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富盛宴:剛剛,又誕生一家市值超400億的巨頭

2023-02-09     投中網

原標題:新能源造富盛宴:剛剛,又誕生一家市值超400億的巨頭

湖南裕能這次IPO,社保基金、養老金度參與了配售,戰略配售、網下、網上發行的比例大約是3:4.2:2.8,一句話解釋,基本算是搶瘋了。正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有些公司為了IPO不惜估值減半,有些甚至連單都沒人買,行業參差慘烈至此。

而且能讓比亞迪、寧德時代兩大巨頭同時持股的公司也並不多,招股書說湖南裕能股權分散、無實際控制人是風險,從市場角度看這恰恰是管理層輾轉騰挪的本事,總比早早站隊受制於人強,按《三體》的說法,這不就是個「行業安全聲明」嗎?(投中BBKing)

2月9日,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湖南裕能)在創業板上市,開盤大漲165%。截至發稿,股價漲超122%,達到每股52.92元,市值也突破了400億元。

在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給錢、下單和供貨的支持下,湖南裕能的業績靠主要產品磷酸鐵鋰得到了起飛。2021年,該公司的營收達到70.68億元,同比漲了6倍多,凈利潤則達到11.84億元,同比漲了近30倍。而在2022年前6個月,其營收和凈利潤便分別達到了140.91億元和16.33億元。

2020年12月,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以每股3.3419元的價格,分別用約2億元和1億元,拿到了湖南裕能上市前10.54%和5.27%的股份。按照該公司每股52.92元粗略計算,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持有的股份價值將分別達到約31.67億元和15.84億元,浮盈均超過15倍。

半年入帳140億元

新能源汽車的火熱,讓動力電池銷量大增,這也使得湖南裕能獲得了飛速發展。

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是鋰電池的核心部件,同時也是湖南裕能的主要產品。憑藉自身在磷酸鐵鋰上的龐大產能,以及主要產品的優異性能,該公司成功拿到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贛鋒鋰電等鋰電池企業的訂單。

需求的猛增,讓該公司磷酸鐵鋰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據高工鋰電的數據顯示,湖南裕能2021年在中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為25%,磷酸鐵鋰出貨量排名第一。

這也對湖南裕能的業績起到了極大的正向作用。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在2019年至2022年6月的報告期內,營收分別為5.84億元、9.56億元、70.68億元、140.91億元,凈利潤則分別達到了0.55億元、0.39億元、11.84億元、16.33億元。

與2020年相比,湖南裕能2021年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有一次大的飛躍。其中,營收漲了6倍多,而凈利潤更是漲了近30倍。

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是因為2021年磷酸鐵鋰的銷量和價格同比有很大的提高。在銷量上,該公司2021年的磷酸鐵鋰賣了約12萬噸,是2020年的4倍。在價格上,磷酸鐵鋰從2020年的每噸2.96萬元,漲到了每噸5.72萬元,接近翻了一番。

這約12萬噸的磷酸鐵鋰,基本都被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公司買走了。兩者在2021年貢獻的收入,就占湖南裕能總營收的95.43%。

在報告期內,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是湖南裕能的前五大客戶,並且分別位居第一和第二。除了該公司本身的產品質量過硬外,也是因為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合計超過了60%。再加上股權層面的綁定,最終使得湖南裕能成為了中國磷酸鐵鋰的龍頭企業。

26個月估值漲21倍

成立還不到7年,湖南裕能便成長為一家上市公司。

2016年6月,湘潭電化等出資人共同創立了湖南裕能的前身。其中,廣州力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憑藉磷酸鐵鋰生產技術入股,這也為湖南裕能日後生產磷酸鐵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3年多的時間裡,湖南裕能共完成了5次增資。其中,寧德時代、比亞迪、尚頎資本等投資者於2020年12月入股。此外,電化集團等廣西裕寧的原股東以持有的後者股權參與增資,從而讓湖南裕能拿到了能生產磷酸鐵鋰上游原材料磷酸鐵產品的廣西裕寧的全部股權,也讓其實現了對自身產業的完善。

