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牙齒,暴露了他的人生狀況

2024-01-17     布衣粗食

原標題:一個人的牙齒,暴露了他的人生狀況

老祖宗留下一句俗語:「三十八齒者,王侯;三十六齒者,卿相;三十四齒者,朝郎巨富;三十二齒者,中人,福壽。」

數一數牙齒的數量,就能夠知道一個人將來可以成就什麼。

在《水滸傳》里,用一句「三十六個牙齒捉對兒廝打」來描述了洪太尉的形象。

當然,關於古人的話,我們只能參考,具體如何,還得與時俱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細細觀察,就會發現,一個人的牙齒,暴露了他的人生狀況。

01

「喜歡大金牙」的人,是低層次的人。

在很多年之前,人們修補牙齒的技術不夠好,常常用金子、銀子、銅等來包裹牙齒。

因而,從修補的牙齒的材料來看,就知道此人的富有程度了。

鑲著金牙的人,往往是有錢的體現。

可是有的人,故意用金牙來出風頭,炫耀自己一番,這就不一定是有錢了,而是好面子的體現。

我們通常把有大金牙的人,當成庸俗,低層次的人。很多電視劇里的角色,都說明了這一點。

《南海歸墟》的劇情里,有個大金牙的角色,就是一個盜墓賊。

作為平常人,把牙齒弄整齊,並且顏色都是白白的。若是對大金牙很熱衷,人的層次就低級了,大眾臉但不是真正的胖子。

02

「伶牙俐齒」的人,常常招惹是非。

《南亭筆記》中有一個故事,說康熙晚年,牙齒掉光了。

他和幾個妃子一起釣魚。

一隻烏龜跑過來,咬住魚鉤,但是很快就脫鉤,跑了。

有人順口就說:「王八跑了。」

皇后接著說:「應該是沒有牙齒,就勾不住吧。」

一個妃子聽了,目光斜視,笑得很開心。暗示一種意思——這烏龜和皇上差不多,牙齒沒有了。

後來,妃子被打入冷宮。

可見一斑,一個人「伶牙俐齒」,這是素質很低的體現。千萬不要以為,多說幾句,一定要爭個贏,就能是威風的。

《增廣賢文》中說:「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做人做事,比說話更好。堂堂正正的,成績也不錯,問心無愧,人與人的關係自然就好了,你在他人的心裡,也是形象高大的。

沒有牙齒不可怕,把牙齒用錯了,用來挖苦打擊人,那才可怕。

03

「從牙縫裡摳錢」的人,生活窮困。

人窮的時候,連吃飯都會發愁,也會一直擔心,下一頓如何。

作為70後的我,小時候就遇到了青黃不接的苦。

我的母親,為了保證一家人不挨餓,在春天裡,挖野菜、熬粥。在夏天,也用南瓜充飢;秋天的紅薯,也可能是家裡的主食。

一頓操作下來,省錢不多,但是吃飯的問題,還算是處理好了。

母親去買肉,說了買多少,就是多少,可以少一點,但絕對不能多。畢竟,家裡的錢是有限的。

當然,母親的摳門,說到底就是家裡窮,沒辦法的辦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家也富有了,但是母親依舊從牙縫裡省錢。比方說,一個雞腿,不能一次性給孩子吃完,得留一半,給下一頓。

看來,母親是窮怕了。

如果我們在社交的時候,遇到飯局,有人使勁打包,或者點菜的時候,小心翼翼,都挑選很便宜的菜,不要嘲笑,也許人家不夠富有,得想辦法省著吃。

04

「笑不露齒」的人,待人很有禮貌。

《女論語》里寫道:「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行莫回頭,語莫掀唇。」

微笑,但是不會露出牙齒,這是一種禮節,是做人的修養。

現在的社會,我們對露出牙齒的規定,沒有具體的說法,但是笑不能太誇張,還是應該做到的。尤其是人多的時候,你笑得太猛了,也許把唾沫飛到人家身上了,飛到菜盤裡了。

把握笑和牙齒的關係,人的修養就更高一籌了。

在南北朝時期,有一個醫生叫徐之才

武城帝高湛牙痛的時候,就問徐之才,如何是好?

徐之才知道高湛脾氣暴躁,不能隨意得罪,就笑著說:「這是智齒,代表智慧,長壽。」然後,他才解釋如何處理。

任何時候,都不要露出你的「獠牙」,這樣會傷害到人,也會激怒別人,從而引發爭鬥,對誰都不好。

05

「咬牙堅持」生活的人,有志者事竟成。

人這一生,總是要吃苦的,甚至沒有幾天享福。

可是,有人苦中作樂,有人叫苦連天。不同的做法,就見證了不同的生活態度。

能夠咬牙堅持改變的人,痛苦就變成了人生的肥料,也是激勵自己的力量。

在《太平清話》中,春秋名人伍子胥為了逃過楚軍的追捕,就把牙齒打落了幾顆。因為他長得俊美,然後有一口大白牙,很容易被識破。

在過文昭關的時候,伍子胥一夜白頭。老態龍鐘的 樣子,就瞞過了官兵,從而順利去了吳國做官。

還有一生悽苦的杜甫,在窮苦、老年的時候,說:「當期塞雨干,宿昔齒疾瘳。裴回虎穴上,面勢龍泓頭。」

不管多難,總得維繫家庭,不讓家人風餐露宿。這就是杜甫對家庭的責任。

06

千萬別小看了牙齒,可以見到人的憤怒,人的溫情,還能看到生命的力量,改變命運的智慧,社交的態度等。

生活中,不管多忙,都別忘了,把牙齒清理乾淨,樹立好的形象;對著鏡子,練一練說話,不要丟了形象;一日三餐,注意節儉,別總是大快朵頤。

人生的狀態,多種多樣,但都在細節里。

留一口好牙,吃嘛嘛香,說嘛嘛甜。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d4aae6d166d910698ca2bfbd10af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