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扎堆推出增程式車型,真的這麼香嗎?

2023-12-06     愛車兵團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增程技術的車型越來越多,而售價也越來越貴。一開始增程技術只有理想汽車以及合資幾款車型,市場占比極小,如今長安啟源A07、長安深藍汽車、零跑汽車、哪吒汽車等品牌,就連百萬級的仰望U8均開始走增程路線,包括合資品牌也開始推出增程技術車型。

之前被嫌棄的增程技術,真的這麼香嗎?

確實,新能源化的趨勢已成定局,但是就目前而言,由於電池技術的限制,純電動車的不足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里程焦慮、補能焦慮、購車成本以及越來越高的充電價格。如今北京與上海部分地區商業充電的價格每度電高達2元以上,其實算下來純電動車和燃油車的用車成本相差不大,這麼看來純電動車的優勢差距確實在縮小。

曾幾何時,余承東為增程技術站台,其表示:「充電樁的完善與普及還需要時間,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適合的新能源車模式。問界M7純電驅動,極致性能,純電可以跑200公里左右,足以應對日常所需,沒電時可用油,即使不充電,完全當油車用,油耗也僅是同級傳統燃油車的一半都不到!感謝李想開拓探索增程模式所付出的努力與貢獻。

作為增程技術的堅持者,理想汽車CEO李想轉發了該條微博,並帶上了一個「愛心」。但很快便遭到各大「混動派」的怒懟,說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後是行業共識。

與混動技術不同的是,增程車型技術相對簡單,並且成本很低,同時又能完美解決續航焦慮與補能的問題。

在受到「混動派」的圍攻、怒懟後,余承東承接受媒體採訪回懟道:「把增程發動機去掉,就是純電車。純電車增加了一個增程發動機,就是落後?即使把純電車的電池做大,但也需要充電,如果用完了沒地方充電怎麼辦?大電池也成了負擔,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也有瓶頸。」

這個觀點確實沒錯。除了補能原因外,相比起混動技術車型,增程式技術原理並不複雜,就是「串聯」式混動,所以增程式的車型開起來具有電動車的舒適感、平順性。而其他的混動技術,包括比亞迪的DM-i、長城汽車的檸檬DHT、吉利雷神以及奇瑞鯤鵬等主流的混動技術,說白了就是「混聯」模式。動力系統根據不同工況選擇並聯、發動機直驅、串聯以及純電模式行駛。開過插混技術車型的人都知道,發動機會隨著油門開合度,電池電量等情況隨時介入工作,所以平順性會稍微遜色一些。

增程式車型由於結構並不複雜,純電續航里程會比插電混動車型好一些,發動機僅當做增程器的作用,不直接驅動,也沒有變速箱,所以成本也得到很好的控制。

以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舉例,作為純電動車的擁戴者,蔚來汽車的毛利都很低,最直觀的財務數據顯示,其第三季度為8%,而理想毛利率能維持在20%左右。當然,插電式混動技術也因為多了變速箱等原因,其成本也明顯高於增程式車型。

在業界大咖還在爭論不休的時候,市場給出了答案。作為增程式代表,在定位、售價不低的情況下,理想與問界汽車的市場表現都非常不錯,並且理想汽車還是唯一一個開始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就這點來看,增程技術就值得肯定。畢竟消費者需要的並不是琳琅滿目的技術堆砌,也不在意是不是多檔變速箱等,消費者更在意的產品定位、補能便利性、售價以及用車成本。

從目前混動車型的純電續航趨勢來看,現在的混動車型純電續航里程越來越高。原因很簡單,混動車型的用戶實際純電使用比例逐漸增加,未來,我們相信將會有更多車企布局增程技術。

受市場青睞的產品和更低的成本,這也是車企所追求的目標。並且,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除了純電動車以外,增程式技術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底蘊,如此看來,增程式技術的發展確實沒有任何阻力。

就市場層面來看,插電式混動技術車型趨於飽和,價格也越來越卷,各大車企自然也希望能推出更多產品,再加上有理想汽車和問界汽車的成功案例,市場這塊大蛋糕已經成型,現在越來越多車企看到增程技術的優勢。就連尚未上市的小米汽車,也將增程、混動納入規劃中,由此可見,未來增程技術將不再是小眾領域。

前不久,李想發微博表態,未來將於會有越來越多車企進軍增程技術,包括之前多檔PHEV的車型。並且點名了吉利系以及長城系車企。最終會不會被李想說中,我們拭目以待。

老實說,增程式電動車並是新鮮產物,上世紀初保時捷的創始人費迪南德·保時捷為了改善純電動汽車Lohner-Porsche的續航里程,專門為其設計了一台內燃機來發電增加續航里程,增程式技術便誕生了。現在再去討論是不是落後技術毫無意義,適合市場的技術才是好技術。經過多年的市場檢驗,就目前來看,消費者還是願意接受這項技術的,我認為未來會有更多增程式車型相繼推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d6da4040899c3206398b90b5887b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