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5訂購比去年少1000萬台,華為Mate60加單:齒輪開始轉動了

2023-09-08     王新喜

原標題:iPhone15訂購比去年少1000萬台,華為Mate60加單:齒輪開始轉動了

文/王新喜

日前,據 DigiTimes 報道,與 iPhone 14 相比,蘋果訂購的 iPhone 15 數量要更少。高級分析師 Luke Lin 稱,蘋果在 8 月份為 2023 年下半年的 iPhone 15 系列訂購了 8000 萬至 9000 萬部智慧型手機,這比 2022 年 8 月份為 2022 年下半年的 iPhone 14 訂購的 9000 萬至 1 億部要低。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蘋果為iPhone15的備貨訂購量下降1000萬台量級來看,蘋果事實上已經有了市場感知,華為mate60系列很可能在5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對iPhone15形成衝擊。

而華為 Mate 60 系列自 8 月 29 日上市以來,線上預售秒光,線下門店排隊,火爆異常。據《證券日報》報道,有供應鏈人士向其透露,為保證貨源供應穩定,目前華為已緊急向供應鏈加單。

而根據郭明錤最新的報告表示,華為 Mate 60 Pro 自 8 月 29 日開賣後需求強勁2023 年下半年出貨計劃已提升約 20%至 550–600 萬部。

報告稱,支持 5G 的 Mate 40 Pro 在 2020 年 10 月發售,發售 12 個月後的累積出貨量大約 600 萬部。相較下,Mate 60 Pro 出貨量在發售後僅 4 個月即可達 550–600 萬部。

報告稱,按此市場趨勢,華為 Mate 60 Pro 在發售 12 個月後的累積出貨量,預期至少將達到 1,200 萬部。

而事實上,據媒體報道,華為Mate60 Pro的在線銷量在五天內已經突破了80萬台,而這還只是一款機型。如果考慮到各區域代理經銷商的預約數,這一數字很可能更加龐大。

根據供應鏈消息,Mate60 Pro已加單至1500萬-1700萬台。

未來2~3年,高端市場格局或生變

知名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一份最新的市場報告,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銷量排名前十的手機榜單中,其中有八款來自蘋果陣營,包含蘋果旗下多款iPhone機型,此外,其餘上榜的兩款機型來自於三星A系列,令人頗感詫異的是,國產手機竟無一上榜。

華為跌到,蘋果吃飽並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切實發生在中國市場的現實。中國市場過去一年到底賣出了多少台高端手機?

根據業內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蘋果手機在中國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過去一年,在中國累計銷量(出貨量)大約為5432萬台。

從供應鏈備貨以及海外市場(日本、歐洲)的搶購來看,華為mate60 Pro的訂單備貨是1500~1700萬,算上其他機型以及海外市場被代購的銷量,華為mate60系列保守銷量達到2000萬台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

去年蘋果新iPhone(5243萬台)的銷量占據中國高端市場(5000元以上)85%的市場份額來計算,華為mate60系列若能達到2000萬台銷量,可能會切下中國高端市場(新機)31%的蛋糕。

如果其他廠商在高端市場份額(15%)不變,留給蘋果新iPhone的市場份額可能只有54%。粗略估計,接下來一年,華為Mate60系列的衝擊,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份額要下降30%。

而這只是個開頭。根據郭明琪報告預測,華為手機2023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65%至3800萬部,華為手機2024年出貨量有望達到至少6000萬部。

如果華為一年的出貨量達到6000萬部(2024年),按照華為高端手機的占比以及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年銷量,蘋果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地位可能不穩固了,按照當下的勢頭髮展下去,未來幾年,華為與蘋果五五開,可能會是可能出現的一個事實。

iPhone15訂單降低,熱度降低,吞下擠牙膏的苦果

事實上,這些年來,蘋果缺乏創新其實已經是一個共識,而尤其是在華為被制裁的3年,蘋果擠牙膏幾乎是變本加厲,因為蘋果非常清楚的意識到,在高端市場沒有競爭對手的環境,產品疊代不用那麼急。

