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美談判收穫和轉機實屬不易,中國絕不屈從威脅

2019-10-12     中國網觀點中國

孫立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經濟室副研究員

中美第十三輪經貿談判:有收穫,還有了轉機

10月11日至12日,中美經貿團隊在華盛頓舉行第13輪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在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指導下,就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討論,並取得諸多實質性進展。兩國已考慮要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在中美關係不確定性日益上升的背景下,雙邊經貿談判取得積極進展,對穩定兩國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歷經1年半極其艱苦、「拉鋸式」的經貿談判,中美終於在本輪達成實質性共識,比以往更接近達成階段性協議。主要亮點如下:

關稅爭端顯著降溫。美方明確表示,取消10月15日對華價值25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稅率從25%提升至30%行動。美國國內各界對此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關稅凍結」有利於為中美後續談判營造良好氛圍。2018年3月以來,中美經貿摩擦的主要問題就是美國對華挑起的關稅戰不斷升溫,導致雙邊經貿關係螺旋式下降與惡化。美國當前做法將為雙邊經貿關係及時「止損」,也是積極地自救,避免美國經濟下行壓力陡增,最終跌入衰退的深淵。

中美第十三輪經貿談判:有收穫,還有了轉機

農產品貿易讓雙方獲益。中國將加大對美國農產品的採購是雙贏之舉。從中方看,此舉將有效緩解中美經貿失衡,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消費升級需求,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從美方看,可增加對華農產品出口,為低迷的農業發展注入積極動力。

金融與貨幣問題有望實現積極互動。中方本著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和對世界經濟負責的態度,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增強貨幣和匯率政策透明性。美方也相向而行,考慮糾正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的錯誤行為。2019年8月,正是由於特朗普政府在人民幣匯率上的錯誤做法,導致中美經貿爭端顯著升級。中美在金融與貨幣領域取得共識,有望為兩國經貿關係重回正軌注入重要積極因素。

其他關鍵問題累積共識。除上述內容外,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擴大市場准入、爭端解決等領域,中美也達成重要共識。部分內容將涵蓋在第一階段協議中,剩餘問題也將在後續談判中繼續磋商。這意味著,中美將繼續通過談判磋商的方式解決分歧,共同朝著達成最終協議的方向努力。確保後續中美互動在正確的軌道上前行。

中美第十三輪經貿談判:有收穫,還有了轉機

與以往不同的是,此輪談判不僅有重要進展,還出現了重要轉機。美方對華經貿立場,正在從「贏者通吃」向務實合作轉變。不再強硬地要求與中國一次性地達成全面貿易協議,而是分階段與中國累積共識,並達成最終協議。美國多位學者指出,特朗普對華貿易政策變得更加現實,明白馬上達成全面協議的困難性。這是個積極信號,有利於緩解兩國經貿爭端。事實上,過去12輪經貿談判幾經波折,是由美國錯誤的強硬立場造成的,回歸務實理性,才能讓後續談判真正見到曙光。

當前談判取得實質性成果,有利於中美經貿向好發展。習近平指出,中美經貿磋商團隊已在部分協議磋商上取得進展,雙方要妥善解決彼此關切,爭取就其他領域的問題取得積極進展。特朗普也表示,美中經貿磋商取得了實質性的第一階段成果,期望儘快確定第一階段文本,並可以在APEC期間與習主席共同簽署。

中美經貿關係實質性回暖的信號已經出現,成果來之不易。美方應與中國相向而行,做好後續第一階段談判文本起草工作,並早日開啟第二階段談判。事實上,我們也需要理性地看到,中美後續談判難度依然不小。兩國關稅摩擦風險仍不能完全排除,12月15日美國對華價值1600億美元產品加征15%關稅的可能性仍在。在執行機制、產業政策等重要問題上,仍需要中美付出較長時間、投入大量精力來尋求解決問題之道。期間,也不排除中美互動再起波瀾。

但是,當前的中美談判收穫和轉機實屬不易,世界各國高度期待中美早日達成協議,為低迷的全球經濟增長添加強勁動力。中美整裝再出發,是雙方共同肩負的國際責任。貿易戰沒有贏家。希望美方抓住機遇,且行且珍惜,與中國積極互動,做好互利共贏、造福世界大文章。 (責任編輯:郭素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3kiwW0BMH2_cNUg2E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