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為藉口,宣布退約,現在開始光明正大的發展自己的中導力量了,已經上馬了數個項目,部分項目已經進行試射等工作,速度絕對不象是剛剛起步,但是發展有關的裝備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主要是費力費錢,更費時間。
美國標準6都成公司標誌物了
現在美軍嫌重新研發中導飛彈太慢,已經數個代替方案,其陸軍準備的選擇之一:直接拿標準6防空飛彈改裝為戰術飛彈,以滿足美國陸軍對射程超過500公里的戰術飛彈需求。
不管怎麼說,標準6/SM-6飛彈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原本為一款遠程防空飛彈,採用標準-2/SM-2Block IV飛彈的彈體加AIM-120技術的主動雷達導引頭,速度飛行為3.5馬赫,最大射程400公里,可以攔截30公里高度內的各種目標。
美國巡洋艦
本身擁有不錯的改裝潛力,主要是個頭較大,彈重1500公斤,全長6.55米,彈徑533毫米,如果對其改裝的話,在技術上將相當簡單,只需要換裝一個制導系統,再對戰鬥部進行一下變更,原針對空中目標的破片戰鬥部不合適了。
其實,美國早相中的標準6飛彈,海軍在缺少反艦飛彈的背景之下,已經決定將其改裝為反艦飛彈,如今變為陸軍戰術飛彈也一樣沒啥意外的。
實彈試射
由此可見標準6飛彈被美軍玩出了花樣,先客串反艦殺手,再變陸軍戰術飛彈。從技術上來講,不僅技術上簡單,而且效果還非常明顯,通過彈道的優點,對發動機的調整,可以達到增加射程的目標,400公里只能說是下限,也許實際射程可以過到600公里以上,甚至更遠。
還可以利用現有的條件,本身為已經相當成熟的型號,許多技術開發工作可以省去,從而節省大量時間與成本,生產工作也可以利用現有的生產線,也可以採用許多現成的技術與設備或部件,又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美方的介紹
總之,與完全重新研發新飛彈相比,在成本與技術上更能被接受,一個不錯的選擇了。也許關鍵就在於能否克制俄軍呢?這款飛彈雖然在各方面有不少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那就是實際成本不會太便宜,標準6飛彈本身就不是什麼便宜貨,又要為陸軍專門開發地面發射系統等, 綜合成本不會太便宜,據說這個項目將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
以美國陸軍目前的軍費開支來說,想要承擔起價格昂貴的中導系統的話,還是有相當大的難度,在技術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就在於這款飛彈並非陸軍戰術飛彈,而是一款源自防空飛彈的型號,在性能上受到一些先天性的限制,比如,3.5馬赫的速度,對於近程彈道飛彈來說速度有點明顯偏低,還有其高空彈道特性,那麼被攔截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升空了
目前俄制的S400等系統已經具備了針對高空高速目標的攔截能力,這款飛彈想要實現成功突破,那就有點難度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款飛彈只是應急性的,解決了有與無的問題,不能把技術達到一個新高度。
這只是目前美國陸軍的諸多選擇之一,還有其他的方案,到底哪個方案更為理想,也許是美軍馬上必須要做出決定的事情,所以大家只能期待這個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