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首次就道路綠化開聽證會 荷塘大道景觀如何改?10多位代表現場聽證

2020-04-10     株洲發布

作為株洲東部的門戶道路,荷塘大道是人們進出城東的主要通道。但道路兩邊的樹木長勢不佳、綠化景觀缺乏美感,亟待提質升級。道路綠化如何「美顏」,原本的樹木又該怎樣處置?4月9日,我市舉行荷塘大道提質改造工程喬木移植聽證會,聽取各位代表意見建議。這也是我市首次舉行該類聽證會。

聽證會現場,代表各抒己見。(記者 易楚曈 攝)

現狀:行道植物「亂糟糟」

從株洲東收費站下高速進入城區,印入眼帘的便是寬敞的荷塘大道。這條道路於2014年完成改擴建,是荷塘區「一高一快·、九橫兩縱」幹道交通網絡中的一縱。

相較於這條道路特殊的交通地位,其綠化景觀的「顏值」就不那麼高了。記者在現場看到,人行道上種植的樟樹有不少都是「斷頭樹」,長勢不好,林下的灌木種植雜亂無章,景觀層次凌亂。尤其是到了秋冬季節,金葉女貞落葉枯黃,了無生機。

「像這樣綠量不足、特色不明顯、景觀層次凌亂等問題,依靠加強日常養護已經無法改變。」荷塘區園林綠化中心主任易旭介紹,為此,該中心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對荷塘大道實施提質改造。

株洲市風景園林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做出設計方案後,經市區政府部門反覆審議,提質改造方案基本成型。

荷塘大道綠化現狀。(通訊員 供圖)

荷塘大道綠化現狀。(通訊員 供圖)

方案:合理搭配添色彩

根據方案,美化後的荷塘大道將以喬木為主,搭配以灌木、地被植物。採用彩葉、開花植物,常綠與落葉植物,速生與慢生植物相結合,突出植物的季相變化,禁止使用截乾喬木。

「例如,栽植復羽葉欒樹來增加景觀季相變化。」易旭介紹,這種植物春季嫩葉多為紅葉,夏季黃花滿樹,入秋葉色變黃,果實紫紅,形似燈籠。而林下空間保留原有可控性強、耐修剪的紅楓及紫薇,調整位置分段種植,增加景觀層次感以及城市色彩。

那麼,路上原有樹木將如何處置?

「我們本著保護、合理利用國有資產的原則,對行道上600餘棵樟樹進行更換。」易旭介紹,樹形好的200餘棵將移至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帶,樹形不好的400餘棵樟樹以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帶中尚有利用價值的多杆杜英,將移植至明照湖公園及荷塘區義務植樹基地繼續培養。 樹木高度將成為移植的標準之一。「5米以下則視為樹形不好。」易旭解釋,當初栽植下去的樹基本在5米高,經過多年生長,高度沒有明顯變化,表明樹木生長狀態不佳。

聽證:移植方案精細化

聽證會上,來自荷塘區人大、政協、財政、審計、財評中心等多部門負責人及市民代表聽取了喬木移植方案彙報,並提出意見建議。

區財評中心代表指出,移植方案要進一步細化,具體移植多少棵樹,移植到公園哪個位置,花費多少,應更加精準。市執法支隊市政園林大隊負責人表示,在移植過程中應做好裸土的處置,避免造成揚塵污染。 易旭介紹,下周,他們還將組織園林綠化專家對工程落地實施進行專業指導,預計工程將於5月正式啟動。

來源/株洲日報 記者/任遠 通訊員/任曉磊

編輯/黃盼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907333036(舒記者)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株洲發布」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taCYnEBiuFnsJQVsi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