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日旺是否會走出一條不同於許家印的路。
作者|王欣
編輯|王博
越南首富潘日旺是有造車夢的。
創辦新能源車公司VinFast、進入美國市場、登陸納斯達克、股價暴漲、成為全球市值第三車企、吸引全球目光。
這種爽文主人公的劇情,真實發生了。
但是,好景不長,不到一個月,VinFast就跌破了發行價。如今,VinFast市值僅剩152.29億美元,相較最高點已蒸發1900多億美元——超過了一個英特爾的市值(約1531億美元)。
在電影《華爾街2:金錢永不眠》中,投行大佬詹姆斯身邊總跟著一位拄著拐杖的年邁老人——他的招牌動作是吹口哨,用手比劃空氣中的風。這個動作就像是在說,市值和股價「隨風而來,又隨風而去」。
同樣出身普通家庭,同樣是房地產起家,同樣是造車,同樣有著宏偉夢想,同樣是市值蒸發,這很難不讓人把潘日旺和許家印聯想起來。
10月16日,VinFast執行長黎氏秋水錶示,該公司計劃從印尼開始大舉進軍東南亞市場,並預計最終將籌集「大量資金」,以推動其全球擴張計劃。
一場華爾街資本的泡沫,快速破滅,但「越南許家印」潘日旺的造車夢還沒有醒來。
1.華爾街資本造夢
VinFast上市,圖片來源:納斯達克
2023年8月15日,越南第一家新能源車品牌VinFast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形式登陸納斯達克。這家公司成立於2017年,是越南最大上市企業之一Vingroup的控股子公司,可以說肩負著越南民族汽車產業的希望。當時,作為公司創始人的潘日旺放出豪言,將特斯拉設為對標企業。
但是,VinFast在二級市場上並未完全按照特斯拉的「劇本」來演。
上市第一天,VinFast股價大漲254.64%,收盤總市值約為857.9億美元,超越通用汽車、寶馬汽車等一批傳統汽車龍頭企業。
9個交易日後,VinFast公司進一步創造紀錄,8月28日收盤總市值超過1900億美元,盤中市值一度超過2100億美元。上市僅10天,VinFast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值車企,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汽車。
VinFast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的速度有多誇張?特斯拉花了3600個交易日才達到2000億美元市值,而英偉達花了超過7700個交易日。
然後,就是「震驚」市場的暴跌。
VinFast股價走勢,圖片來源:百度股市通
歷經了過山車式的股價波動後,10月5日,VinFast交出了上市後首份財報。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4.17億美元,凈虧損為11.2億美元。VinFast在2023年二季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截止今年上半年,公司僅交付了11315輛汽車,甚至其中的7100輛還是賣給了母公司Vingroup控股的計程車子公司Green and Smart Mobility。VinFast預計2023年交付4萬輛車到5萬輛車,但目前實際進展還不及計劃的四分之一。
魔幻的資本故事背後,離不開創始人潘日旺(Pham Nhat Vuong)的「神來之筆」。因為潘日旺主要通過他的企業集團Vingroup JSC控制著VinFast 99%的股票,僅留下了一小部分流通股供其他投資者進行交易。這意味著即使潘日旺本人操作相對較小規模的交易,都有可能對股價產生重大影響。
這1%的流通股饒有意味。促成股價大漲的直接原因,與VinFast不到1%的流通股數量密切有關,這意味在幾乎沒有做空壓力下的情況下,大大提升了炒作股價的容易度。
但這同時也為潘日旺本人帶來了巨額的收益。潘日旺擁有該公司99%的股份,身家飆升了390億美元,使他一躍成為世界第16大富豪、亞洲第5大富豪。
財富來的也快,去的也快。VinFast股價的驟升驟落,創造了近年來最大的電動汽車泡沫。Poise Investment的經濟學家謝里夫·鄂圖曼表示:「VinFast公司的股價所經歷的變化,與特斯拉、尼古拉等電動汽車公司的股價在幾年前所經歷的變化並無不同。我們看到的是,股價因人們對電動汽車行業的熱情而出現投機性的大幅上漲。」
