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藍7上市11.77萬起,欲破局10-20萬元智能純電SUV市場

2023-09-25     車市裴聊

睿藍汽車緊湊型純電轎跑SUV睿藍7日前於重慶上市,共6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區間為11.77-17.37萬元,同時,還提供膨脹禮、升艙禮、體驗禮等多項用戶權益。

睿藍汽車對許多人來說,是個生疏的名字,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睿藍初創於2021年,睿藍品牌是在2022年1月發布的,是由吉利汽車和力帆科技合資設立,吉利旗下的楓葉汽車,也被劃歸為睿藍。

隨著滲透率日益上升,新能源車市場格局加速由過往的啞鈴式向紡錘式轉變。技術的精進與供應鏈的成熟,催生更多新車殺入大眾消費市場,睿藍7就是其中之一。

實力越級,睿藍7成了同級「顯眼包」

作為一款20萬以下SUV,睿藍7在多方面都展現了越級實力,大幅提升用戶體驗。新車車身尺寸4690mmx 1892mmx 1650mm,軸距2775mm,超越同級別車型。

智駕方面,睿藍汽車正式發布了高階智駕版本的雷射雷達選裝包,令車輛成為20萬元內唯一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

在4D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以及天地一體低軌衛星輔助下,睿藍7還達到L2+級智駕能力,領先同級。

就智能座艙而言,睿藍7搭載國內首顆車規級7nm座艙晶片龍鷹一號,匹配同級一流2.5K解析度15.4吋高清視網膜中控大屏與同級唯一50英寸巨幕AR-HUD,交互流暢。

下面說說操控,純電水晶架構支持下,車輛天生後驅,5.4M同級最小轉彎半徑,Smart同平台五連杆獨立懸架,運動表現出色。並且,車輛還引入無極DIY後驅概念,令駕控體驗更豐富。

以性能而論,睿藍7也有多項數據在同級之中處於前列。零百加速6.8秒,0-50km/h為2.8秒,同級優秀。風阻係數0.238Cd,同級領先。最大續航里程605KM,同級罕見。

此外,新車還支持極速換電、快充、家用充電樁、慢充4種補能方式,全面消除用戶補能焦慮。

綜上所述,聯繫睿藍7的產品力、價位與車型級別,可以說,在智能純電SUV市場上,睿藍開啟了一輪新「卷」。

「遙遙領先」,懂車也懂人

實力硬核,政策也給力。睿藍7新發布了11.77萬的追雲Air版本,進一步降低門檻。而且,睿藍7還保留預售期10萬3年0息等優惠福利,並新增了首任車主6年/15萬公里質保、贈送可攜式直流充電槍、2000元選裝基金等福利。

「11.77萬起更低的入門價」、「15萬左右605KM的續航」,「20萬唯一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等等都足以吸引年輕消費者關注,帶來觸手可及的實際價值。一面「遙遙領先」,一面科技平權,在《車市裴聊》看來,睿藍既懂車也懂人。

睿藍7基於水晶架構而來,後者於2022年6月發布,是與吉利SEA浩瀚架構同源的純電架構。它以底盤整體換電為基礎,涵蓋整車技術平台、換電補能平台、大數據云平台。在其支持下,車輛可擁有出色運動能力與減震表現,整車系統軟體可快速疊代,以及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疊代。

高水準架構打造硬核產品,但再先進的產品被用戶接受才有價值,當下,以年輕群體為主的主流消費者們正在成為新能源車首要用戶。真誠以待,不玩套路,推出年輕人認為更值得的產品,才能有更大突破,走得更遠,這也許就是發布會主題「將真誠進行到底」的價值所在。

競爭深入,傳統品牌迎來「擊球甜區」

較長時間以來,智能純電車作為基因最為純正的新能源車都備受推崇,但受制於成本等因素,其價格始終處於20萬元之上或是10萬元以下,與主流消費群體10-20萬元的價位選擇相偏離。電池、車機晶片、雷射雷達等成本高企,再加上車企在智能化上的研發投入與時間成本,令10-20萬元區間智能純電車相對少見。

而睿藍汽車之所以選擇將睿藍7作為從B端轉向C端的關鍵車型,吉利集團的供應鏈優勢與技術支持必不可少。

睿藍7搭載的龍鷹一號車機晶片,來自於億咖通,其在車機系統領域水平領先,與吉利有著長期深度合作。四音區多輪交互能力的突破,領先同級,離不開吉利與科大訊飛的密切合作。

智能駕駛方面,厘米級高精定位系統來自有著 " 中國版 SpaceX" 之稱的時空道宇,讓導航信號時時處處在線;感知系統、智駕晶片、雷射雷達是賦予車輛智能駕駛能力的重要元素,這方面,睿藍7離不開海康威視、AutoBrain、德州儀器和速騰聚創等行業知名供應商助力,全方位提升車輛感知與探測能力。

而且,早在2016年,吉利就著手於換電賽道,並在乘用車與商用車領域幾乎都形成閉環,生態圈不斷拓展。吉利還與國軒高科共同研髮膠囊電池,具備可升級、高安全、長壽命特點,並搭載睿藍自研超級熱泵系統,可在-30℃~45℃的超寬溫度範圍內工作。

越級產品力的獲得,一方面源於吉利集團百萬級的銷量,有著較強議價能力。同時,針對智能電動汽車實際,吉利與供應商密切合作,共同投入產品研發,形成了新的供應鏈模式,擺脫了過往單純的組裝者角色,推動了科技平權、價值普惠實現。

前面說過,當下主流消費群體正在日益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主體,他們的購買邏輯不同於市場初起時的嘗鮮用戶。此時,有著更大供應鏈優勢、更強成本控制能力的傳統車企,將迎來自己的「擊球甜區」。但能否取得佳績,還有賴於時間來檢驗,這一點於睿藍亦是如此。

不過,睿藍能夠將雷射雷達、605KM長續航、後置後驅等等高感知度產品力下放,顯著增加用戶獲得感,改進用戶體驗,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bf5b029424a258b85ba3e5ad07714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