諷刺的是,iPhone13系列作為史上升級力度最小的手機,當時蘋果公司的持股人之一段永平稱其「又像往年一樣沒有新意」。彼時業內人士指出,iPhone13幾乎就是是上代Pro的翻版,一樣的影像和顯示素質、更大的存儲空間、更親民的價格,和更新的晶片。

但iPhone13卻是蘋果近年來銷量最好的手機。這種小幅疊代依然大賣的趨勢,也讓蘋果意識到了「創新與賺錢或許並不劃等號」,讓蘋果陷入一種「創新的惰性」之中。

事實上,這次大家瘋狂購買華為mate60,本身是有一種情緒上的非理性消費因素在,因為華為仍然有一些短板,比如晶片性能相對於蘋果頂級旗艦,仍然存在差距。

但這背後,一方面是一部分消費者對蘋果缺乏創新以及對過去一直存在的續航信號等短板的無聲抗議,針對iPhone15系列訂單少於上一代的消息,一個高贊網友稱:「你問他三年更新了個啥?發熱續航充電信號有改善嗎?低迷只是開始,崩盤才是報應。」 「信號問題到底是通信商和你有隔閡還是產品設計問題?這都多少代了能不能行?」

另一方面,華為在遭遇美國極限打壓的情況下,拿出了自研晶片+5G衛星通話手機,對整個全球科技界的都產生了很大的震動,也讓其自身的品牌溢價得到提升,收穫了更多的尊重。

這種來自消費者的尊重,也帶動了搶購熱潮。目前的情況,不僅是中國消費者在搶購,連日本消費者也在搶購。近期有日本網友吐槽,華為Mate60系列在日本歐洲的代購網站遭瘋搶,溢價超150%!因為Mate60暫時只在國內賣,還沒有在國外賣,日本只能通過代購網站來中國買過去,通常加價都是在50%以上!

這種暗潮湧動,對蘋果而言,很可能是近幾年最大的危機時刻。畢竟,華為在完全去美國化下完成的5G手機,這一點除華為外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公司可以做到。

這給科技界帶來的震撼是真實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極不容易,對於這種從0到1的突破,大家對於華為mate60在晶片性能層面與蘋果的差距,保持了較高的寬容度,這本身意味著,人們對華為未來從1到N的發展,保持了更高的期待。

從目前來看,蘋果iPhone15的熱度也被華為mate60系列超越,這是一個大家都能感知到的事實。這背後是大家對iPhone15的創新期待變弱了。

目前iPhone 15 Pro和Pro Max已經確定採用鈦合金中框,最大的升級是多了C口,這或許是目前關注度較高的兩個點,但是這次新品與大的創新可能依然無緣。

在5G與晶片之外,華為當前備受關注的一個能力是衛星通話,這在部分海外市場是一個頗受關注與重視的功能,目前暫時不清楚iPhone15是否也具備類似的功能與能力,如果iPhone15在衛星通話功能上存在缺失,iPhone15承受的輿論壓力與銷量壓力會更大。

此外,iPhone15系列的銷量最終如何,目前還要觀察印度產iPhone15的產品質量與品控問題是否符合預期,今年是首次,印度幾乎與中國同時生產最新的iPhone機型。

此前曾經曝出印度企業塔塔集團生產的iPhone手機外殼良率僅有50%左右,引發了軒然大波,如果印度產iPhone出現品控質量問題,那麼對蘋果的銷量打擊會更大。

因此,當前形勢比人強,蘋果iPhone15的訂單減少,是對此有明顯的感知了。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或許吞下了擠牙膏的苦果。

結語:

未來華為可能逐步補齊它的短板,包括晶片、供應鏈、系統等層面,並可能會逐步強化它的主場優勢——5G+通信。蘋果在過去三年的溫室環境中賺的盆滿缽滿,但這個時代很可能過去了。

直面未來幾年與華為高強度競爭的現實,或是蘋果當下面臨的最艱難的一戰。蘋果面臨一場中國市場的保位戰,高端市場誰主沉浮,未來3年,變數很大,市場格局很可能會變天,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眾號:智能新連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e6cc0ec8496d5c756a3277505e02b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