美國某投資銀行人士高凱向「甲子光年」表示,VinFast突然變成了稀缺品的原因主要有:低流通量、散戶投資者的湧入、華爾街缺乏成長性資產投資主題過久,並且越南當地製造業水平仍然貧瘠,過於透支了越南當地汽車市場的想像力。
另一家電動汽車製造商Lucid和VinFast如出一轍,同樣在打擊華爾街投資者的信心,過去,Lucid和Rivian一度被視為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如今,Lucid已從2022年11月時55美元/股的高點,又跌至目前僅5美元/股的水平。
儘管劇本不太一樣,但資本造夢的本質是相通的。
2.重走許家印來時的路
潘日旺的「別稱」有很多,「越南許家印」「越南李嘉誠」「越南王健林」,還有他最喜歡的「越南馬斯克」,但如今來看,「越南許家印」的標籤更符合他。
VinFast創始人潘日旺,圖片來源:Yahoo
潘日旺出生在越南一個普通家庭,常年旅居俄羅斯的莫斯科和烏克蘭的哈爾科夫。當時,潘日旺湊了1萬美元,開了一家越南餐館。之後,他靠創辦一家名為Technocom的食品公司,並推出速食品牌Mivina——這個業務後來被雀巢以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由此,潘日旺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房地產這一塊,潘日旺要比許家印更早躬身入局。2002年,潘日旺回到越南,在河內創辦了Vincom——從事大型購物廣場、高端寫字樓和公寓開發的企業;此後又創辦了Vinpear——專注於酒店、豪華度假村、海灘別墅、水上樂園和高爾夫球場等旅遊娛樂的地產項目。2012年,Vincom和Vinpear合併,Vingroup(溫納集團)由此誕生。
2012年時的越南經濟並不景氣,彼時的GDP增長率只有5.03%,遠低於年初6%至6.5%的目標。可潘日旺不以為然,他在越南各地的豪華房地產開發中繼續投入了近4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這是當時越南其他房地產商都不敢想的事。
潘日旺對此的回應更是令人咋舌:「就算現在給我100億美元,我也會全部投在建設里,越南的需求太多,我要蓋的房子也很多。」
潘日旺想要的遠不止這些,如同Vingroup一位高管描述的,實現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全商業景圖」。目光所及越南之處,幾乎都有潘日旺的商業版圖。Vingroup的迅猛發展,如同不斷長出的藤蔓枝條一樣,將商業觸角逐漸伸到地產、工業、農業、零售、汽車......
潘日旺和許家印一同開啟造車計劃的時間線相近,如同許家印一樣,潘日旺也信奉「買買買、大大大、好好好、圈圈圈、合合合」的大手筆輸血造車策略。成立當年便花費15億美元建造工廠和研發大樓,並發布了兩款車型,但反響平平。首戰失利後,潘日旺很快走起了貼牌路線。2019年6月,Vingroup就與通用汽車簽訂合作協議,獲得了通用在越南的生產線。
為了全部布局VinFast汽車事業,潘日旺從通用、博世、特斯拉挖來了專家和高管,招兵買馬組建了團隊。潘日旺當時是這樣說的:「按照國際常規標準,造一輛汽車需要27-54個月,我們只需要18個月。不是因為刪減了細節或流程,而是我們大量招募專家,與數十家科技公司合作。」
類似的話許家印也說過,那時恆大還沒倒下。他在4年前稱,恆大造車要用3年到5年的時間,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潘日旺:「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全球矚目的工業品牌,現代和豐田都做到了,為什麼越南的公司不行?即便我們不能做到世界最好,至少也要有一個世界排名前五或前十的公司。」
許家印:「恆大是做房地產的,在造車方面『一無所有』。我們要實施換道超車,就要走一條不尋常的路,走一條世界歷史上所有汽車企業都沒有走過的一條路。」
潘日旺的造車願景像極了許家印,恆大作為前車之鑑,高舉高打的激進策略讓恆大債務纏身,昔日許家印的首富風光不再,如今處境也讓人唏噓。這讓人很難不產生聯想,潘日旺會不會是下一個許家印?
