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諦林審核/張子揚校正/知秋
受眾所周知的原因影響,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受制於人的窘狀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的關注。
雖然我國晶片市場規模持續壯大,正在成為世界第一大半導體市場,但在核心技術、核心設備以及核心原材料上仍然高度依賴海外進口。
例如EUV光刻機、大尺寸矽片、高端光刻膠,還有半導體產業鏈晶片設計環節最頂端的工具——EDA。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不僅在EDA軟體上受制於人,在另一款核心軟體上同樣如此,這款軟體當屬CAD。
日美法壟斷全球
如果說,EDA是集成電路產業金字塔頂端的軟體,那麼CAD就是工業製造領域金字塔頂端的軟體。
與EDA一樣,CAD同樣被應用於設計環節,但不同於EDA,CAD主要負責工業領域的工程圖設計。
毫無疑問,在這類尖端設計軟體領域,仍然是海外早早掌握先機,長期壟斷全球市場。
據公開資料顯示,1959年由麻省理工學院首次提出CAD的概念,經過四次技術革命後,全球CAD市場幾乎成為日美法企業的囊中之物。
自然而然地,包括達索、西門子等國際巨頭,牢牢霸占著中國CAD軟體市場,市占率一度超過90%。
面對海外巨頭的高度壟斷,我國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暗中突圍。
國產暗中突圍
12月8日中望軟體官方宣布,該公司於12月7日正式發布了,我國首款支持Linux系統的三位CAD/CAM軟體。
中望3D2022Linux專業版的誕生,意味著國產已經開始在3D領域發揮自主研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日美法國際巨頭對中國CAD軟體市場的高度封鎖局面。
誠然,中望軟體在西門子、達索等外企的壓制下,在國內市場只有不到10%的生存空間。
但據東方證券預計,在2023年全球CAD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2億美元,其中75%的市場正是中望軟體進軍的3DCAD方向。
或許不少讀者會很疑惑,在發展空間不到10%、國內外技術差距巨大、CAD軟體技術門檻極高的形勢下,為何中國企業還要堅持攻關。
工業軟體CAD為何如此重要?
在筆者看來,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CAD的地位太重要,我國必須掌握一定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雖然CAD的本質僅僅是一種輔助類圖文處理工具,但這個工具牽扯到機械、電子、航天、建築、化工等多個重要領域。
作為產業鏈頂端的核心設備,一旦海外對我國實施限制出口,或者直接斷供,我國上述領域的發展都將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防止這種極端情況的發生,CAD軟體的國產化替代勢在必行。
另一方面則是,全球正在走向完全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CAD的作用或者說行業地位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人工智慧、5G、量子計算風口的爆發,會帶動各個產業走向高度現代化,這意味著,CAD的應用市場會不斷擴大。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即便是普通的項目也會應用到這類設計軟體。
對此,東方證券研究所也給出了預測數據,在2028年,全球CAD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38.3億美元。
單從數值上來看,全球CAD的市場規模不算大,但就是這個不算大的市場,能夠撬動幾乎所有行業。
寫在最後
綜合來看,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和考慮,我國都需要在CAD軟體的突圍和趕超上多下功夫。
誠然,現階段國產CAD與進口CAD之間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但筆者相信,早晚有一天國產CAD會在強大內需動力的作用下,將中國市場從外資手中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