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最怕腰酸背痛」,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長時間開車、久坐、缺乏鍛鍊等,腰痛正在變成「流行病」。不僅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群體也有一定的年輕化趨勢。
一出現腰痛,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腰椎間盤突出了。但其實,導致腰痛的原因有很多,腰椎盤突出只是小小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據統計,在所有引起腰疼的疾病當中,腰椎間盤突出症只占4%左右,那導致腰痛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1
引起腰痛的骨科疾病
不少骨科疾病都可能出現腰痛的症狀,一定要做好區別,對症治療。
1
腰椎間盤病變
當椎間盤沒有血液供養,並失去自我修復能力,開始退化時,就很容易出現結構的改變:
當其中的髓核流出外層纖維環,就是所謂的腰椎間盤突出;
若髓核還未流出,則是椎間盤膨出;
若髓核不僅流出還游離到椎管內,則是腰椎間盤脫出。
腰椎間盤突出的典型症狀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等腹壓突然增高時,疼痛加劇;
腰椎間盤膨出會出現下腰疼痛,但症狀較輕;
腰間盤脫出則會伴隨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
小貼士:一般來說,症狀較輕的腰椎間盤膨出可以不用治療,日常生活多加註意保護腰椎即可;而腰椎間盤突出也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如理療、推拿、用藥等;而脫出情況則可能要手術。
2
小關節紊亂
小關節位於椎間盤後方,左右各一,與椎間盤形成了三角的穩定關係,對於腰椎支撐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旦小關節損傷,腰椎的穩定關係就會遭到破壞,繼而出現腰痛,並向臀部發射,且疼痛在活動腰部、翻身起床時更為明顯。
3
椎管狹窄
腰椎中間有一個被骨頭圍起來的椎孔,裡面有脊髓和神經通過,當其發生增生,如骨刺、骨贅等,則可能會壓迫神經出現腰痛,且疼痛性質多樣,可為酸痛、麻痛、脹痛、放電樣及燒灼樣疼痛。
另外,也可能出現走路時間接性跛行,站立或蹲坐休息後好轉的情況,嚴重時甚至伴有小便不凈、大便不能自控現象。
4
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常見於經常彎腰工作、伏案工作的人群,現在也見於經常熬夜上網的年輕人。腰背部的肌肉、韌帶、關節囊這一類的軟組織產生了疲勞性的損傷,導致無菌性炎症,而出現腰痛現象。
腰肌勞損導致的腰痛的特點為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且勞累時加重,休息後緩解。
5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患者的骨基質減少、骨的機械強度減低,很容易因輕微的外力導致骨折。
骨質疏鬆較為嚴重的人,一般喜臥、坐,也可伴有全身酸痛,尤以腰部明顯,並向臀部和下肢放散,部分人肋骨和腹部也會有疼痛感;而且長期的骨質疏鬆不加應對會出現身高變矮的情況。
2
引起腰痛的非骨科疾病
1
心絞痛
心絞痛其實是心臟血管堵住了,血流供應不足、心肌缺血產生疼痛。而腰背痛其實是一種牽涉痛,心臟出現問題,疼痛感有時候可以放射到整個後背,與此同時還會伴有胸骨後壓榨感、悶脹感或窒息性疼痛。
2
腎病
腎在人的腰部,因此,一旦腎臟出現病變,也可能出現腰痛。
像一些非感染性腎臟病,如:急性腎炎、腎腫瘤、梗阻性腎病、多囊腎等,會出現腰部一側或雙側鈍痛;
像腎下垂、慢性腎盂腎炎、尿路靜止結石等,通常是間歇性酸痛,疲憊時感覺加重,休息後能緩解;
像細菌感染引起的腎臟疾病,如:急性腎盂腎炎、腎膿腫或腎周圍膿腫等,腰部會發生持續時間較長且痛感劇烈的脹痛,大多數為單側腰痛。
而由腎和輸尿管結石引起的往往是絞痛,並向下肋腹部、下腹部、大腿內側放射,有時還伴有血尿。
3
盆腔炎
當子宮的骶韌帶出現炎症的時候,會波及到骶韌帶或者刺激到後腹膜而引起腰痛。同時往往還會出現下腹痛、噁心、嘔吐、腹瀉、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嚴重的甚至會出現高熱現象。
4
癌症轉移
正常人的身體骨質非常密實,有一定的彈性,可以起到脊柱支撐的作用。一些癌症患者的第一症狀會表現為骨轉移後的劇烈疼痛,集中在腰椎附近。
幾乎所有的癌症都有可能發生骨轉移,比如胰腺癌、肺癌、腸癌、胃癌、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宮頸癌、子宮癌等。
如果您的腰疼符合持續加重、夜間尤甚、伴隨莫名其妙的乏力和消瘦等表現,應懷疑身體其他部位是否出現了疾病,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
3
「2+2」養好腰椎
日常的一些不良姿勢或者強度過大的體力勞動,很容易造成腰部損傷;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脊柱、腰椎的老化不可避免,因此,注意腰部肌肉的鍛鍊,能減緩其衰老,有效防止腰部損傷。
1
功能鍛鍊
以加強腰腹肌肉和下肢肌群的力量為主,能減少腰椎受損的機率。
扶牆拱腰:雙手扶牆,兩腿併攏站定,使勁將腰部、臀部往前拱動、擠壓,到極限後收回。重複此動作15次。
簡易平板支撐:先趴在瑜伽墊上,膝關節著地,用胳膊肘把身體撐起來,肘關節和膝關節兩個點支撐地面,把骨盆推高。每次做兩組,每組30-45秒。
2
營養素補充
鈣+維生素D:人體鈣質不足或流失過快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因此補鈣是減緩骨質疏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維生素D能減少鈣質排泄,促進鈣質的吸收。
通過蛋、乳類及其製品、豆類及其製品、乾果等都可以補充鈣質;而蛋黃、蘑菇、海產品、堅果等則維生素D豐富。
氨糖:椎間盤老化,主要是其中的軟骨板變薄、鈣化、無法再生修復,而氨糖則是軟骨的主要營養素,因此補充氨糖能夠減緩軟骨病變。
氨糖主要存在於蝦、蟹等殼中,日常飲食較難獲取,可以通過膳食補充劑補充。
來源: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