比方說,成立6年至今,潘日旺帶領VinFast走上了一條燒錢道路。至今,Vingroup在VinFast上的總投入超過了66億美元。但潘日旺卻認為這種燒錢行為是「明智之舉」和「計劃中的虧損」,直言不在乎利潤,他會更想專注於打市場份額。他還表態,「當我們看到電動汽車領域的機會時,我們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恆大在燒光了錢後,走到了變賣資產的結局,潘日旺不會不知道。
潘日旺和許家印也有一些不同。潘日旺素來低調,公開消息不多,也很少接受媒體採訪,甚至是位節儉的首富。有消息稱,他有一條皮帶用了29年,不過後來他在一次採訪中糾正說:「不可能那麼長時間,也就10年左右。」
潘日旺並不避諱去談失敗,他曾在受訪時講到自己在學生時期失敗的經商經歷:夾克衫進口的生意最初讓他賺了很多錢,但越到後來損失越多,最終讓他背上了4萬美元的「巨額債務」。
倘若潘日旺的VinFast最後淪為了第二個恆大,折戟於造車的汪洋,不知道他會不會還像談及之前那次失敗那樣說:「要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雖然經歷了很多打擊,但是每一次都讓我變得更聰明。」
如果再去翻看2013年時的全球億萬富豪榜,除了宗慶後、李彥宏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企業家,你或許未曾料到,榜單中第974位的潘日旺,會成為首位上榜的越南人,這甚至要比許家印還要早4年登頂所在國家的首富位置。直到2022年,潘日旺繼續以62億美元的身家霸榜,在越南首富這個位置蟬聯了9年。
他或許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
3.未到「夢醒時分」
「企業家的道路不是一條直線,會有起伏,但你需要致力於正在做的事情,才會成功。我們的使命是讓每個人都能使用電動汽車,與價格相似的同類車輛相比,我們的車輛擁有更多的功能和技術。」
在納斯達克敲鐘儀式後,VinFast執行長黎氏秋水如是說道。
黎氏秋水當時很動情,「這正是美國的精神,你總是擁抱創業,擁抱挑戰現狀,擁抱創新和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覺得自己非常適合這個市場,我們認為這裡的消費者會喜歡我們的。」
雖然後面發生的股價大幅波動以及財報透露的負面信息,讓這些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從這些話中,也可以感受到潘日旺造車夢之切。
按照潘日旺的規劃,VinFast當下已經來到了進軍全球市場的階段。因此,VinFast在2022年時豪擲了40億美元,宣布要在北卡羅來納州建立汽車工廠,計劃年產數十萬輛電動車。美國當地政府很開心,認為VinFast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就為VinFast爭取到了在當地銷售電動汽車的許可。現在,VinFast已在美國開始銷售兩款純電動SUV——VF8和VF9。
VinFast專賣店與展示車輛,來源:VinFast
VinFast在加州銷售的VF8車型起售價為46000美元,而這與特斯拉或者Lucid等主要競爭對手的汽車售價相比,並未便宜多少。所以不少專家會認為,VinFast要實現其在未來打入美國市場的計劃,的確存在一定的難度。
還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汽車的購買者有資格獲得價值7500美元的聯邦稅收抵免,而VinFast汽車的購買者則無法享受此項優惠,因為它並非美國製造的。
VinFast成為首家向美國出口汽車的越南公司的同時,由於受到業界的差評,並因潛在的安全問題召回了車輛。
比如在美國銷售的第一款電動汽車VF8,3月份在美國加州開始銷售,5月就開始召回。原因包括中控熒幕存在軟體錯誤,導致開車時熒幕一片空白。且VF8沒有設置儀錶板,僅有一片中央熒幕和抬頭顯示器。
一位美國車評人評價駕駛體驗就像「一輛距離推出還有一年的原型車,它需要大量的改進工作。最令我震驚的是,這是一輛已經開始上市銷售的、車主們得自己掏錢去買的汽車」。
同時,與潘日旺造車願景相悖的,是越南貧瘠的製造業生態。 在VinFast成立之前,越南甚至沒有汽車工業,直到1991年越南汽車工業才真正形成,並從此開始集中發展。如果硬要對比,這確實要比東南亞其他國家晚了大約30年,所以,Vinfast成立初期一度不被看好。
由於2022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所以VinFast才將公司上市時間推遲到了2023年,但它是否能完成所說的全球6.5萬份預購訂單,並在2026年之前每年銷售75萬輛電動汽車,目前尚不清楚。
這樣來看,潘日旺的造車夢很難圓滿。危機已經浮現,潘日旺又該如何應對?
而VinFast執行長黎氏秋水最新給出應對方案是——繼續擴張。她認為,東南亞市場有很大的潛力,各國政府正在積極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 「我們打算積極進入東協,從印尼開始。」據彭博社報道,VinFast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進入歐洲市場。
這背後,沒有潘日旺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在經歷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後,潘日旺自然不希望未來的結局是「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他的造車夢還在持續。
(封面圖來源:電影《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