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臉是性價比極高的護膚,也是每個人必備的功課。
生活中,人人都在洗臉,可是真正能把臉洗好的卻並不多。因而,同樣是洗臉,會洗的,皮膚氣色越來越好;不會洗的,痘痘、粉刺如影隨形,甚至是連皮膚都弄傷了。
那麼,面部清潔要怎麼做呢?洗臉時有哪些問題需特別注意的呢?
一、潔面產品選擇
潔面產品,按照清潔力強弱,依次可分為以下幾種:
1.磨砂類。磨砂類潔面產品,含有微小顆粒,以物理性摩擦達到肌膚徹底清潔為主,屬於清潔能力最強的潔面產品。一般建議1周1次足夠,太頻繁會損傷皮膚。
2.手工皂。潔面的話,一般選擇植物手工皂,相對沐浴皂來說,沒那麼刺激皮膚,但是對面部出遊多的又具有一定的清潔能力。
3.膏狀潔面產品。泡沫較為細膩,適合大多數人日常的肌膚清潔。
4.潔顏粉。更溫和的是潔顏粉,類似於膏狀潔面產品,泡沫沒有膏狀潔面產品那麼細膩,又不如磨砂產品那麼粗糙,所以它也是適合日常清潔,適合大多人肌膚清潔。
5.泡沫類潔面產品。比較適合敏感肌,可以產生豐富綿軟的泡沫,但是這個泡沫的彈性密度都很小,適合早晨和敏感肌潔面。
二、水溫的選擇
冷水不利於清潔油垢,而熱水容易刺激皮膚油脂分泌。因此,溫水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洗臉水的溫度應比體溫略低,大約在30℃左右最佳,這樣的水溫不容易刺激痘痘,且尤其適合敏感性肌膚。
三、最佳洗臉時間和次數
時間:皮膚跟人一樣,也有工作和休息的時候。如果在皮膚代謝率低的時間清潔面部,不僅難以起到清潔效果,護膚品中的營養難以吸收,相反還會乳酸,進而損傷角質層。
一般來說,洗臉應該在皮膚代謝率最強盛的時候,如運動後、下班後。
早上的潔面,並不需要進行深度清潔,需要清理無非是前晚所分泌的油脂、汗液,用清水沖洗即可。
次數:洗臉次數要根據膚質、季節、環境而定,比如炎熱的夏天,出汗多,可以增加洗臉次數;秋冬季,皮膚乾燥,可以適當減少洗臉次數。一般來說,一天洗臉次數以早晚各一次為宜。對於油性皮膚來說,只要面部泛油光,都需要進行清潔。油性皮膚可以用綠茶水,沾濕化妝棉擦拭,或者直接沖淋,能起到抑制出油的作用。
四、洗完臉後有緊繃感=清潔徹底?
不少人都覺得自己長痘、不夠白都是因為清潔力度不夠,總喜歡選用強清潔力、深層清潔效果的潔面產品,以為洗完後面部緊繃就是清潔的徹底的表現。
事實上,洗完臉後有緊繃感,可能是肌膚已經產生過度清潔了,輕者肌膚含水量下降,肌膚出現乾燥,角質層受損;嚴重者則可能造成皮膚紅腫、脫皮,甚至紅疹、高原紅等現象。
一般來說,洗完臉後10分鐘左右,皮膚摸起來和平常一樣,不過度乾燥,也不油膩的,對你來說才是好的潔面產品。
五、正確的潔面步驟和方法
正確潔面5步走:
1.肥皂洗手,避免把細菌和污垢帶到臉上;
2.將潔面乳倒於手心,加適量清水揉搓出豐富泡沫;
3.將泡沫均勻推塗於面部,尤其是T區和U區,容易出油的位置,並輕輕揉搓;
4.用溫水、活水清洗乾淨,注意髮際線和下顎不要有潔面乳殘留。
5.用乾淨的毛巾,輕輕擦乾,再塗抹保濕護理產品。
Ps:不同膚質面部清潔指南
第一類:皮膚正常,皮屑不堆積,毛孔皮脂混合物排出狀態良好。
皮膚狀態較好,僅用溫水配合毛巾洗臉,肌膚也能維持良好狀態。
第二類:皮膚較薄,皮屑容易脫落,毛孔油脂分泌少。
適合用涼水洗臉,潔面產品儘量少用,即使用也要減半
第三類:皮膚偏油,毛孔出油多,有毛孔堵塞的情況。
最佳清潔方法,就是增加清潔次數,減少單次潔面乳用量,這樣才能兼顧肌膚不飲多次清潔而乾燥、毛孔不堵塞。
第四類:皮膚不油,但毛孔容易被皮屑堵塞,毛孔粗大、易長痘痘和粉刺。
這種膚質,單純用洗面奶加溫水清洗,難以達到有效的肌膚清潔效果。還得靠含有果酸、水楊酸等溶解角質的洗面奶和含有抗菌成分的潔面產品。
此外,勤快的面部濕敷,幫助毛孔油污軟化,促進皮膚代謝效率,也是日常必要的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