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山中這座軍工城,生產迫擊炮和路遙牌民品,走出一神秘人物?

2019-05-25     獨家檔案

位於陝西省銅川市王益區王家河街道辦的原國營東風機械廠,曾生產過6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還生產過「驪山」牌麵包車、「玉兔」牌自行車、「路遙」牌小型轎車前後橋等民品。如今的東風廠舊址閒置,龐大建築群沉澱昔日榮光。

銅川原稱「同官」,地處陝西省中部、關中盆地和陝北高原的接交地帶,與延安、渭南、咸陽3個地市毗鄰,是關中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安至黃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咸銅、梅七兩條支線鐵路與隴海大動脈相連。

王益區位於銅川市中部偏東南方向的丘陵山地峽谷,是銅川市的經濟、金融、文化、商貿中心,也是溝通關中和陝北的交通要道。漆水河穿境而過,將王益區分為東南、西北兩部分,境內溝壑縱橫,梁峁相間,川塬山丘交錯,區內海拔高度一般在600-1200米之間。

王家河距王益區主城區17公里,介於城市和農村之間。王家河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仰韶文化遺存豐富,中華第一龍也誕生在此地。從2016年開始,王益區政府籌資建設「山水王家河」,如今初見成效。

東風廠始建於1965年,由西安金屬結構廠105車間和南京307廠援建,軍工代號「337廠」。因為其通訊地址為「銅川市二號信箱」,所以也叫「二號信箱」。東風廠是省屬「小三線」,隸屬於當時的國家第五機械工業部陝西省第五機械工業局。

東風廠有職工2000人,廠區位於王家河一條狹長的山谷中,綿延5公里左右,建築依山而建,布局在王家河水兩側。那時的東風廠,就是一座功能完備、設施齊全的山中軍工城。

辦公樓、職工宿舍、醫院、職工食堂、招待所、託兒所、禮堂、燈光球場、澡堂、圖書館、職工夜校等應有盡有,還有廠徽、廠服、廠歌。

2018年12月,黨中央、國務院表彰了100名改革開放先進人物,著名作家路遙和禹國剛榜上有名。

禹國剛大學畢業後,在銅川礦務局原王家河煤礦當了一年井下工人,是從銅川礦務局走出去的「改革先鋒」。禹國剛曾在東風廠工作,之後,又到兵器工業部、第三機械工業部、漢江製藥廠等單位工作。1988年,他負責籌建深圳證券交易所,為特區經濟建設、為改革開放做出了貢獻。

東風廠實行軍事化管理,按軍隊設立團營連排班建制,進行練隊列、射擊、投彈等軍訓。

該廠除了生產60毫米、82毫米迫擊炮,還生產130毫米和152毫米的炮彈頭螺等。那時的東風廠機聲隆隆,運輸軍品的軍車源源不斷,這是東風廠最為紅火的時期之一。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因為東風廠軍品訂單數量銳減,生產陷於停頓狀態。

此後,東風廠生產過「驪山」牌麵包車,與其它工廠合作生產過「玉兔」牌自行車等產品。

形勢一派大好的東風廠,收購了銅川市通用機械廠,兼并銅川市塑料廠等企業,有職工近3000人,升級為國家大二型企業,成為陝西省內七個小三線軍工企業「軍轉民」的排頭兵。

1998年,東風廠聯合昌河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等七家法人單位發起成立「陝西省東風昌河車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昌河車橋公司」),主要生產「路遙」牌小型轎車前後橋。

「路遙」牌車橋評為陝西省名牌產品,占據我國輕微型車橋市場的半壁江山。

2012年3月,昌河車橋公司等四家企業和個人進行資產重組,成立陝汽集團下轄子公司「陝西東銘車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也搬出大山,落戶銅川市新區南部工業園區。

如今的東風廠舊址,龐大的建築群依然綿延不絕,只不過人去房空、車間廢棄。放眼望去,空蕩蕩的廠區滿目蕭條,部分建築破敗陳舊,讓人傷懷。(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EqCGwBmyVoG_1ZFu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