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撒錢,用3億激勵員工,又是別人公司

2019-10-25     首席人才官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經授權轉載來源:人力資源分享匯


在這雙十一將近的日子,京東來了一次大手筆,宣布:花3億元激勵一線員工。

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我們第一時間採訪了京東的HR,獲得的細節是這樣的:

1、針對一線倉儲、分揀員工及快遞員提供近3億補貼與激勵;

2、每月新增3000萬,作為快遞員多勞多得的現金激勵;

3、其他業務、職能、技術、運營等崗位員工,額外激勵看績效打分;

4、考核不達標沒有激勵,打分在1可以多拿2個月薪資,再高分可以5-10個月薪資;

5、職位在P7以上的還可以多拿股票獎勵;

我們可以把這次大規模激勵看做京東是在為雙十一造勢,又同時給員工打了氣,在這裡要給京東點贊。

別看這幾千塊的工資對於中高層管理者可能沒什麼關係,但是對於一線員工來說,可能直接「引爆」他們的執行力!

01


每年一度的「雙十一」,看起來像是購物狂歡節,但在一個個精彩玩法背後,藏著都是人才的競爭。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調研發現,電商企業的人才在一年內的流失率,10-20%的企業占28%;20-30%的企業占26%;50%以上的企業占11%。




困擾電商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問題排名,排名前兩位的一個是招人,另外一個是留人。




京東的HR也告訴我們,隨著現在業務部門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工作壓力也不斷提升。現在京東在招人時候也是困難重重。要招到讓用人部門滿意,同時還要抗壓能力非常強的,實屬不易。

所以京東的HR,現在遇到單身、無牽掛、可加班、自我驅動力強的候選人,就特別喜歡。

回頭再看一眼京東的這一系列激勵的舉措,也可以側面反應出現在電商行業人才競爭的殘酷性。

02


拿錢出來激勵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資本的。

人們曾無數次質疑劉強東:究竟還拿不拿員工當兄弟的時候,京東這次站了出來,在所有人都表示懷疑的時候,京東的財報給出了答案。

根據京東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上的數上來看:第二季度,京東凈營收1503億元,同比增長22.9%,創單季度營收新高;凈利潤為6.18億元。

同時,京東活躍用戶也保持了穩定增長,營收增速止住了下滑趨勢,重回增長狀態,頗有一些揚眉吐氣的意味。

京東,終於挺直了腰杆,長舒了一口氣。

依稀還記得年初的時候,在京東集團開年大會上,京東宣布 2019 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對於京東這樣一家擁有 18萬人的企業,京東該級別的高管預估在幾十到一百人左右。

站在現在的結果上,回看之前的現象,淘汰、裁人、取消快遞員底薪等一些列操作,就變得顯而易懂。

03

用「減員增效」這四個字來形容京東再貼切不過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至2019年8月,京東快遞員平均薪酬同比上漲6%,其中8月月度收入超過1.5萬元的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55%。


回想今年4月份,劉強東的一封內部信宣布了調整配送員的薪資結構,降低公積金繳存比例,以此來改善京東物流連續虧損12年的境地。

如今,劉強東給真正的兄弟做了補償。

縱觀整個事件,貫穿的始終是這樣一個真相:企業和員工之間是永遠是利益關係,而能被真正當兄弟的,永遠會能為企業創造效益的人。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京東看起用錢去激勵員工,企業有形成本增加,但是卻收穫了無形的人心。

與此同時,員工和企業談錢,那麼企業就要跟員工談績效。二者環環相扣,只談績效不談錢等於空談,只談錢沒有業績也是白搭。尤其是在京東經歷了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此時推出如此具有誘惑力的激勵措施,必然想要通過高激勵換取高效益。

當然,真正的靠錢激勵不是給員工「撒錢」,而是通過金錢及激發他們本身崗位的創造力。而這中間的關鍵激勵手段,值得我們每一位HR都深入學習。

關於京東的這一次大手筆的激勵,你有什麼觀點,歡迎寫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wtQEG4BMH2_cNUg53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