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期 |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昆明晉寧石寨山發現西漢時期的滇王墓葬,並出土了1套6件銅編鐘,因與「滇王金印」同墓出土,故名「滇王編鐘」。編鐘是鐘的一種,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實證,其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其多用於宮廷演奏,每逢重要的征戰、朝見或慶典等活動,才能使用。
滇王編鐘的紋飾在接納並融合中原龍紋形象的同時,也保留了地方原始圖騰的特點。滇人吸收了中原文化,讓滇文化有了龍的印記和對龍的崇拜。 滇王編鐘成為滇文化與漢文化融合的產物,佐證了中國傳統禮樂制度對西南地區的影響,也象徵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置身邊疆不斷融合、綿延發展的魅力。
本期音頻撰稿人:王雅芳
出品:雲南省博物館
執行部門:信息影像部公共服務部
監制:邢毅馬竹松李婭葉之聲
策劃、制作:鄭舒文 文編、排版:楊雯玥
主播:王雅芳攝影:楊成書
審校 :陳燕 審 核:邢毅葉之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2395fd361712c4212bdbb5be1899c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