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塗彥平
編輯 / 張 南
「我知道,中文有一個詞,叫『寶馬香車』。所以,如果你問我們的5系怎麼樣?你看,很久很久以前,中國的古人就已經告訴你了——寶馬,真的很香!」
11月17日,廣州車展首日,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高翔(Sean Green)現身寶馬展台發布會,全程用中文致辭。
自今年11月1日起,高翔升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執行長,全面負責寶馬集團大中華區業務,包括協調寶馬集團在中國的合資企業。
高翔2014年來到中國,在中國生活的近10年里,他熱愛中國文化,能說一口流利地道的中文,算得上是一位「中國通」。高翔的履新正值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加速期。
2023年前10個月,寶馬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11%,達到78568輛。
本屆廣州車展,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全球首發,並且BMW 5系在歷史上首次推出了創新純電動BMW i5。BMW i5的推出不僅鞏固了寶馬在中大型豪華轎車細分市場的地位,更強化了寶馬在純電豪華細分市場的布局。
目前,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市場推出BMW i3、i4、iX1、iX3、iX和i7。算上BMW i5,寶馬在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達到7款,幾乎覆蓋所有主要細分市場。
自1972年誕生以來,BMW 5系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000萬輛,被譽為全球最成功的中大型豪華行政座駕。
2003年,第五代BMW 5系開始在中國生產。20年來,BMW 5系已積累超過200萬中國用戶。其中,現款5系有大約110萬中國用戶。
創新純電動BMW i5
此次全球首發的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是第八代5系。最大亮點是同時帶來燃油和純電車型,不僅有BMW 5系,還有創新純電動BMW i5,為消費者提供豐富選擇。
在燃油版車型中,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加持48V輕混技術,最大功率達190千瓦,峰值扭矩400牛·米。
創新純電動BMW i5採用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以及寶馬最新充電技術,比如電池預加熱管理,並支持高功率充電服務。BMW i5長軸距版的續航里程最大可超過700公里。
此外,還首次引入M車型——純電動BMW i5 M60,雙電機可輸出820牛·米扭矩,零百加速時間為3.8秒。
全新BMW 5系的轎跑風格車身造型極具辨識度,車長達到5175毫米,軸距3105毫米,車頭與窗線大幅抬升。
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專屬、伴隨7系問世的後排娛樂系統讓人印象深刻。BMW懸浮式巨幕自頂篷自然延伸,將後排空間打造成一個專屬私人影院,配備8K超高清晰度、31英寸巨幕,並支持32:9全景播放模式,還引入了華為應用市場,讓用戶能自主增選應用程式。用戶可在後排實現投屏玩遊戲、播放視頻、參加會議等多種功能。
全新BMW 5系應用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帶來了BMW全球首推帶視線確認的自動變道功能。在高速和封閉道路上60—180公里/小時的時速範圍內,該功能通過對駕駛者眼神和頭部動作的追蹤,幫助駕駛者在符合變道條件時,只需看一眼後視鏡,即可實現變道。
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在技術上已具備拓展至L3級自動駕駛的能力,寶馬中國研發團隊也在加強L3級自動駕駛的本土化研發,為今後L3級自動駕駛功能在中國的適配和應用作準備。
作為一款因中國而生的車型,全新BMW 5系長軸距進行了全方位的定製,擁有獨有的造型、獨享的配色、專屬的裝備、本土化的數字應用,還首次推出了流金飾板。
在高翔看來,全新BMW 5系油電齊發,一方面實現了寶馬主流車型的全系電動化,另一方面以數字智能領域的突破性創新,成為寶馬未來出行願景的最新力證。
根據寶馬官方消息,全新BMW 5系將在2024年1月底上市,並陸續實現交付。
2013年,寶馬首款電動車BMW i3上市,開啟了一個電動化新時代。
十年之後,寶馬在電動化上已經取得亮眼的成績。
寶馬正在對全系產品進行全面電動化。隨著BMW i5的推出,寶馬純電動車型將覆蓋幾乎所有主要細分市場。
BMW 5系投產在即,高翔表示:「雖然我們不知道消費者會更喜歡燃油版還是純電動車型,但生產規劃對我們的壓力不大,因為柔性生產能力使我們能夠在很短時間裡面完成切換。」
這種油電切換的柔性生產能力,在電動化轉型期尤為重要,而這正是寶馬的優勢所在。
BMW超級充電站
寶馬正在加快構建充電生態體系,以滿足更多場景的充電需求。截至今年10月底,BMW公共充電網絡在全國接入超過58萬個公共充電樁,覆蓋320多個城市。
今年8月,寶馬發布BMW超級充電站,大功率充電樁最高支持600kW充電功率。3個月內,寶馬落戶了包括廣州之內的9個城市10個站點,預計到2023年底將建設約50個寶馬超級充電站。
面向未來,寶馬集團已經有了清晰的電動化規劃,預計將於2025年在全球交付第200萬輛純電動車。到2030年,寶馬集團至少50%的銷量將來自純電動車型,屆時電動車累計銷量將達1000萬輛。
其中,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將不言而喻。
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
寶馬在中國的投資正在加速。就在今年11月22日,寶馬瀋陽生產基地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建築正式封頂。這是為2026年起在瀋陽投產純電動BMW新世代車型而建的配套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與此同時,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研發體系正在升級。
今年5月,華晨寶馬瀋陽研發中心二期擴建項目啟用,19個新實驗室中有17個專門用於測試新能源車,進一步強化了寶馬本地化新能源車全流程開發和驗證能力。
今年7月,寶馬集團新上海研發中心啟用,並升級為寶馬集團亞太科技中心。該中心和寶馬在北京、瀋陽和南京的研發中心一起,構築寶馬在德國之外最完備的研發體系。
在當前的汽車產品中,人機互動是數字化用戶體驗的核心之一。而中國是寶馬在德國之外唯一設立Skylab人機互動設計團隊和Usability Lab用研實驗室的國家。
過去3年,寶馬在華研發團隊人數增至3倍。如今,已擁有3200多名人員從事研發和創新相關工作。
有理由相信,中國在寶馬的全球研髮網絡中也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這兩年寶馬要持續加大對中國研發的投入?
高翔表示,中國市場日新月異、變化很快,寶馬持續升級在華研發體系,並將數字化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的研發重心移到中國來,提高速度,以便更好更快地滿足中國客戶需求。
換句話說:寶馬不是把德國工程師搬到中國上班,而是要在中國本地培養起強大的研發團隊。
在寶馬任職期間,高翔深入一線,跑遍了幾乎中國所有的BMW經銷商和中國的大部分省市,與合作夥伴進行交流。擔任新職務以來,他將大部分時間用於和慕尼黑總部溝通未來的產品和戰略,因為中國市場對於寶馬集團未來的發展和總部的決策將起到關鍵作用。
另外,他的前任高樂(Jochen Goller)已經返回德國總部,加入寶馬集團董事會,將參與總部關於未來產品和戰略的決策。這對於中國市場影響寶馬集團未來的決策和產品發展也將是一個利好。
隨著電動+智能出行的圖景越來越清晰,寶馬集團繼續堅定推進在華戰略,並將中國市場經驗反哺全球,在中國取得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以中國創新推動全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