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是擁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雖然大部分人只知道「相對論」這三個字,對相對論的內容一概不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人類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但相對論卻並沒有讓愛因斯坦享有諾獎的榮耀。是不是相對論不夠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呢?
作為諾獎得主,愛因斯坦因為解釋了光電效應,拿到了1921年的諾貝爾獎,這也是愛因斯坦唯一一次得到諾獎。1921年,愛因斯坦發布了狹義相對論,1915年,廣義相對論也公諸於世,引起了物理學界的廣泛討論。一直到愛因斯坦去世的1955年,相對論已經問世30多年時間,這麼長時間裡,相對論都沒能得到諾獎評審委員會的認可。
諾貝爾獎從來沒有過一個人只能得一次諾獎的規定,比如居里夫人就得到了兩次諾貝爾獎。愛因斯坦去世以後,不少學者都對愛因斯的相對論沒有獲得諾獎而耿耿於懷。有人專門做過統計,僅從1910年到1922年,愛因斯坦曾被提名諾獎達到60人次,其中的大部分都跟相對論有關。
後世有學者認為,愛因斯坦一生有許多成就,其中至少有三項是諾獎級別的,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布朗運動統計,還有相對論。尤其是相對論,面對這麼多次提名,諾獎委員會為什麼就是不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授予諾獎呢?
這或許跟諾獎的規則有關。當年諾貝爾的遺囑中說,諾貝爾獎主要獎勵的是重大的「發現或發明」,對於一些宏大的科學理論,諾獎一貫諱莫如深。這些重大的科學理論,一般都未得到實驗的充分認證。比如霍金,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但一輩子也沒得到過諾貝爾獎,因為霍金提出的黑洞和霍金輻射等理論,還需要充分的驗證作為證據。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更是太過超前,它提出的光線引力偏折、光頻引力紅移,引力波等概念,在當時缺乏充足的證據支持。而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則有巨大的實用性,愛因斯坦因此獲得諾獎,其實也是諾獎委員會的一次妥協。
大家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