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走訪15個蛋雞規模場,中型規模場崛起中的「喜」與「憂」

2022-05-16     愛養殖的樂樂

原標題:10天走訪15個蛋雞規模場,中型規模場崛起中的「喜」與「憂」

5月初,福建之行,筆者用10天的時間走訪了15個規模場,近200萬的蛋雞存欄,期間對新崛起的規模場有頗多感觸,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走訪雞場中的作者

一、喜:

1、養殖區位不集中,場區建設在遠離鄉村的山林中,飼養環境佳,有較好的生物安全隔離防疫優勢。

2、規模場崛起速度快,遍地開花,行業發展勢頭迅猛。

3、所選用的養殖設備為國內外知名品牌,如大荷蘭人、大牧人、小巨人、廣興等,硬體條件好。

4、中型規模場公司化運營管理,組織架構清晰,有制度有體系。養殖理念先進,重視飼料原料、抗體等檢測工作;雞苗、預混料、疫苗及保健品選用行業知名品牌。在認知方面,易接受新鮮的理念,喜歡與同行交流,渴望提升和進步。

5、有雞蛋品牌營銷的戰略規劃與定位。

二、憂:

1、對環控通風的理論概念及執行原則理解不到位,操作不科學。存在「養環控而非養雞」的誤區。

2、10萬羽左右的規模場多為家庭式養殖模式,無法做到消毒、隔離等有效的生物安全防範措施。對養殖現場的關注度不夠,在走訪的客戶中就出現了因水線長期堵塞而導致雞群批量渴死的情況。

3、規模體量與管理水平不匹配。有體系有制度,但不完善。中層管理人員經驗不足,一線飼養人員在實操方面缺少系統性的培訓和指導,內耗嚴重。

4、養殖設備先進,但在日常的使用、清潔、維護和保養方面還不到位。

作者走訪雞場實拍圖

5、初次介入養殖行業的規模場,缺少行業的正確引導,對一線管理的重點環節不清晰,容易踩坑。

6、福建當地氣候濕度大,初夏,室外濕度達到80%,雞群普遍存在糞便水分大,過料。臨床解剖有腸毒綜合症、小腸球蟲、肌胃角質層輕微潰瘍情況;毒素肝、脂肪肝症狀也較普遍。對以膽汁酸為代表的保肝強肝類產品需求意願強。

三、建議:

1、加強環控理論知識的交流與學習,針對不同季節,制定適合自己場區的環控方案。

2、從衛生、消毒、隔離、人車分流等層面做好生物安全管控。

3、在飼養管理上,以雞為本,緊緊圍繞「三進兩出」,即:水、料、空氣、雞糞、雞蛋五個基本層面展開工作,各環節分解細化,形成制度和標準,建立適用自己場區的養殖管理體系。

4、有選擇的與服務體系完善、服務質量優秀的的大平台公司合作,深度交流,快速提升。

規模蛋雞場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規模的大小應與自身管理水平相匹配。在高成本的大環境下,所有利潤的產生都集中在養殖一線。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提升全員的職業敏感性,如何提升養殖水平上;進一步提高雞蛋品質,樹立品牌形象,增大產品附加值。真正做到增效,才能切實達到降本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在規模場的發展中迅速崛起。

作者:龍昌動保 李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c632bb69635f0300d5003eee59bf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