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索皴是由披麻皴演化而來的,運筆比披麻皴要長,畫面線條猶如解繩索,由此而得名。解索皴一般用中鋒畫皴法,運筆應乾燥且呈發散狀,淡墨濃墨混合而用,不可單一墨色,否則層次單一,缺少變化。
步驟01:蘸濃墨,勾勒出近處的山頭,線條上粗下細,上實下虛,墨色有濃有淡。
步驟02:勾勒出遠處的山頭,注意深遠關係的表現,線條講究統一中帶變化,在這裡是同一種線,不同的墨色。
步驟03:用淡淡的墨色,畫出最遠處的一座山頭。
步驟04:待山石外形確定之後,由近處的山頭開始皴畫、染色,皴筆中鋒曲線運筆,呈散髮狀,染法應為淡墨,否則「毛」的感覺會淡化。
步驟05:由近及遠,邊皴邊染,墨色逐漸減淡,在筆觸交互中體現出山石明暗起伏的氣勢,需強調的地方加以提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