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區別有哪些?你真的會分辨嗎?

2024-07-27     富貴說

提到海參,你腦海中是否浮現出它那獨特的口感和滋補身體的形象?然而,在購買海參時,你是否曾經糾結於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的區別?

一、生長環境:天然與人工,差異顯著

野生海參生長在深海區域,那裡遠離污染,環境純凈。它們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多以海藻及海底微生物為食,生長環境艱苦,但因此肉質肥厚、口感韌度好,營養價值高。捕撈野生海參具有季節性,且生長年限不夠的海參一般不予捕撈。

相比之下,養殖海參生長在圍堰或蝦池裡,這些地方的水位很淺,光照充足,海參生長速度很快。養殖海參一般兩年就可以長成,有的甚至6個月就已經長成了,營養積累相對較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海參養殖戶為了防治病蟲害,在養殖海參的水池內加入抗生素;為促進海參快速生長,在飼料中添加生長激素等,這些做法都可能導致成年海參體內藥物殘留,對人體有潛在的危害。

二、底足形態:野生粗大有力,養殖細小無力

野生海刺參底足粗大、附著力強,這是因為它們生長在距離海域30-40米左右的海底深處,需要在海流中尋找食物,所以底足特別發達。

養殖海參由於長期食用人工投放的餌料,不需要移動,生活在淺水圈養池或人工池中,環境相對穩定,從而底足的行動力下降,附著力差,顯得細小。

三、沙嘴大小:野生大而堅硬,養殖小而軟弱

野生海參的沙嘴大而堅硬,這是因為它們長期食用海底的泥沙,其中海沙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反,養殖海參的食物來源是人工投入的海泥和餌料,所以沙嘴相對較小。

四、肉質對比:野生厚實有彈性,養殖鬆軟不緊實

野生海參生長環境是深水海底,照太陽的時光很少,生長慢,肉質厚實有彈性,筋寬厚飽滿,沉積的營養物質非常豐富。

養殖海參生長得非常快,肉質鬆軟不緊實,口感和營養價值都大打折扣。

五、形態差異:野生短粗胖,養殖細長缺乏韌勁

野生海參的形態有點像橢圓形,兩頭尖尖的,中間有些粗,看上去非常結實,年齡越長的海參,這種特點越明顯。

相比之下,養殖海參則顯得細長,缺乏韌勁,整體形態較為單薄。

六、背刺特徵:野生粗壯有力,養殖細長無力

野生海參為了抵禦惡劣的環境,背部和兩側的刺都非常粗壯。

養殖海參由於生活環境穩定,背部和兩側的刺粗細長短可能會不一樣,且刺長得細長無力。

七、生長年限:野生需3-4年以上,養殖僅1年即可

野生海刺參一般生長3到4年以上才能夠達到捕撈的標準,生長的時間越久,其營養沉積的就越多,滋補的價值就越大。

養殖海參為了達到快速銷售的目的,一般在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捕撈銷售了,其營養功效自然大打折扣。

八、口感與味道:野生鮮美有嚼勁,養殖泥腥味重

野生海參口感非常有嚼勁、味道很鮮美、沒有澀味,切口不僅細膩而且整齊。

相比之下,養殖海參則會有一種很重的泥腥味,這是因為其生長環境和食物所決定的。

九、顏色觀察:野生自然深淺不一,養殖顏色均勻可能染色

野生海參的顏色是很自然的,會出現局部深淺不一的現象,這都是純天然的象徵。

養殖海參由於質量不佳,許多不良商家都會把自家海參染色,使其顏色變得十分均勻,所以遇到海參渾身都差不多一樣的顏色的就要注意了,有可能買到染色海參了。

如何鑑別野生海參與養殖海參?三大技巧助你成行家!

1、望:參刺是否粗壯挺拔

海參的體色主要與棲息環境有關,一般呈褐色,但生活在不同環境的海參顏色也會有所差異。所以,顏色決定不出海參的好壞,關鍵是要看參刺是否粗壯而挺拔。野生海參的參刺通常更加粗壯有力,而養殖海參的參刺則顯得細長無力。

2、聞:味道是否鮮美無異味

不同的海域海參的味道也不同。好的海參聞起來有股鮮美的味道,劣質海參則有股怪味、腥味。如果聞著海參有藥品的味道,那就更不能買了,裡面可能摻有添加劑。野生海參的味道通常更加鮮美純正,而養殖海參則可能帶有一些泥腥味或異味。

3、切:手感是否彈性十足

用手摸海參,首先要判斷海參是否潮濕,有的海參水分嚴重超標,用手一摸就能感覺到。好的海參手感特別好,有彈性,而那些質量不高的海參摸起來發軟,缺乏彈性。可以說用手感知海參是最直接準確的挑選方法。野生海參由於生長環境惡劣,肉質更加緊實有彈性,而養殖海參則可能肉質鬆軟缺乏彈性。

明智選擇,享受真正滋補

了解了野生海參和養殖海參之間的這些差異後,你是否對如何挑選優質海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呢?在購買海參時,不妨運用我們今天學到的鑑別技巧,為自己和家人選擇真正滋補的野生海參。畢竟,滋補身體是一件大事,選擇對的海參才能事半功倍!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對你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注重身體的健康和滋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c2a61ca87d6302c3c1df1adfa9b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