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意!時隔17年再次訪華,菲佐去往一家中國民營企業

2024-11-05   政知新媒體

正在中國訪問的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最新一項公開行程是在安徽。

10月31日至11月5日,菲佐應邀訪華。這是17年來斯洛伐克總理首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也是菲佐本人時隔17年再次訪華。

11月4日,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在合肥與菲佐舉行工作會談。值得一提的是,在皖期間,菲佐一行參訪了國軒高科(中國)總部、國軒大眾UC工廠。

此次訪問前,菲佐強調,中國之行是他「2024年最重要的出訪」。

參訪一家中國新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為何會成為這位總理「最重要出訪」中的一項「重要行程」?

背後有深意。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中斯建交75周年,斯洛伐克也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之一。

從貿易領域看,中斯貿易額連續3年突破百億美元。斯洛伐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國則是斯洛伐克在歐盟外最大貿易夥伴。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年,兩國貨物貿易總額由斯洛伐克剛剛獨立時的4090萬美元增至115.3億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企業在斯投資超過6億美元,在斯創造了5000餘個工作崗位

「尋求與中國進一步開展經濟合作的機會。」在向斯洛伐克議會介紹此次訪華行程時,菲佐如是說。

時隔17年再次訪問中國,菲佐帶來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斯洛伐克企業代表團,包括多位內閣成員和80名企業家,旨在表明斯方對發展對華關係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意願。

在與中方領導人會見時,菲佐表示,要與中方深化經貿、投資、互聯互通、綠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

劃重點:綠色能源。

一個重要背景是,在10月4日的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投票中,斯洛伐克是投票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國家之一。

菲佐表態稱,對中國電動汽車加稅是不明智的做法,會對歐洲自身造成極大損害。他反對與中國打貿易戰,「中國電動汽車領先歐洲,中國的先進產能可以幫助歐洲提高生產率」。

斯洛伐克是歐洲重要汽車生產國和世界人均汽車產量最高的國家,汽車工業是斯洛伐克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占其工業總產值的一半。

當前,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在斯洛伐克的銷量占比為3%左右,低於歐洲平均水平。斯洛伐克電動汽車協會預計,到2025年,斯洛伐克電動汽車註冊量增長率將達10%,到2030年將達39%。

在此背景下,斯洛伐克一直希望引進先進技術生產電動汽車。

與保護主義相比,合作雙贏顯然是更好的方式。

此次菲佐在安徽參訪的國軒高科是一家新能源電池企業,是全球極少數擁有全產業鏈製造能力的電池企業之一,其產品廣泛應用於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

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國軒高科與斯洛伐克電池製造商InoBat公司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計劃在斯洛伐克建設一個電動汽車電池廠,於2026年開始生產。項目總投資12.33億歐元,將為當地增加1300個就業崗位。

斯洛伐克經濟部曾表示,該電池工廠的建設有助於推動汽車行業的電動化轉型,對斯洛伐克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國家經濟增長都至關重要。

此次與梁言順和王清憲舉行工作會談時,菲佐明確提出,希望以此次訪問為契機,加強與安徽交流交往,圍繞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挖掘合作潛力。

中斯兩國經貿合作,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資料|新華社、環球網、安徽日報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