是3980點附近。如果高盛的判斷成立,那就意味著滬深300指數的年內至少還有220點,也就是5.5%以上的漲幅,而最大漲幅將超過1000點即20%以上。

兩類個股最受益

外資紛紛抄底A股提前布局,我們如何跟上外資的步伐,賺取年內最後一波收益?

聯訊證券認為,對於MSCI擴容行情的把握,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MSCI納入權重較大的板塊將獲得更大規模的增量資金,銀行、非銀、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計算機等板塊將優先受益。

其二,北上資金搶籌的低估績優白馬板塊可重點關注。近期北上資金調倉換股比較明顯,資金主要流向以家電為代表的低估績優白馬板塊。

招商證券表示,從陸股通持的板塊分布來看,主板市值占比繼續下降,中小創占比均繼續提升。至10月末,北向資金主板持股市值占比81.10%,較前期下降0.68%;中小企業板占比12.54%,較9月末提升0.42%;創業板占比6.37%,較9月末提升0.26%。

大類行業的配置方面,陸股通持倉情況:10月醫療保健、消費服務和金融地產占比有不同幅度提升,中游製造、TMT、資源品和公用事業占比有不同幅度下降。

都說北上資金是聰明錢,聰明的投資者,你能更上他們的步伐嗎?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28sSW4BMH2_cNUgvg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