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入營養,各種食物經過身體消化之後,剩餘的食物殘渣和體內的一些毒素垃圾就會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一般情況下,正常的大便是有形狀的,不會不成形粘在馬桶上沖不走,但生活中不少人卻有這個煩惱,大便經常不成形,甚至有的都超過了一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身體健康出故障了?此文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經常大便不成形,到底是怎麼回事?
跟個人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消化能力不是很好,腸胃的蠕動能力也下降了,過多的食物就會堆積在體內,大便就容易不成形,次數較多,就更容易出現拉稀的現象。同時,這類人的脾胃達到也比較虛弱,消化能力較差,若不及時調理,可能還會影響到消化和吸收。
體內濕氣過重,也是可能引起大便不成形的,體內的水分的代謝異常了,過多的水濕難以及時被排出體外,會影響到正常的排便,容易使得糞便不成形、黏在馬桶刷,根本難以沖乾淨。體內濕氣重,不僅僅會影響到排便,人還容易浮腫,尤其是腹部,人的臉部和頭髮等地方還很容易出油。
不當的飲食習慣或者不注意身體保暖,也容易引起這個現象,現在有不少人的飲食都不規律不合理不健康,經常愛吃重口的涼性的辛辣的食物,進入體內之後會使得腸胃進一步的處於紊亂狀態中,就會影響吸收與消化,影響到排便,從而引起大便不成形;現在雖然氣溫有所回升,但也依舊比較寒冷,不注意保暖,身體受涼了,大便也容易不成形。
對於大便總是不成形,而且超過了一周甚至更長時間的人來說,最好及時的去看一下,及時找出原因,避免拖得越久麻煩越大。若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的話,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幾點,大便不成形的現象或能慢慢好轉,排便也會更加正常。
一定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日三次要按時吃,適當的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要多吃水果蔬菜,這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不好的現象,有更好的消化大便才會成形,也可吃些有助於除濕的食物,例如赤小豆、山藥、薏苡仁等;還要加強鍛鍊,促進新陳代謝,維持體內水濕的正常代謝。
此外,排便也要有規律,養成好的排便習慣,有便意時及時排便,排完便後記得回頭看一眼,就能及時地觀察到大便是否有異常情況,建議大家在每天早起後一段時間裡進行排便,更有利於腸道健康。
綜上所述,大便總是不成形,十有八九與以上幾種原因脫不了關係,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可大可小,但不論哪種都不能忽視,上面的一些緩解方法不妨試試,或能幫到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20FDXABjYh_GJGV5L1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