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健康意識提升、重視養生,吃保健食品補充營養素已是許多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但是市面上保健食品種類繁多,產品琳琅滿目,功效五花八門,消費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保健食品功效五花八門,消費者如何選擇?
安全可靠的購買渠道
選擇有信譽的店家、品牌購買,才能購買到安心、合法的產品。儘量避免在地攤、遊覽車等場所購買保健食品,其商品標示的廠商數據、原料成分可能不明或不實,導致消費者在商品出問題時求助無門。
明確的食品成分標示
要查看是否有明確標示品名、營養成分以及製造廠商名稱、地址。由國外輸入者需加註輸入廠商名稱、地址、製造日期。
應拒買來路不明、無中文標示或標示不明的商品,不隨意聽信神奇療效及謠言,如瘦身、防癌、壯陽等食品廣告。
產品的功效及需求
保健品應執行特定產品的臨床人體試驗報告,提供相關科學文獻及分析檢驗數據。人們可以依照個人情況,選擇適合的商品作為補充,以輔助改善生理機能。例如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用眼時間過長以及螢幕強光造成的眼睛疲勞,可適量地補充葉黃素和山桑子。
正確食用劑量及時間
人們購買保健食品後,須按正確的服用時間服用適當的劑量,這樣才能達到保健的作用,多食無益。有些脂溶性營養補充品過量食用會在人體內累積,反而造成身體負擔甚至有中毒的危險。
根據營養素本身的特性,食用時間要區別開來。例如水溶性維生素建議空腹食用,吸收效果較佳;而脂溶性維生素則建議飯後食用;硫酸鹽葡萄糖胺建議飯前服用,而鹽酸鹽葡萄糖胺則建議飯後服用。
食品和藥物交互作用
選擇保健食品時應注意,有些保健食品和藥物會發生交互作用,反而不利健康。
例如,紅曲可以輔助降低血脂,但是,由於和他汀類降血脂藥作用機制相近,兩者會相互競爭;亦或和煙鹼酸並用,都可能增加橫紋肌溶解的副作用發生。
魚油可以輔助降低三酸甘油脂,但高劑量的魚油與抗血小板藥物同時使用時,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品
保健食品不是萬靈仙丹,在購買時應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保健食品功效,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否則不僅無法感受其效用,還可能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