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桌上講究的「茶七酒八」「茶三酒四」說法

2019-07-25   茶之飲

在上一章敬茶時給大家說過茶倒七分滿,這其中又有什麼故事典故呢,「茶三酒四」又有什麼說法呢?

茶七酒八——從來茶倒七分滿,剩下三分是人情

話說因王安石變法之時,蘇東坡反對(二人關係不差,並非個人恩怨),王安石藉故把蘇東坡貶去黃州(今天的湖北黃岡),臨行前王安石和蘇東坡說回來的時候給我帶些三峽中游的水,因王安石喜歡泡茶,蘇東坡也答應了(我要是蘇東坡還不得氣死啊,把我貶了還要我給你帶水)。

蘇東坡被貶期限到了,回京述職,在回來的路上是乘船的,詩人嘛,留戀三峽美景,忘了在中游取水(我覺得是故意的),蘇東坡和船家商量說能否回去取水,船家說中游的水來自上游,下游的水來自中游,這水流湍急,回去太麻煩了,在下游取水沒區別的。蘇東坡一聽覺得也有理,就在下游取了水。

回到京都,去王安石府上拜訪,王安石就用其帶來的水泡蒙頂茶,給蘇東坡倒了七分滿,蘇東坡還納悶這老頭好吝嗇,倒茶也不給我倒滿。誰知王安石喝了茶後詢問蘇東坡「你這水不是中游的水吧」,蘇東坡大驚,這也能喝出來啊,遂將實話說出來了。

王安石道「長江之水,上游之水湍急,下游之水渾濁,唯有中游之水靈動最適宜泡茶。方才我給你倒茶不到滿你有些不理解啊,這茶是皇上賜予的蒙頂茶,每年進貢稀少,我才被賜這幾泡,給你倒七分滿一是顯示茶的珍貴,二是對皇上賞賜的感謝,好酒尚且才八分滿呢」。於是這茶七酒八便傳出名聲了。

其實茶倒七分滿是很有生活經驗的,給人倒茶太滿則會持杯時撒出來,還會因為茶湯溫度高燙傷客人。所以大家在喝茶時需要注意了。如果遇見給你倒滿茶的,有可能是茶滿欺客,主人想要趕你走的意思了。

茶三酒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這個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有意思的一個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顧茅廬」,「三才者,天地人」等等。「茶三酒四」是指喝茶三人為佳,喝酒四人氣氛最好。

「茶三」最開始出現於潮汕工夫茶,其原話為「茶三酒四踢桃二」(踢桃為出去遊玩)。茶桌上三個茶杯形成品字,又有品茶分三步: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三人喝茶氛圍剛好,安靜且聊天說話不至於冷場。

「酒四」,喝茶講究靜心,喝酒則要熱鬧,四則表示方正均勻,如「春夏秋冬」,「東南西北「,四人在四個方位代表平等的局面,多則生亂,少則氛圍不佳。

當然了,很多地方還有「三茶五酒」「酒滿茶半」的說法,喝茶喝酒並非一成不變,最主要是當時的心境與環境,相符合了,不管一人還是多人都能喝出味道來,反之,喝得不高心不痛快,這也是茶與道之間相聯繫的結果。

淺析俗語」茶七酒八「「茶三酒四」,不足之處望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