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比林黛玉大了多少歲?怪不得一出場就那麼成熟

2019-09-30   半瓣花上閱乾坤

眾所周知,作為《紅樓夢》中絕色佳人的代表,薛寶釵一出場就贏得了賈府上下的交口稱讚。按照原著的說法,「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其風頭之勁,竟遠超黛玉,難怪黛玉對其有不忿之意。

小戲骨薛寶釵

不忿歸不忿,但也阻擋不了眾人對寶釵的喜愛。不但寶玉被迷得七葷八素,為「金玉良緣」所惑,並因此與黛玉多了無數口角。連寶玉身邊的花襲人和他從小玩到大的史湘雲,也對寶釵讚賞有加。

湘雲道:「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他怎麼不及你呢。」

紅玉道:「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露了風聲,怎麼樣呢?」

襲人道:「......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到怎麼樣,哭的怎麼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的寶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訕了一會子去了。我倒過不去,只當他惱了。誰知過後還是照舊一樣,真真有涵養,心地寬大。......」

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儘管寶玉不願意承認寶釵比黛玉好,但這些當面和背地裡的話,或多或少都體現了寶釵在性格和為人處世方面相較於黛玉的優勢。

小戲骨釵黛


然而,寶釵的「有涵養」「心地寬大」是與生俱來的嗎?她天生下來就乖巧懂事,不需要人操心?

當然不是。當黛玉因失於檢點,無意間念出了《西廂記》中的詞當作酒令時,寶釵向她展示了一個更豐富真實的自己。

「你當我是誰,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背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背著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

小時候的寶釵也是好奇心非常強的,而且不似現在這般正襟危坐,不近人情。

相反,她很可愛,很淘氣,黛玉犯過的這些錯,她都曾經犯過。「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說明了寶釵曾經對詩詞的熱愛。

寶黛讀詩

可是,來到賈府後的寶釵,已經經歷了很多。

不僅曾因為看這些「邪書」而被打罵斥責,還曾經歷了很大的家世變故。父親離世,孤兒寡母失了依靠。薛蟠又不中用,怪不得薛姨媽要帶著他們進京投靠賈府。

因此,當她看到探春給了岫煙一個碧玉佩之後,就對邢岫煙說:「這些妝飾原出於大官富貴之家的小姐,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閒妝?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這樣來的,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的就省了。將來你這一到了我們家,這些沒有用的東西,只怕還有一箱子。咱們如今比不得他們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

當王夫人抄檢大觀園後,讓她搬回來的時候,她對王夫人說:「......我為的是媽近來神思比先大減,而且夜間晚上沒有得靠的人,通共只我一個。二則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針線活計並家裡一切動用的器皿,尚有未齊備的,我也須得幫著媽去料理料理。姨媽和鳳姐姐都知道我們家的事,不是我撒謊。......據我看,園裡這一項費用也竟可以免的,說不得當日的話。姨娘深知我家的,難道我們當日也是這樣冷落不成。」

小戲骨寶釵

可是,除了深知薛家根底的人,其他人看不到這些,只知道薛姨媽有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兒,一進賈府就穩重和平。


可林黛玉呢?為什麼她看起來總是那麼「不懂事」?

其實,除了閱歷,這裡還有個年齡差的問題,常常被人們忽視,以至於形成了這種刻板印象。

我們知道,林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大約是六七歲。

原著第二回中說黛玉「年方五歲」,後又寫「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這時的黛玉只有六歲。

如果將黛玉守喪時間和養病時間加上,再加上一路從揚州到都中,大概也有三個月光景,這些時間都加上,黛玉進賈府的時候最多也就是七歲。

小戲骨寶黛初見

第三回中黛玉說,這位哥哥(寶玉)比我大一歲。可見,那個時候的寶玉大概有八歲。

俗語說:「七歲八歲討人嫌,惹得小狗不待見。」

他們倆正是討人嫌的年紀。

按照寶釵的說法,她「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也愛看《西廂》之類的書籍,並且身上也有這些「富麗閒妝」。

可是,進賈府時候的寶釵,已經不是七八歲了。她早已過了調皮搗蛋的年紀。

原著第二十二回中說到給寶釵過十五歲生日,「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他穩重和平,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辰」,可見寶釵進賈府的時候至少已經過了十四歲生辰。

這個時候,寶黛到底幾歲呢?

原著第一回中說,通靈寶玉降世的時候,香菱正好三歲。

第六十六回中,襲人抽中了一支簽,上面注云:

「杏花陪一盞,坐中同庚者陪一盞,同辰者陪一盞,同姓者陪一盞。」大家算來,香菱、晴雯、寶釵三人皆與他同庚,黛玉與他同辰,只無同姓者。

由此可見,香菱、晴雯、寶釵同歲。以此類推,寶釵也比寶玉大將近三歲。

即使寶釵比香菱小一些,她至少也比寶玉大兩歲半。

可是黛玉呢,她比寶玉還要小一歲。

以此類推,寶釵要比黛玉大將近四歲!

也就是說,寶釵十四歲入府的時候,寶玉十一歲,黛玉十歲。

黛玉、寶釵、湘雲

由此可見,「年歲雖大不多」,不過是眾人眼中的事情罷了!事實上,寶釵比黛玉大多了!

察黛玉入府年齡(六七歲),到與寶玉「三天惱了,兩天好了」的年齡也基本上在六七歲到十四歲這個階段。

等到黛玉十五歲的時候,與寶釵冰釋前嫌後,原著中的她就逐漸變得沒那麼「不懂事」了。

而這個年齡,也基本上與寶釵入府的年齡(十四歲)不相上下。


此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小時候的寶釵雖然經歷了很多變故,但也接受了比較完整的封建教育。相較於從小就將女兒當兒子養的風流瀟洒的林如海,薛爸爸更注重將寶釵往封建淑女的道路上培養,是以對其更加嚴格。

又黛玉自幼失怙,多病纏身,因此無論是父母還是祖母,對其的寵愛都異於常人,病痛的折磨讓她比別人加倍敏感,而父母等親人的寵愛又讓她更加容易將僅有的精力集中於自我,鮮有暇心及餘力關注外界。

小戲骨林黛玉

因此,襲人道:「他可不作(扇套子)呢。饒這麼著,老太太還怕他勞碌著了。大夫又說好生靜養才好,誰還煩他做?舊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個香袋兒;今年半年,還沒見拿針線呢。」

這是賈母對黛玉的關照,卻也是其他人對黛玉不滿的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