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在辛巴威,這句話可能行不通。
最近,很多網友曬出了一張辛巴威紙幣:
這麼多0,估計天地銀行的行長看了都要暈。
由於我們在紙幣上看到的最大數字是 天地銀行 發布的地府流通貨幣,所以第1次看見這種科學計數法的貨幣,只好求助siri:
嘿,siri,10的303次方等於多少
siri:數字太大無法提供
辛巴威,一個十分奇特的非洲小國。
「每天都夢想著成為億萬富翁,今天怨種閨蜜幫我實現了,給了我一張辛巴威幣,說讓我隨便花」
想要成為億萬富翁,除了做夢,還可以去辛巴威,畢竟在這個非洲小國,人人都曾是億萬富翁,大家都「窮」得只剩錢了。
據說辛巴威人上街都要帶著上億塊錢。
口袋裝不下就用車拉。
因為如果不帶這麼多錢,你可能連一捲紙都買不起。
正在為驗鈔機心疼時,有在當地生活過的網友說:
「他們都是用公斤稱來稱錢,或者是用尺子直接量厚度,圖省事的都會用手比劃需要多少厚度的錢,然後大概比量一下就行了。」
聽過這麼一個故事:
說一個辛巴威人去超市買東西,往手推車裡放了一大袋子錢,就要進超市時,一個劫匪衝過來要搶劫,倒掉了手推車裡的錢,把手推車搶走了。
辛巴威幣在最不值錢的時候,比廢紙還不值錢。
很多地方明令禁止:不許用錢擦屁股!
因為直接用辛巴威幣擦屁股,其實比用辛巴威幣買廁紙更划算。
今天,在這個非洲小國,貧窮、通貨膨脹是最深刻的標籤。
但其實在上個世紀90年代,辛巴威在英國的扶持(殖民)下,經濟高速發展,是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辛巴威與尚比亞接壤處,這個以英國女王的名字為命名的世界第三大瀑布,帶有典型的殖民色彩。 圖/shutterstock
現在在辛巴威看到的建築,很多都是上世紀70-80年代修建的。
圖/shutterstock
在千禧年之前,辛巴威 首都的哈拉雷曾是人們心中的理想的宜居地,這裡四季如春、繁花似錦,人們稱其為世界最美麗的「花樹之城」。
哈拉雷米爾頓大道 圖/shutterstock
那時辛巴威元的匯率與美元基本上在1 : 1左右,也就是說,它在購買力上能夠與美國比肩。
2000年開始,津巴布韋開始簡單粗暴地實行土地改革,使得國家糧食開始出現了短缺,很快整個國家的 經濟也陷入了極度的困境之中。
由於供應不足,物價迅速上漲,當地政府直接拋開經濟學理論,開始玩命印錢!
只要我錢印得夠快,物價就趕不上我!圖/shutterstock
在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候,100萬億津元早上能買5瓶水,到了下午就只能買2瓶了。
今天一萬塊可以買到一塊麵包,明天一億元能不能買到都得兩說。
有個曾在辛巴威生活過的中國網友回憶他父親去學校接他的場景:
「在我身後是一箱一箱的錢,填滿了我身後的整片空間,我且以為是我們家生了某些橫財要跑路,於是我小心謹慎的問我父,咱們是要回國嗎?
我父躁烈的回答今晚務必把這些錢花光,買一切值得買的東西。「
由於超恐怖的通貨膨脹,辛巴威曾發行過100萬億津元大鈔,創下貨幣史上的一項世界紀錄。
圖/shutterstock
"也不知道他們那上墳燒不燒紙,要是燒紙的話可以直接燒真錢,畢竟這樣更便宜。"
"這麼看來,咱們 天堂銀行的票比這個貴多了。"
正因為辛巴威在全球貨幣發行史上神一樣的存在地位,所以當10的303次方出來時,很多人認為是真實的。
但其實它被證實是民間私自印刷的印刷品。
據說因為當初辛巴威100萬億鈔流進我國後,一張炒到了幾百塊一張,就有人看到了商機去偽造一張更加離譜的面值。
2009年的時候,辛巴威在通貨膨脹的無奈之下廢除了本國貨幣,因此100億元紙幣留存下來的數量越來越少了,現在反而是要按收藏價值來算了。
「今天想要的東西是一張100萬億的辛巴威幣,可以拿來做書籤,也可以把它甩到來煩我的人的臉上」
有人用它實現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有人用它形容愛情:
「我的愛是皺摺的辛巴威幣 比別人多再多又如何 過於廉價」
「渣男口中的愛就如同辛巴威幣 」
一直到2019年,辛巴威才開始嘗試重新發行本國貨幣新津幣,目前最高面額是100,但是依然遭遇了極為嚴重的貨幣貶值。
於是,有人又做起了去辛巴威當億萬富翁的夢。
最後,希望辛巴威可以遵循客觀規律,早日找回昔日「非洲菜籃子」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