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億,逆勢超募,尚頎資本新一輪基金完成首關

2023-03-16     投中網

原標題:33億,逆勢超募,尚頎資本新一輪基金完成首關

近日,尚頎資本宣布完成了新一期旗艦基金的首關,基金預計規模40億元,首關募資規模達33億元,這也是年初規模較大的人民幣募資之一。該基金聚焦汽車電子、半導體、新能源及產業鏈延伸相關領域,重點挖掘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低碳出行及與產業鏈相關的半導體、信息安全等細分賽道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尚頎資本原本首關規模預計在30億元,但因為整體上募資較為順利,因此提前完成了超募。據投中數據顯示,2022年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的認繳規模共計6775億美元,同比下降17%,LP的信心不足、出手謹慎使得募資壓力與日攀升。在如此的募資市場環境下,此次尚頎資本宣布首關超募顯得尤為珍貴。

尚頎資本執行事務合伙人馮戟

尚頎資本執行事務合伙人馮戟也坦言到,尚頎資本此次順利募集主基金,更多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原因。當下創業者對於產業資本認可度不斷加碼之時,尚頎資本經過十年的發展,自身管理能力和投資專業能力也在不斷提升,並獲得了市場和投資人的認可,再加之背後上汽集團產業生態鏈的加持,使得尚頎資本得以更加迅速地進入良性循環。

水到渠成的基金募集

自2012年正式成立起,尚頎資本一直保持著快速的募資節奏。2021年設立17億規模的主基金、2022年累計募集25億資金,今年更是剛一開年就官宣旗艦基金首關,三年的時間,尚頎資本基金規模正在一步一個台階穩步上升中。

在這背後,尚頎資本經受住了資本市場跌宕起伏的考驗,依然堅持初心保持產業投資視角,歷經十年發展,收穫了優秀的投資業績。據悉,尚頎資本累計基金管理規模超300億元,投資140多個項目,其中24家被投企業成功上市,且已有42個項目實現全部或部分退出,投退比近三分之一,得到了市場和投資人的一致認可。正是基於對尚頎資本團隊的高度信任及過往基金投資業績的認可,本期基金的募集,得到了基金老投資人的大力支持,復投比例高達40%。同時,該基金也獲得了河南、江西、重慶、青島等地方國資投資平台及政府引導基金大力支持。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尚頎資本此次的旗艦基金,也吸引了不少汽車產業鏈上的實業公司。一方面,基金得到上汽集團的鼎力支持,上汽金控作為上汽集團產業金融投資平台和金融業務管理平台,不僅給與了基石投資人的資金支持,還將圍繞產業鏈幫助尚頎資本為其被投企業及合作夥伴協同賦能;另一方面,上汽集團體系中的細分行業龍頭,包括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華域汽車、汽車電子細分賽道中領頭羊聯合電子、東華汽車及緊密的合作夥伴青山集團等都是尚頎資本產業基金強有力的支持者。

眾所周知,去年人民幣募資市場艱難依舊,尤其還疊加了疫情的影響,使得基金募資更是難上加難。但隨著募資不斷往前推進,尚頎資本管理團隊發現,眾多出資人對機構的標準不斷提高,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做好基金業績的前提下,後面的路徑才能越走越寬。

尚頎資本一直專注於汽車產業生態鏈投資,布局新能源、新智駕、新智造生態相關領域,尤其是在新能源、半導體、高端製造、工業軟體、新材料等相關細分賽道做重點研究並投資,而這些都是眾多出資人所看好的賽道。

除此之外,馮戟告訴投中網,產業資本通常有兩個標籤,排在首位的是市場化的投資收益,其次是產業協同層面的相互賦能,這兩者都是尚頎資本一直在著重發力的地方。

新一期基金,尚頎資本仍將聚焦汽車產業鏈在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硬核、自主可控的科技類項目,在汽車電子、新能源、智能網聯、出行及低碳材料技術、低能耗創新技術、材料回收再利用技術以及與產業鏈相關的半導體、信息安全等領域。具體到投資項目層面,新基金仍然會以中後期項目為主,占比80%的資金,剩下的20%配置在中早期項目。

專注聚焦的產業鏈打法

自成立至今,尚頎資本一直奉行專注聚焦的投資策略,並不因投資規模和投資周期而轉移。一方面,尚頎資本重點關注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及相關半導體、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信息安全等高速發展行業。另一方面,尚頎資本選擇投資標的之時關注投資項目與自身產業鏈之間的協同效應。

身在產業投資局中,馮戟特別清醒,對於有產業背景的投資機構來說,需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深刻理解產業發展的趨勢,並對企業成長性進行客觀判斷,只有看得清才能投得准、投得遠,在專業日益紮實之時,堅持做好投資回報。

