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患者朋友反映,血肌酐升到300μmoI/L,醫生就通知準備透析,這算很危險的情況嗎?
腎衰等級如何劃分?
為了方便起見,臨床上通常將血肌酐作為劃分腎功能不全各個階段的標誌,主要有:
血肌酐300μmoI/L已經處於失代償期的邊緣,而在臨床治療中,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相對容易治療,進入腎衰竭期通常就只能採取保守治療,來維護殘存腎細胞了。由於除了透析之外,降低血肌酐的手段非常有限,並且效果很難讓人滿意,所以很多醫生對於肌酐升高被迫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只將注意力放在尿蛋白、潛血、血壓、水腫等更容易控制的症狀上。對於這些醫生來說,血肌酐300μmoI/L就已經是站在透析的門檻上了。
而大醫院的醫生,雖然也缺乏有效治療手段,但他們能夠通過各種調理手段,延緩血肌酐升高的速度。對於他們來說,300μmoI/L正是可以充分展現技術的時候。
腎衰各個階段的治療重點有何區別?
絕大多數失代償期的病例,都可以通過幾種常見的中成藥進行治療,而且效果還不錯,血肌酐可以很快降低,至少也能得到控制;
到了失代償期,就需要在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和機體免疫方面採取一些措施了,此時也有一半的幾率是患者得到臨床治癒;
到了腎衰階段,除了上述三大方面的臨床調理,患者必須在日常的飲食、運動、起居等方面進行嚴格限制,因為到了腎衰階段,治療的目的就已經變成保護殘存腎細胞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c86df59bd094af9440276db2073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