當時,湖南裕能的投前估值為10億元,在上述這些投資者入股後,該公司的估值便達到了約19億元。如果按照湖南裕能發行價每股52.92元粗略計算,那麼該公司的市值就已經突破400億元。簡單來說,相當於在26個月的時間裡,其估值漲了21倍。

除了給到真金白銀,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產業投資者更是直接向湖南裕能提供訂單。在與寧德時代簽署的《磷酸鐵鋰保供協議》中,寧德時代會向湖南裕能支付5億元預付款,同時在2022至2024年三年內至少向其共採購30.6萬噸磷酸鐵鋰。而在與比亞迪簽署的合作協議中,比亞迪則會提供6億元預付款,同時在2022年6月起的3年內至少向其共採購18萬噸磷酸鐵鋰。

不僅是股東和客戶,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還是湖南裕能的供應商。在生產磷酸鐵鋰的過程中,需要無水磷酸鐵、碳酸鋰和磷酸等原材料,而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則可以通過開採鋰礦、電池回收等方式向湖南裕能供貨。2022上半年,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便分別位居其前五大原材料供應商的前兩位。

上市前,電化集團持股13.48%,湘潭電化持股8.47%,振湘國投持股1.05%,三者合併口徑第一大股東共持股23%;津晟新材料持股10.57%,寧德時代持股10.54%,比亞迪持股5.27%,尚頎資本持股2.63%。

玩家扎堆上市

面對磷酸鐵鋰材料爆髮式的增長,從業者也加快了上市的步伐。

在碳酸鋰等價格的影響下,磷酸鐵鋰從2022年初約10.5萬噸,一度漲至每噸近17萬,目前每噸的價格在15萬元左右。據高工產業研究院統計,2022年中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出貨量達111萬噸,同比增長132%,市場占比59%,預計2025年中國磷酸鐵鋰材料出貨量將超17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超50%。

從2022下半年開始,先是萬潤新能在科創板上市,接著安達科技申請北交所上市成功過會,然後融通高科啟動了上市輔導,而湖南裕能則即將登陸創業板。

如果再算上已經在2019年上市的德方納米,以及擁有常州鋰源的上市公司龍蟠科技,那麼中國幾乎所有排名靠前的磷酸鐵鋰企業都將在不久後齊聚A股。

這些磷酸鐵鋰頭部企業的飛速發展,也離不開寧德時代、比亞迪、紅杉中國、廣汽、一汽、東風、上汽、蔚來、小米、招銀國際資本等投資者的支持。對於大多數產業投資者而言,除了能獲得投資上的回報,更重要的則是擁有相對穩定的供貨商,這對於自身的發展也有不少好處。

不過頭部玩家競相上市,無一例外均是希望通過獲得充足資金來擴大磷酸鐵鋰的產能,這也引發了業界對產能過剩的擔憂。

據高工鋰電不完全統計,2022年投資新建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超40個,總計規劃新增產能(不含磷酸鐵)至少在525萬噸以上。按照1GWh需要2000噸磷酸鐵鋰材料估算,僅2022年的(不包括已投產)新規劃產能就需要2.6TWh電池需求來消化。而在2025年,預計中國鋰電池出貨量也只是將達到1.46TWh。

即便湖南裕能有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保供」護航,但這個承諾期也只有3年。此外,當磷酸鐵鋰的產能過剩後,勢必會對產品的價格產生一定的衝擊,再加上其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簽訂的「保供」協議中,也要求給到後者最優惠的供貨量和價格,這也會對自身業績的增長帶來一定的影響。

2023年2月1日,乘聯會發文稱,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達到了一個瓶頸階段,在2023年新能源政策退市後,銷量增長會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這也會導致鋰電池企業在採購磷酸鐵鋰時更加謹慎,而生產磷酸鐵鋰的公司也會在出貨上面臨更大的壓力。

不管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長遇到瓶頸,亦或是不久後可能會出現的產能過剩,都會加劇磷酸鐵鋰行業的競爭。當磷酸鐵鋰生產技術沒有較大突破的情況下,從業者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在儲能等領域的布局。(文/魯智高,來源/投中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ce71f3fb7e2cd94b29e432783f95006.html