早在當下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達成共識之前,尚頎資本關注到,隨著汽車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技術加速疊代,傳統汽車零部件正在面臨短期盈利和長期發展的雙重挑戰,必然會給汽車產業鏈帶來核心部件技術驅動產業升級的投資機會。

以汽車智能化為例,尚頎資本的判斷是,隨著中國汽車產業鏈的日臻成熟,中國本土企業響應速度正在日益加快。同時,隨著新能源化率逐步增長帶來的增量市場以及此前存量市場的不斷替換,當下的汽車產業正如二三十年前的家電產業一樣,最終會演化為在全球占據優勢地位以高占有率且不斷疊代出新技術、新業態的新興產業鏈,而這些生態鏈上的優質企業,正是尚頎資本重點關注挖掘的投資標的。

傳統燃油車的動力總成此前占汽車的比重在20%左右,但在汽車逐步新能源化後,電池,電機及電控「三電」的比重漲至60%。尚頎資本早就在電池的正極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核心材料及上游的硫酸鎳、硫酸鐵鋰等原材料,乃至更上游的礦產等進行重點投資布局。布局之時,尚頎資本更加傾向具有顛覆性技術、有非常強的市場應用場景,乃至在成本方面有強大話語權的企業。2022年尚頎資本選擇投資瑞浦能源的邏輯就在於此。瑞浦能源的母公司青山集團有著全球最大的鎳礦,還有著非常強的供應鏈,而鎳金屬在三元電池中的占比將近五分之一,伴隨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瑞浦能源具備高速成長的各項潛力,所以尚頎資本果斷選擇重資注入瑞浦能源。

隨著投資實踐及投資策略的磨合,尚頎資本當下投資時反而會愈發謹慎,面對投資過程中遇到的每一個細節,做到兼聽則明,聆聽不同的聲音,根據產業周期的發展、企業技術能否商業化落地等審慎判斷。存在即合理,創業艱辛,每個企業的存在都有其合理的地方,企業家理應受到尊重的群體,但作為投資人還是要理性看清每個企業所處的位置,結合基金的投資邏輯去尋求配置最優解,這樣才能在退出之時更加從容,在有限的投資期限內實現高效的投資閉環。

以發展的角度看待行業,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看待企業家,作為投資人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故步自封,理解企業家背後的戰略思維及商業邏輯,並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能夠給出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務,這才是諸如尚頎資本等產業投資人應有之義。

馮戟也自豪地告訴投中網,正是因為大家能夠堅持初心,保持專注和聚焦,並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做到了對於產業資源的有效利用,尚頎資本在管理規模、投資業績甚至是在生態圈整合資源、相互賦能的層面,都走在了產業前列。

「按圖索驥」下的精兵作戰

當下,投資行業競爭加劇,「頭部效應」越發明顯。尚頎資本也必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競爭,但尚頎資本依然充滿信心。

此次尚頎資本基金超募也能反應出這樣的信心所在:隨著投資體量的不斷增大,只有堅持專業團隊做專業的事,夯實對行業發展的理解和預判,跟產業內的資深專家和企業互動學習,依託好上汽集團的產業資源,相互賦能,從而來真正反哺自身的投資行為,才能更好地「按圖索驥」。

尚頎資本一直堅持的不是廣撒胡椒麵,而是精銳部隊,協同作戰的方法論。一方面,尚頎資本爭取領投,把握住產業投資的主動權,一旦選擇投資,就只會在同一賽道中選擇一家。投資之後會長期關注被投標的,比如近期剛上市的尚太科技,尚頎資本就投資了三輪。

另一方面,投資需要長期積累,產業投資機構需要配置許多精力投入到資源協同和合作之上。馮戟認為產業資本的優勢是「二分投,八分管」,投資發現能力自然是其核心,但是要做得更好,就要看投資之後的資源整合能力,這正是尚頎資本所擅長的。一方面,是與上汽集團進行產業鏈協同。在整個投資的過程中,我們都在考慮,是否能夠在業務層面為被投企業帶來附加值。我們發揮產業資本的優勢,在產品、技術、運營、供應鏈金融等方面,致力幫助合作夥伴實現協同發展,相互成就。

這正如在產業投資的命題作文之下,將投資壓力轉化為投資優勢,在真正面對市場波動周期之時,堅持以終為始,利用好本身就置身於產業鏈的最大優勢,從而展現出更好的產業投資能力,吸引到市場上更多的活水,並從而取得產業投資的絕對優勢地位。

馮戟也從不諱言自己所面臨的投資壓力,但在他看來,天下之道唯勤方可事有所成,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投資團隊手勤、眼勤和腳勤。只要勤奮,就有成長的空間;只要勤於做好產業生態良好互動,就能做好產業聚焦;只要勤於做專業的事,就能更早地挖掘到好的標的。這個勤字,真正落實在投資之道上,更能讓投資事半功倍,這或許就是尚頎資本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不斷成長的原因所在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ae55e8d37e038b3fccab4729cf650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