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女性應當以德國總理為榜樣,每天清晨為自己的丈夫準備早飯。"——古德勒克·喬納森
相信對於國際形勢有所了解的人一定不會對默克爾這個名字感到陌生,畢竟她可是德國第一任女總理並且成功連任四屆總理的傳奇女性,聽聞默克爾起床後的頭等大事,竟然是給丈夫阿希姆·紹爾準備早餐,整個世界都為之訝異。
其實讓人震驚的不僅是德國「鐵娘子」默克爾的行為,更是因為這個人是與她同居長達12年之久的二婚丈夫。據說,他們連結婚時都沒有舉辦婚禮,究竟其中有何緣由?
當代最成功的女性代表
"誰說女子不如男。"
2005年,安格拉·默克爾在德國基民盟與社民黨的共同推舉之下出任德國總理,她是德國首位女性總理,也是首位"出身東德"的總理。
安格拉·默克爾用自己出色的個人能力,征服了所有曾經對她有所懷疑的人。在她的領導之下,德國這個歐洲"發動機"成功扛過了歐債危機、難民危機和英國脫歐的浪潮。
當新冠疫情來臨之時,她的"錘子和舞蹈"並行政策使整個聯邦德國為之歡呼。她的支持率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這位總統卻表示2021年將會卸任,執政16年的鐵娘子終於累了,她想要與家人安度晚年。
自律,堅毅
"必須比其他同齡人更優秀。"這是默克爾兒童時期威嚴的父親最常叮囑她的一句話,她牢記心中並把這句話作為了自己畢生的座右銘。
默克爾的性格源自於家庭的影響,擁有理想的父親在她年僅一歲時放棄了西德優渥的生活條件,毅然決然地要做一個社會主義的牧師,因為父親的理想,她們舉家遷移到了東柏林。然而,東德社會殘酷的現實讓父親的牧師工作處處碰壁,身為教師的母親也找不到工作。
為了補貼家用,父母到處打零工謀生存,但卻仍未放棄對於生活的希望,默克爾在父母的教導下早早地就懂得控制、掩飾自己的情緒,直面所有的歧視。哪怕後來從政之時有人議論她的東德背景時,她也正面回擊道"真的有話可說的人,是連化妝都不需要的。"
受家庭影響的默克爾從小就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和同齡人不同。當身邊的同學都處於荷爾蒙躁動的青春期時,默克爾卻一頭扎進了書堆中。哪怕身邊同學譏諷她是"未接吻俱樂部的成員"她也不放在心上,反而會用更加犀利的話回懟過去。
擁有這樣堅毅、好學性格的默克爾非常順利地考上了德國萊比錫大學開始攻讀物理學,與之前不同,大學裡沒人在意她的出身。反而是這樣一個穿著樸素、勤奮好學卻又散發著自信光芒的女生深受老師們的喜愛。
僅僅歷時五年,默克爾就拿到了物理學碩士學位,這樣出色的成績並不足以令她滿意,她傳奇般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但她也不知道,在她追逐未來的時候,她的人生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段婚姻。
情竇初開
哪個男子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原來,默克爾離開父母過上了自由的生活後,曾在學校的酒吧中兼職調酒,那時的她沒想到在酒吧眾多的熟客中會有一個人成為她的第一任丈夫。
"或許是因為人格魅力,又或是因為志趣相投。"烏爾里希·默克爾眼中的這個沉默寡言但是不卑不亢的女孩如同渾身散發魔力一樣讓他深陷其中,他不斷地到默克爾的酒台前捧場。這個帥氣的男孩很快就引起了默克爾的注意。終於,在某天趁著默克爾剛開始營業的時候,他做她的第一位顧客,勇敢地向她表白了。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從來沒談過戀愛的默克爾被對方的真情打動了,從此獨來獨往的默克爾身邊多了一個影子。這個從小就獨立自主的女孩,第一次感受到了愛情的美好。和世間大部分情侶一樣,兩個人過上了如膠似漆的戀愛生活,兩個人仿佛有聊不完的話題,道不完的情愫。
"這件事現在聽起來非常愚蠢,但我當時步入婚姻時並沒有足夠的嚴肅考慮。"愛情遮住了默克爾的理性,兩個人的感情不斷地升溫發酵之下,默克爾面對烏爾里希的求婚時,半點猶豫都沒有便答應了。就這樣,23歲默克爾正式跟隨夫姓,安格拉·默克爾這個響遍全世界的名字誕生了。
人總要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代價。衝動過後,兩個年輕人還是要面對現實的考驗。首先迎來的便是物質生活的考驗,在結婚之前兩人各自租房住在萊比錫過著拮据的生活。幸運的是學校的校規會為學生夫婦提供一套小型的公寓,兩個人也因此不用擔心基本的生存問題。
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的感情出現了問題。原來,在他們畢業之後,雖然兩人都選擇從事物理領域的工作,但是兩個人的性格卻大相逕庭。安靜穩重的烏爾里希是一個十分溫柔的人,他十分享受自己的研究課題,經常安靜地呆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可苦壞了不甘平凡的默克爾,經歷過大學自由的生活之後,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渴望的是什麼,平靜得如同一汪死水的生活禁錮住了她的心。沉悶無趣的生活讓默克爾開始積極進行社交活動,她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接觸不同的圈子。
兩個人貌合神離的相處之下矛盾越來越多,隨著矛盾增多,隔閡也越來越多,但是他們又無從下手改變。慢慢地,本來互相依靠的兩個人慢慢漸行漸遠。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當烏爾里希得知默克爾接觸到政治之後,兩個人的矛盾終於激化升級。默克爾忍無可忍之下收拾好行李離開了兩人的小家,留下烏爾里希獨自發獃,不久後,兩人辦理了離婚。
離婚之後,默克爾沒有選擇改姓,繼續朝著自己的理想出發,在追逐理想的時候,她終於遇到了那個讓她重新墜入愛河,並且廝守一生的男人。
相敬如賓,相濡以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默克爾在受到第一段感情折磨之時,她的博士生導師量子化學家阿希姆·紹爾成為了背後那個一直支持她的人。與默克爾相同,紹爾也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同病相憐的兩人在默克爾畢業之後選擇了同居生活,受過婚姻傷害的兩人都十分默契地不提結婚的事情,但是兩個人互相給予的關心與支持,卻是之前的婚姻中未曾感受過的。作為量子化學家的紹爾性格驕傲孤僻,但是卻一直在默克爾身邊扮演著亦師亦友的角色,他就是默克爾背後最堅強的後盾。
紹爾為人非常內斂低調,雖然身為總理的丈夫,但是卻很少出現在各種活動和宴會之中。即使是在05年默克爾首次就職德國總理的時候,現場也沒有出現他的身影。
如此孤僻強硬的性格讓德國媒體對這位"總理丈夫"產生了怨氣和質疑。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如今16年過去了。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家媒體對於紹爾行為產生懷疑,他的所作所為極大地保證了默克爾政治生涯的純粹性。
默克爾夫婦在1986年同居,卻在1998年才正式宣告結婚。十二年的時間,結婚證書對於這夫婦二人來說與白紙無異,他們的生命和靈魂已經在十二年里交融在了一起。
"愛情誠可貴,友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愛情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但是從默克爾身上,我們看到了愛情存在的證據,那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也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愛情,一定是建立在雙方平等尊重的基礎之上,這樣的愛才不會迷失自我,也會更加純粹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